一种牦牛乳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41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牦牛乳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脂肪酶(LB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乳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乳制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牦牛乳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牦牛乳的特点是干物质和脂肪的含量高,无论是初乳,还是常乳,其干物质、乳脂、蛋白质和乳糖等营养成分含量均比荷斯坦牛(黑白花)高。大量研究表明,牦牛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乳铁蛋白及溶菌酶等,其中可溶性钙、碘、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丰富。而且牦牛乳汁中活性因子:共轭亚油酸(CLA)含量也较普通牛奶高,它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低动物和人体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免疫力、提高骨骼密度、防治糖尿病等重要功能。
[0003]牦牛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且珍稀的乳制品,蛋白质组成及含量相比普通牛乳都有明显优势,一些组分甚至优于母乳。但牦牛乳膻味重、乳香味不足等问题,限制了牦牛乳商业化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牦牛乳粉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牦牛乳粉乳香味不足以及膻味重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牦牛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牦牛生乳进行部分脱脂处理,得到奶油和脱脂奶;
[0008]将部分奶油和LBK

1000A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一酶解,得到第一酶解物;
[0009]将剩余奶油和夏盛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二酶解,得到第二酶解物;
[0010]将所述第一酶解物和第二酶解物混合后,将所得酶解混合物与脱脂奶混合,得到奶液;
[0011]将所述奶液依次进行均质、杀菌、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牦牛乳粉;
[0012]所述第一酶解和第二酶解的顺序不作限定。
[0013]优选的,所述奶油中脂肪含量≥80wt%;所述LBK

1000A脂肪酶的质量为所述部分奶油质量的1.0~1.2%;所述第一酶解的温度为45℃
±
2℃,pH值为16~18,时间为6~7h。
[0014]优选的,所述夏盛脂肪酶的质量为所述剩余奶油质量的1.0~1.2%;所述第二酶解的温度为45℃
±
2℃,pH值为16~18,时间为6~8h。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酶解物和第二酶解物的质量比为7:10。
[0016]优选的,所述酶解混合物的质量为所述脱脂奶质量的1.0~1.5%。
[0017]优选的,所述奶液的脂肪含量为4.4~4.7wt%。
[0018]优选的,所述均质的压力为25~30Mpa,温度为55~65℃;所述杀菌包括依次进行的预杀菌和蒸汽直喷式杀菌,所述预杀菌的温度为85~95℃,所述蒸汽直喷式杀菌的温度
为95~105℃。
[0019]优选的,所述浓缩包括依次进行的一效浓缩、二效浓缩和三效浓缩;所述一效浓缩的温度为55~65℃,所述二效浓缩的温度为50~60℃,所述三效浓缩的温度为40~50℃;所述浓缩的出料密度为1050~1100kg/m3,所述浓缩后所得料液的浓度为30~35wt%。
[0020]优选的,所述喷雾干燥的参数包括:进风温度120~150℃,排风温度50~70℃,高压泵压力170~210bar,塔内压力

3~

5bar。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牦牛乳粉,以质量含量计,水分含量为3.0~3.5%,脂肪含量为32~34%,蛋白质含量为25~26%,乳糖含量为32~34%。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牦牛乳粉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脂肪酶(LBK

1000A、夏盛)作用于牦牛乳中饱和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生成游离脂肪酸,酶解后所得酶解物回填于脱脂奶后气味、口感佳,可为牦牛乳带来柔和协同的奶香味,从而改善牦牛乳中乳香味不足和乳膻味重的问题。此外,酶解物回填于脱脂奶后经均质,在反应体系中可提供乳化效果,从而提升了牦牛乳粉溶解性,降低了冲调白点。
[002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脂肪酶及其酶解条件,降低了短链脂肪酸(如丁酸、己酸、辛酸、葵酸)的含量,提高了牦牛乳粉乳香味、降低了膻味,稳定了牦牛乳粉气味和口感,解决了牦牛乳因受牧场、气候、季节等原因引起的宏量营养素指标差异大、气味口感不稳定以及膻味重等问题。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脱脂处理控制脂肪含量,使得牦牛乳粉脂肪、蛋白质、乳糖等宏量营养素指标含量稳定,所得牦牛乳粉脂肪含量32%~34%,蛋白质含量25%~26%,乳糖含量32%~34%,达到标准化牦牛乳粉要求。
[002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均质、杀菌浓缩以及喷雾干燥条件,控制浓缩后料液浓度,减少三效浓缩造成的气味损失,控制出料密度和喷雾干燥的条件,使得牦牛乳粉水分含量稳定控制在3.0~3.5%,乳香味浓厚,提升了牦牛乳粉的速溶性,降低了牦牛乳粉冲调团块现象,可改善全脂牦牛乳粉的冲调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2和对比例2制备的牦牛乳粉的冲调团块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牦牛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将牦牛生乳进行部分脱脂处理,得到奶油和脱脂奶;
[0029]将部分奶油和LBK

1000A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一酶解,得到第一酶解物;
[0030]将剩余奶油和夏盛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二酶解,得到第二酶解物;
[0031]将所述第一酶解物和第二酶解物混合后,将所得酶解混合物与牦牛生乳混合,得到奶液;
[0032]将所述奶液依次进行均质、杀菌、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牦牛乳粉;
[0033]所述第一酶解和第二酶解的顺序不作限定。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制备原料或设备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
售商品。
[0035]本专利技术将牦牛生乳进行部分脱脂处理,得到奶油和脱脂奶。
[0036]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牦牛生乳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方式获取即可,更优选来源于青藏高原3000米以上高寒地区。
[0037]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板式换热器将所述牦牛生乳降温至4℃以下后,采用分离机进行分离除杂后,进行部分脱脂处理;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分离除杂和部分脱脂处理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过程得到所需脂肪含量的奶油即可。
[0038]完成所述部分脱脂处理后,得到奶油和脱脂奶,所述奶油中脂肪含量优选≥80wt%;所述脱脂奶的脂肪含量优选为3.7~4.0wt%。
[0039]得到奶油后,本专利技术将部分奶油和LBK

1000A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一酶解,得到第一酶解物;将剩余奶油和夏盛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二酶解,得到第二酶解物。
[0040]本专利技术对所述LBK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牦牛生乳进行部分脱脂处理,得到奶油和脱脂奶;将部分奶油和LBK

1000A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一酶解,得到第一酶解物;将剩余奶油和夏盛脂肪酶混合,进行第二酶解,得到第二酶解物;将所述第一酶解物和第二酶解物混合后,将所得酶解混合物与脱脂奶混合,得到奶液;将所述奶液依次进行均质、杀菌、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牦牛乳粉;所述第一酶解和第二酶解的顺序不作限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奶油中脂肪含量≥80wt%;所述LBK

1000A脂肪酶的质量为所述部分奶油质量的1.0~1.2%;所述第一酶解的温度为45℃
±
2℃,pH值为16~18,时间为6~7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盛脂肪酶的质量为所述剩余奶油质量的1.0~1.2%;所述第二酶解的温度为45℃
±
2℃,pH值为16~18,时间为6~8h。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酶解物和第二酶解物的质量比为7: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混合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丽宋礼崔广智姚娜海富强马自学张晓梅杨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甘南牦牛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