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驱动显示装置及抑制电源供应线电致迁移效应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12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电流驱动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大体垂直于所述扫描线形成;一受电流驱动的像素阵列,各该像素相邻于其中一数据线及一扫描线而设置;至少一电源供应线,耦接至该所述像素;及其中该电源供应线横截面上的平均电流密度不大于趋近10↑[5]安培/平方厘米(A/cm↑[2])。(*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流驱动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电致迁移效应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在导线中电流是靠电子的移动来传递,当一电压差跨在一导线(例如为一金属线)的两端,电子开始流经该金属线,使电流流动并在导线中产生热。当导线的温度升高以及当电流流过导线而产生质量迁移时会产生电致迁移效应,因为移动电子所产生动量互换以及其所产生的电场的影响结合所产生的双重效应会产生上述的电流引起的质量迁移。此质量迁移会导致导线内的部分导线离子自原本的晶粒位置脱离,脱离后会在导线内会留下空位或者空缺;或者是导线离子的沉积而成一小丘(hillocks)或晶须(whiskers)。如此即会造成在导线内的开路或短路的情形;并进一步影响到电流驱动显示器的效能。电致迁移会进一步影响到半导体组件中其它的问题,举例来说,当一钝化层(passivation layer)(例如玻璃、氮化硅(Si3N4)、或二氧化硅(SiO2)层)形成在一半导体装置上时,会因移动或沉积的金属原子造成断裂,导致装置中一些组件曝露在空气中而腐蚀。引起电致效应的原因有二,温度以及电流密度。一般来说,电流密度低于104安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驱动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大体垂直于所述扫描线形成;一受电流驱动的像素阵列,各该像素相邻于其中一数据线及一扫描线而设置;至少一电源供应线,耦接至所述像素;及其中该电源供应线横 截面上的平均电流密度不大于趋近10↑[5]安培/平方厘米(A/cm↑[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堂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