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岩板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496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岩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防水绝缘层、电路层、石墨烯涂层和岩板层;所述岩板层包括坯体和依次覆盖在所述坯体上的底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坯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球土10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岩板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岩板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热岩板作为一种功能性岩板,可用作墙面、地面建材,但是,发热岩板虽然可以加热,但由于技术限制保温层做得很厚,而且常常会出现发热不均的情况,发热岩板的边缘发热温度常常低于中心部位,发热岩板发热不均、发热温度较低是很多传统发热岩板的最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热岩板,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且发热均匀、发热温度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发热岩板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岩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防水绝缘层、电路层、石墨烯涂层和岩板层;
[0006]所述岩板层包括坯体和依次覆盖在所述坯体上的底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坯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球土10份

15份、煅烧高岭土15份

20份、钾钠砂20份

35份、霞长石8份

15份、氧化石墨烯0.001份

1份。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釉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14份

30份、钠长石22份

44份、伊利石6份

14份、蒙脱石7份

13份、高岭土7份

10份、石英粉4份

6份、氧化铝2份

5份。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面釉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硅藻土10份

30份、高岭土14份

30份、钠长石13份

22份、氧化铝3份

8份、锂辉石5份

9份、钾长石10份

15份。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绝缘层的原料选用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高分子氟碳材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塑料中的一种或组合。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层为铜制电路层。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发热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制备坯体,在所述坯体的正面依次施加底釉和面釉,热压烧成后得到岩板层;
[0013]在所述岩板层的背面喷涂石墨烯涂料,固化后得到石墨烯涂层;
[0014]在所述石墨烯涂层的背面铺设电路,得到电路层;
[0015]在所述电路层的背面喷涂防水绝缘涂料,得到防水绝缘层。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下述方法完成所述制备坯体:
[0017]按照配比将坯体原料混合后球磨,制成粉料,再将粉料干压成型,得到坯体。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烧成条件为:烧成温度为1150℃

1250℃,烧成时间20min

40min,烧成压力为2Gpa

4Gpa。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石墨烯涂料为光固化石墨烯涂料,所述固化条件为:紫外波长为350nm

380nm、通电电压为4V

8V。
[0020]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岩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防水绝缘层、电路层、石墨烯涂层和岩板层;所述岩板层包括坯体和依次覆盖在所述坯体上的底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坯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球土10份

15份、煅烧高岭土15份

20份、钾钠砂20份

35份、霞长石8份

15份、氧化石墨烯0.001份

1份。本专利技术以特定原料制备岩板层,能有效提高岩板层的导热性能,同时保证发热岩板发热均匀、发热温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除非另外说明或存在矛盾之处,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或短语具有以下含义: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其组合”、“其任意组合”、“其任意组合方式”等中包括所列项目中任两个或任两个以上项目的所有合适的组合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仅为描述效果更好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本专利技术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0027]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数值区间,如无特别说明,则包括数值区间的两个端点。
[002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岩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防水绝缘层、电路层、石墨烯涂层和岩板层;
[0029]所述岩板层包括坯体和依次覆盖在所述坯体上的底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坯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球土10份

15份、煅烧高岭土15份

20份、钾钠砂20份

35份、霞长石8份

15份、氧化石墨烯0.001份

1份。
[0030]需要说明的是,石墨烯在陶瓷基体中的分散将影响坯体的导热性能,由于石墨烯的片层间存在的范德华力容易堆叠和团聚,其优异的性能难以发挥,甚至存在团聚体导致复合材料孔隙度增加,降低陶瓷材料性能。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材料而取代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前驱体,是石墨粉经强氧化剂氧化形成的产物。氧化石墨烯能够与坯体的其它原料混合均匀,能够保证氧化石墨烯在坯体中的分散性。然后在后期的烧结过程中,氧化石墨烯通过热还原去除在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含氧官能团,从而得到石墨烯,即保证了石墨烯在坯体材料中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坯体的导热均匀性。在陶瓷材料中掺入石墨烯产生大量的界面和晶界,改变了陶瓷的微结构,改善了陶瓷材料的导热性能。
[0031]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岩板层的导热系数,需要改善底釉层和面釉层的导热能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釉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14份

30份、钠长石22份

44份、伊利石6份

14份、蒙脱石7份

13份、高岭土7份

10份、石英粉4份

6份、氧化铝2份

5份。
[00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面釉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硅藻土10份

30份、
高岭土14份

30份、钠长石13份

22份、氧化铝3份

8份、锂辉石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防水绝缘层、电路层、石墨烯涂层和岩板层;所述岩板层包括坯体和依次覆盖在所述坯体上的底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坯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球土10份

15份、煅烧高岭土15份

20份、钾钠砂20份

35份、霞长石8份

15份、氧化石墨烯0.001份

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14份

30份、钠长石22份

44份、伊利石6份

14份、蒙脱石7份

13份、高岭土7份

10份、石英粉4份

6份、氧化铝2份

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硅藻土10份

30份、高岭土14份

30份、钠长石13份

22份、氧化铝3份

8份、锂辉石5份

9份、钾长石1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保民王金凤徐瑜古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