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7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吸收器、直燃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低温热交换器、高温热交换器、冷剂水换热器、溶液泵、冷剂泵、控制系统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和阀,蒸发器包括低压段蒸发器和高压段蒸发器,吸收器包括低压段吸收器和高压段吸收器,溶液泵包括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冷剂泵包括第一冷剂泵和第二冷剂泵。本机组的蒸发器、吸收器采用不同工作压力的二段式结构,高压段蒸发器和低压段蒸发器独立设置余热水进口管和余热水出口管,同时增设冷剂泵,各部件组成两个溶液独立循环的热泵工作系统,在供热性能系数达到直燃双效热泵机组供热性能系数水平时,可回收两路余热源的热量。源的热量。源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一种直燃单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如图1所示,该机组由蒸发器42、吸收器40、直燃型发生器17、冷凝器27、溶液热交换器46、溶液泵45、冷剂泵41、控制系统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和阀门所构成。机组运行时,以直燃型发生器17所配燃烧器16燃烧燃料(燃气、燃油)产生的热量作为补偿热能,回收进出蒸发器42的余热源热水热量,对外提供温度高于余热源热水温度的工艺用或建筑采暖用热水,主要应用于同时具有低温热源和中温供热需求的场所,机组的热水流程为正串联流程(热水先进吸收器,然后经冷凝器出机组)。这种机组的热水出口温度较高(热水出口温度可≥60℃),余热水出口温度较低(余热水出口温度可≤25℃),适用于一般建筑供热和对余热源进行深度回收利用。但这种机组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供热性能系数)较低(COP约为1.68),且只能用于回收单路余热源的热量。
[0003]以往的一种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如图1所示,该机组由蒸发器42、吸收器40、直燃型发生器17、低压发生器26、冷凝器27、低温热交换器13、高温热交换器14、第一溶液泵4、第二溶液泵5、冷剂泵41、控制系统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和阀所构成。机组的溶液流程为并联流程,热水流程为倒串联流程(热水先进冷凝器,然后经吸收器出机组)。机组运行时,以直燃型发生器17所配燃烧器16燃烧燃料(燃气、燃油)产生的热量作为补偿热能,回收进出蒸发器42的余热源热水热量,对外提供温度高于余热水温度的工艺用或建筑采暖用热水,主要应用于同时具有低温热源和中温供热需求的场所。这种机组的供热性能系数(COP)较高(COP约为2.3),但热水出口温度较低(热水出口温度一般<60℃),余热水出口温度较高(余热水出口温度一般≥30℃),难以满足热水出口温度的供热需求,难以对余热进行深度回收利用,应用面较窄,且只能用于回收单路余热源的热量。
[0004]综上所述,如何在维持直燃双效热泵机组高性能系数条件下,满足热水出口温度的供热需求,实现对余热源的深度回收利用,并同时回收两路余热源的热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在以往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基础上,蒸发器、吸收器采用不同工作压力的二段式结构,高压段蒸发器和低压段蒸发器独立设置余热水进口管和余热水出口管,同时增设一只冷剂泵,各部件组成两个溶液独立循环的热泵工作系统,在供热性能系数(COP)达到直燃双效热泵机组供热性能系数水平的同时,热水出口温度和低温余热水的出口温度均可满足温度要求,并同时回收两路余热源的热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吸收器、直燃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低温热交换器、高温热交换器、冷剂水换热器、溶液泵、冷剂泵、控制系统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和阀,其中,所述蒸发器包括低压段蒸发器和高压段蒸发器,所述吸收器包括低压段吸收器和高压段吸收器,所述溶液泵包括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所述冷剂泵包括第一冷剂泵和第二冷剂泵,所述低压段吸收器的稀溶液出口管作为所述第一溶液泵的溶液进口管,第一溶液泵进液管接到所述第一溶液泵上,所述高压段吸收器的稀溶液出口管作为所述第二溶液泵的溶液进口管,第二溶液泵进液管接到所述第二溶液泵上,所述高温热交换器的高温热交换器浓溶液出口管作为所述低压段吸收器的浓溶液进口管接入所述低压段吸收器,所述低温热交换器的低温热交换器浓溶液出口管作为所述高压段吸收器的浓溶液进口管接入所述高压段吸收器,所述低压发生器的低发冷剂水U型管接入所述低压段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器冷剂水U型管接入所述高压段蒸发器。
[0008]优选的,机组的低温余热水进口管和低温余热水出口管均接到所述低压段蒸发器上,机组的高温余热水进口管和高温余热水出口管均接到所述高压段蒸发器上。
[0009]优选的,所述冷剂水换热器设置在所述低压发生器的低发冷剂水出口管上。
[0010]优选的,机组运行时,所述低压段蒸发器、所述低压段吸收器、所述直燃型发生器、所述低压发生器、所述第一溶液泵、所述第一冷剂泵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和阀组成第一组热泵工作系统,所述高压段蒸发器、所述高压段吸收器、所述低压发生器、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溶液泵、所述第二冷剂泵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和阀组成第二组热泵工作系统,所述第一组热泵工作系统的工作介质和所述第二组热泵工作系统的工作介质独立循环。
[0011]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时,机组的蒸发吸收器筒体中设置有蒸发吸收器分段隔板,第一溶液泵进液管接自低压段吸收器,第二溶液泵进液管接自高压段吸收器,高温热交换器的浓溶液出口管接入低压段吸收器,低温热交换器的浓溶液出口管接入高压段吸收器,低发冷剂水U型管接入低压段蒸发器,冷凝器冷剂水U型管接入高压段蒸发器,低温余热水进口管和低温余热水出口管接到低压段蒸发器上,高温余热水进口管和高温余热水出口管接到高压段蒸发器上,冷剂水换热器设置在低发冷剂水出口管上。机组运行时,各部件组成两个溶液独立循环的热泵工作系统,同时满足了热水进口、出口温度较高和低温余热水进口、出口温度较低的运行要求,在维持直燃双效热泵机组高性能系数条件下,满足了热水出口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供热需求,实现了对余热源的深度回收利用,并可同时回收两路余热源的热量。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在以往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基础上,蒸发器、吸收器采用不同工作压力的二段式结构,高压段蒸发器和低压段蒸发器独立设置余热水进口管和余热水出口管,同时增设一只冷剂泵,各部件组成两个溶液独立循环的热泵工作系统,在供热性能系数(COP)达到直燃双效热泵机组供热性能系数水平的同时,热水出口温度和低温余热水的出口温度均可满足温度要求,并可同时回收两路余热源的热量。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以往的直燃单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以往的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余热源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吸收器、直燃型发生器(17)、低压发生器(26)、冷凝器(27)、低温热交换器(13)、高温热交换器(14)、冷剂水换热器(22)、溶液泵、冷剂泵、控制系统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和阀,其中,所述蒸发器包括低压段蒸发器(2)和高压段蒸发器(7),所述吸收器包括低压段吸收器(1)和高压段吸收器(8),所述溶液泵包括第一溶液泵(4)和第二溶液泵(5),所述冷剂泵包括第一冷剂泵(3)和第二冷剂泵(6),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段吸收器(1)的稀溶液出口管作为所述第一溶液泵(4)的溶液进口管,第一溶液泵进液管(38)接到所述第一溶液泵(4)上,所述高压段吸收器(8)的稀溶液出口管作为所述第二溶液泵(5)的溶液进口管,第二溶液泵进液管(39)接到所述第二溶液泵(5)上,所述高温热交换器(14)的高温热交换器浓溶液出口管(19)作为所述低压段吸收器(1)的浓溶液进口管接入所述低压段吸收器(1),所述低温热交换器(13)的低温热交换器浓溶液出口管(20)作为所述高压段吸收器(8)的浓溶液进口管接入所述高压段吸收器(8),所述低压发生器(26)的低发冷剂水U型管(10)接入所述低压段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洪财张长江陈荣霞
申请(专利权)人: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