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活塞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56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活塞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包括:活塞本体以及活塞环组,活塞本体的裙部侧面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孔,活塞本体的面窗的外缘面上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槽,回油槽与回油孔沿活塞本体周向均匀分布;回油槽朝向缸壁的一端为敞口;活塞环组设置于活塞本体的活塞头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活塞结构,应用于发动机总成上,通过全开结构的回油槽和半开结构的回油孔的配合,无论活塞本体向下加速还是活塞本体向上加速,均能够避免机油过多的吸入油槽内,从而提升了机油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机油的消耗,同时降低了活塞环与缸孔壁的摩擦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活塞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活塞环是往复式内燃机的核心部件,它与活塞、气缸壁等一起形成密封机构,完成对燃气、润滑油的密封。目前,发动机为了密封气缸、润滑缸孔壁面、控制机油消耗量,一般采用了三个活塞环的组合。活塞往复运动主要是靠活塞环和缸套直接接触,产后相对运动,这种三个活塞环和气缸套直接接触并且相对高速、长时间运动,会导致摩擦力增大,耗油量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旨在降低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机油消耗量。
[0004]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本体以及活塞环组,所述活塞本体的裙部侧面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孔,所述活塞本体的面窗的外缘面上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与所述回油孔沿所述活塞本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回油槽朝向缸壁的一端为敞口;活塞环组设置于所述活塞本体的活塞头部上。
[000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油孔与所述回油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窗上至少设有两对所述回油槽,所述裙部的侧面至少设有两对回油孔。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油槽朝向所述活塞本体中心的一端端面为弧形曲面。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塞环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活塞头部的第一道气环、第二道刮环和第三道油环。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道油环包括上刮片、下刮片以及连接所述上刮片和所述下刮片的衬簧。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道气环的竖向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道刮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竖向断面形状呈鼻型的鼻型槽,所述鼻型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道刮环的下端。
[00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所述的发动机活塞结构。
[0013]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活塞结构及发动机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
于:在活塞的面窗上对称设置了回油槽,回油槽为全开结构,回油槽沿轴向面向缸孔开放,沿径向面向缸壁开放,这种全开结构的回油槽可提升回油能力,并防止机油由于表面张力导致仅仅设置半开结构的回油孔堵塞的问题,全开结构可防止活塞向下正向加速度时,油槽内形成负压,导致机油被吸进油槽内,而造成摩擦增大的问题;在活塞的裙部对称布置了回油孔,为径向设置的盲孔,也称半开结构,其沿径向面向缸壁开放,由于裙部为半封闭区域,与面窗部不同,会存储一定量的机油,半开结构防止活塞向上正加速时,油槽内负压将裙部存储的大量机油被吸入油槽,导致机油的工作效率低下,增加机油消耗的问题。
[001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具有这种活塞结构的发动机总成,因而能够降低油耗,减少摩擦损坏,减少发动机损坏故障停机的频率,进而提升整车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气缸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活塞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沿图3中C

C线的剖视结构图;
[0020]图5为图3提供的发动机活塞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3提供的发动机活塞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沿图6中A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图7中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沿图6中B

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图9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第一道气环;2、第二道刮环;21、鼻型槽;3、第三道油环;31、上刮片;32、下刮片;4、活塞本体;41、活塞头部;42、面窗;421、回油槽;43、裙部;431、回油孔;44、第一环槽;45、第二环槽;46、第三环槽;5、缸体;6、缸孔;7、衬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活塞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发动机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本体4以及活塞环组,活塞本体4的裙部43侧面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孔431,活塞本体4的面窗42的外缘面上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槽421,回油槽421与回油孔431沿活塞本体4周向均匀分布;回油槽421朝向缸壁的一端为敞口;活塞环组设置于活塞本体4的活塞头部41上。
[0030]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活塞结构,回油孔431和回油槽421的作用主要是将活塞
环组刮除的机油回流到油底壳。
[0031]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在活塞的面窗42上对称设置了回油槽421,回油槽421为全开结构,回油槽421沿轴向面向缸孔6开放,沿径向面向缸壁开放,这种全开结构的回油槽421可提升回油能力,并防止机油由于表面张力导致仅仅设置半开结构的回油孔431堵塞的问题;全开结构可防止活塞向下正向加速度时,第二道刮环2与第三道油环3之间形成负压,油槽内形成负压,导致机油被吸进油槽内,而造成摩擦增大的问题;因此,通过全开结构的回油槽421,可以减少吸入油槽内的机油量,提升机油的利用效率,并通过流动机油,在活塞环与缸体5的缸孔6之间建立良好的油膜,减少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活塞环和缸体5磨损的同时,也减少了机油的消耗量。
[0032]如图4、图9所示,在活塞的裙部43对称布置了回油孔431,为径向设置的盲孔,也称半开结构,其沿径向面向缸壁开放,由于裙部43为半封闭区域,与面窗42不同,会存储一定量的机油,半开结构防止活塞向上正加速时,油槽内负压将裙部43存储的大量机油被吸入油槽,导致机油的利用效率低下,增加机油消耗的问题;因此,通过半开结构的回油孔431,能够提升机油的利用效率,降低机油的消耗。
[0033]本实施例通过回油孔431和回油槽421的配合,无论活塞本体4向下加速还是活塞本体4向上加速,均能够避免机油过多的吸入油槽内,从而提升了机油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机油的消耗。
[0034]对于发动机气缸的活塞本体4,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本体(4),所述活塞本体(4)的裙部(43)侧面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孔(431),所述活塞本体(4)的面窗(42)的外缘面上设有径向对称的回油槽(421),所述回油槽(421)与所述回油孔(431)沿所述活塞本体(4)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回油槽(421)朝向缸壁的一端为敞口;以及活塞环组,设置于所述活塞本体(4)的活塞头部(4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431)与所述回油槽(42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窗(42)上至少设有两对所述回油槽(421),所述裙部(43)的侧面至少设有两对回油孔(43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421)朝向所述活塞本体(4)中心的一端端面为弧形曲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强杨金旺赵瑞王勇杰侯晓东时栓柱王红丹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动力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