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09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前支撑梁、后支撑梁和防护组件,所述前支撑梁上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后支撑梁设置在前支撑梁的顶端,所述后支撑梁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撑脚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支撑梁右侧的固定杆、开设在所述固定杆上的限位孔、贯穿所述限位孔的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杆右侧的防护板和套接在所述限位杆上的弹簧。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防护组件的弹簧的弹性使得防护板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撞击时通过防护板可消减一部分撞击力,大大降低撞击时的损坏程度,而设置的固定杆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后支撑梁上,即可安装拆卸防护组件,以便更换维修。以便更换维修。以便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具体为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方便出行,出现了三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即拥有三个轮子的摩托车,按行业分类主要分为三类:老年车、正三轮货车、客运三轮。其中,车架龙骨是三轮摩托车上的重要结构,用于支撑。
[0003]经检索,公告号为CN202464028U的专利公开了改良型三轮摩托车车架,其内容记载了“包括前底架弯管、纵梁和后竖撑,前底架弯管和纵梁通过后竖撑固定连接,左右前底架弯管和左右纵梁均通过横梁焊接在一起,还包括座椅扶手支架,座椅扶手支架前端面底部和中部分别与前底架弯管和纵梁焊接,座椅扶手支架上端面与座椅竖撑的上端焊接,座椅竖撑的下端与纵梁焊接
……”
,由内容可知,该专利的车架并未设置防护结构,被追尾时其结构易损坏过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包括前支撑梁、后支撑梁和防护组件,所述前支撑梁上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后支撑梁设置在前支撑梁的顶端,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支撑梁右侧的固定杆、开设在所述固定杆上的限位孔、贯穿所述限位孔的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杆右侧的防护板和套接在所述限位杆上的弹簧。
[0006]优选的,还包括坐架,所述坐架设置在前支撑梁的顶端,所述坐架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孔。
[0007]优选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圆孔的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的第一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和设置在所述螺杆顶端的坐板。
[0008]优选的,所述螺杆与相邻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为一组,共对称设置有两组。
[0009]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梁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撑脚架。
[0010]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梁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若干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是由螺栓和螺帽组成。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左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垫片。
[0012]优选的,所述弹簧和限位杆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簧的左侧与固定杆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弹簧的右侧与防护板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设置的防护组件的弹簧的弹性使得防护板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撞击时通过防护板可消减一部分撞击力,大大降低车架撞击时的损坏程度,而设置的固定杆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后支撑梁上,即可安装拆卸防护组件,以便更换维修,然后设置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可拧松,拧松后可上
下移动螺杆和坐板,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后可拧紧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达到可调节坐板高度的效果,适用于不同身高的驾驶员,使用范围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前支撑梁、坐架和后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1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00、前支撑梁;110、安装管;
[0020]200、坐架;210、圆孔;
[0021]300、调节组件;310、螺杆;320、第一螺母;330、第二螺母;340、坐板;
[0022]400、后支撑梁;410、撑脚架;420、安装孔;430、紧固件;
[0023]500、防护组件;510、固定杆;511、限位孔;512、垫片;520、限位杆;530、弹簧;540、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图2和图4,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包括前支撑梁100、坐架200、后支撑梁400和防护组件500。
[0028]具体的,前支撑梁100上设置有安装管110,安装管110用于安装前轮,以便移动。
[0029]具体的,坐架200设置在前支撑梁100的顶端,坐架200可连接前支撑梁100和后支撑梁400,可提高稳定性,坐架200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孔210,圆孔210使得螺杆310可在坐架200上移动,以便调节坐板340的高度。
[0030]具体的,后支撑梁400设置在前支撑梁100的顶端,后支撑梁400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撑脚架410,撑脚架410可支撑脚,以便人们爬上车架,后支撑梁400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420,若干个安装孔420内均安装有紧固件430,紧固件430是由螺栓和螺帽组成,螺栓可穿过安装孔420和螺帽固定,以便将防护组件500固定在后支撑梁400上。
[0031]具体的,防护组件500包括设置在后支撑梁400右侧的固定杆510、开设在固定杆510上的限位孔511、贯穿限位孔511的限位杆520、设置在限位杆520右侧的防护板540和套接在限位杆520上的弹簧530,弹簧530的弹性使得防护板540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而通过防护板540可大大降低车架撞击时的损坏程度,两个固定杆510的左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垫片512,两个垫片512使得螺栓可贯穿,以便安装拆卸固定杆510,弹簧530和限位杆520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弹簧530的左侧与固定杆510固定连接,若干个弹簧530的右侧与防护板540固定连接。
[0032]实施例二:
[0033]参照图1和图3,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还包括调节组件300,调节组件300包括贯穿圆孔210的螺杆310、螺纹连接在螺杆310上的第一螺母320、与螺杆310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330和设置在螺杆310顶端的坐板340,螺杆310与相邻的第一螺母320和第二螺母330为一组,共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螺母320和第二螺母330可拧松,拧松后可上下移动螺杆310和坐板340,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后可拧紧第一螺母320和第二螺母330,达到可调节坐板340高度的效果,适用于不同身高的驾驶员,使用范围大。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防护时,可将防护组件500的两个固定杆510对接在后支撑梁400上,然后使用紧固件430将固定杆510固定在后支撑梁400即可,固定后弹簧530的弹性使得防护板540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撞击时防护板540的阻挡可消减一部分撞击力,大大降低了车架撞击时的损坏程度,需要调节坐板340的高度时,可先拧松第一螺母320和第二螺母330,拧松后可上下移动螺杆310和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梁(100),所述前支撑梁(100)上设置有安装管(110);后支撑梁(400),所述后支撑梁(400)设置在前支撑梁(100)的顶端;防护组件(500),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支撑梁(400)右侧的固定杆(510)、开设在所述固定杆(510)上的限位孔(511)、贯穿所述限位孔(511)的限位杆(520)、设置在所述限位杆(520)右侧的防护板(540)和套接在所述限位杆(520)上的弹簧(5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架(200),所述坐架(200)设置在前支撑梁(100)的顶端,所述坐架(200)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孔(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龙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300),所述调节组件(300)包括贯穿所述圆孔(210)的螺杆(310)、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310)上的第一螺母(320)、与所述螺杆(310)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33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子林胥林明郝建
申请(专利权)人:索科赛斯江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