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404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马蓝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软化:将采收后的鲜马蓝叶用传统的茎叶分离机进行茎叶分离,茎叶分离后,将叶片快速平摊在不锈钢网状平台上,底部向上输送冷风强制将马蓝叶脱水软化,至表面叶片软化起皱,再输送至熟化机进行熟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的提取原料,而且干燥后原料可长期保存,成份不变质变性,同时保留馬蓝叶的叶绿素,并且可以提高80%生物碱含量。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蓝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 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蓝叶,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叶。多皱缩成团块。每对叶近等大,完 整叶片呈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

15cm,宽3

6cm,边具浅锯齿,黑绿 色;上面无毛,有条形钟乳体,下面近无毛,侧脉每边5

8条。叶柄长0.6
‑ꢀ
2cm,被短柔毛。纸质。气微,味微苦。
[0003]马蓝鲜茎叶生物碱主要包括吲哚类(吲哚苷、靛玉红、靛蓝等)、喹唑酮 类(色胺酮、4(3H)

喹唑酮等)和苯并二氢噁唑
‑2‑
酮等,其中吲哚苷(3

羟基 吲哚

β

葡糖苷)又叫靛苷,含结晶水时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57~58℃, 不含结晶水时熔点为176~178℃,是靛蓝和靛玉红的前体物质,具有抗病 毒、抗肿瘤、抗炎等生物活性,是青黛、靛蓝、靛玉红等提取物重要的医药 中间体和天然染料原料。
[0004]吲哚苷主要分布在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的叶或茎的细胞液泡中,与植物叶绿体中富含活力的β

葡萄糖苷酶同时存 在。β

葡萄糖苷酶能水解鲜叶中吲哚苷的糖苷键,释放出3

羟基吲哚酚, 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遇氧迅速反应,自发氧化形成吲哚醌或靛红等产物, 极少部分进一步氧化双聚生成靛蓝、靛玉红等。
[0005]目前,未见有水溶性吲哚苷制备方法的相关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 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 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软化:将采收后的鲜马蓝叶用传统的茎叶分离机进行茎叶分离,茎叶分 离后,将叶片快速平摊在不锈钢网状平台上,底部向上输送冷风强制将马蓝 叶脱水软化,至表面叶片软化起皱,再输送至熟化机进行熟化;
[0009]熟化:将软化起皱马蓝叶片,输送入可控抑角圆形长轴旋转熟化机内, 马蓝叶定量由上而下,热风由下而上,在200

250℃可控热风条件下,定速 旋转熟化机,马蓝叶滞留5

10分钟自动出料,高温与速度保留马蓝叶片80% 吲哚苷叶绿素,含水率可降至4O

5O%;
[0010]破壁;将高温熟化后的马蓝叶,输入破壁机封盖,先上下挤压,再左右 同步挤压,将马蓝叶挤压成坚硬方片物,压力挤压破壁不破坏马蓝叶片表面 形状,只裂解叶片膜与叶内的栅栏粗纤维,坚硬方片物通过旋转松解机解 块,挤压和松解过程多次来回进行,达到到水能渗透每10克叶片能释出 0.4

0.5%固含量之需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软化过程中,平摊在不锈钢网状 平台上的叶片上覆盖由棉纱网,避免底部向上输送冷风导致叶片飞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软化过程中,茎叶分离后的叶 片,包括若干长宽均在5

8公分之间的大小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破壁过程中,破壁机的挤压压力 控制在800

1500磅,将马蓝叶挤压成表面面积为30
×
40公分坚硬方片物。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干燥步骤:准备若干链板式与 若干滚桶式热风干燥机串联干燥,每台进囗设置有平摊挡板控制叶片平均厚 度,每台出料口透过提升机输送串联连续干燥,将破壁后的马蓝叶放入其中 干燥,链板式釆定温控制,滚桶式釆升温加热,使得叶片缩小,达到调整其 外观形状的目的,干燥完成后,冷却包装入库。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干燥过程中,准备4台链板式2 台滚桶干燥机,且使得破壁马蓝叶在80

100℃温度下干燥,含水率稳定下 降。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台干燥机进出料控制在40分钟, 含水率稳定下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台干燥机设置有0.2公分网孔回收 细小叶片与杂物,防止叶片焦化异味产生。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六台干燥机采用冷风输送,将产品 叶片降至30

35℃包装入库,此时产品含水率保持在6%,达到出口标准。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 料的加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该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先全株采收茎 叶分离,鲜马蓝叶、软化、去叶绿素、熟化、破壁、整型、干燥等串联工 艺、破壁主要破坏鲜马蓝叶表皮细胞壁、栅栏薄壁组织、海棉组织、让栅栏 薄壁组织产生蜂窝性微细孔、保留生物碱,干燥后马蓝叶,纯净水可渗透到 马蓝叶蜂窝性细孔达到饱和交替,在提取过程中可快速提取馬蓝叶水溶性吲 哚苷及相关成份,提高80%生物碱含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使得马蓝 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的提取原料,而且干燥后原料可长期保存,成份不变质 变性,同时保留馬蓝叶的叶绿素,并且可以提高80%生物碱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让马蓝 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 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软化:将采收后的鲜马蓝叶用传统的茎叶分离机进行茎叶分离,茎叶分 离后,将叶片快速平摊在不锈钢网状平台上,底部向上输送冷风强制将马蓝 叶脱水软化,至表面叶片软化起皱,再输送至熟化机进行熟化;
[0024]熟化:将软化起皱马蓝叶片,输送入可控抑角圆形长轴旋转熟化机内, 马蓝叶定量由上而下,热风由下而上,在200

250℃可控热风条件下,定速 旋转熟化机,马蓝叶滞留5

10分钟自动出料,高温与速度保留马蓝叶片80% 吲哚苷叶绿素,含水率可降至4O

5O%;
[0025]破壁;将高温熟化后的马蓝叶,输入破壁机封盖,先上下挤压,再左右 同步挤压,将马蓝叶挤压成坚硬方片物,压力挤压破壁不破坏马蓝叶片表面 形状,只裂解叶片膜与叶
内的栅栏粗纤维,坚硬方片物通过旋转松解机解 块,挤压和松解过程多次来回进行,达到到水能渗透每10克叶片能释出 0.4

0.5%固含量的需求,在8O℃水温条件下即能快速释出马蓝叶吲哚苷成 分。
[0026]本实施例中,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软化:将采收后的鲜马蓝叶用传统的茎叶分离机进行茎叶分离,茎叶分离后,将叶片快速平摊在不锈钢网状平台上,底部向上输送冷风强制将马蓝叶脱水软化,至表面叶片软化起皱,再输送至熟化机进行熟化;熟化:将软化起皱马蓝叶片,输送入可控抑角圆形长轴旋转熟化机内,马蓝叶定量由上而下,热风由下而上,在200

250℃可控热风条件下,定速旋转熟化机,马蓝叶滞留5

10分钟自动出料,高温与速度保留马蓝叶片80%吲哚苷叶绿素,含水率可降至4O

5O%;破壁;将高温熟化后的马蓝叶,输入破壁机封盖,先上下挤压,再左右同步挤压,将马蓝叶挤压成坚硬方片物,压力挤压破壁不破坏马蓝叶片表面形状,只裂解叶片膜与叶内的栅栏粗纤维,坚硬方片物通过旋转松解机解块,挤压和松解过程多次来回进行,达到到水能渗透每10克叶片能释出0.4

0.5%固含量之需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过程中,平摊在不锈钢网状平台上的叶片上覆盖由棉纱网,避免底部向上输送冷风导致叶片飞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让马蓝叶成为水溶性吲哚苷提取原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过程中,茎叶分离后的叶片,包括若干长宽均在5

8公分之间的大小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让马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文渊蔡圣闻林文泉徐雨卉蔡畅苏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本草新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