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4044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第一注液管、第二注液管、洗气塔和排气管;所述反应釜为卧式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A端和B端,所述反应釜靠近A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加料口,所述反应釜靠近B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注液管分别与至少两个加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注液管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洗气塔上设有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与第二排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卧式除杂反应釜实现了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率,且占地面积小、维护保养便捷。维护保养便捷。维护保养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酸锂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碳酸锂生产过程中,由于碳酸锂存在一定溶解度,并且沉锂过程加入的碳酸钠会过量,需要对沉锂母液酸化后,才能将其返至硫酸钠工序进行蒸发结晶。
[0003]加酸反应通常在立式反应釜中进行,一般为一次加一釜料进行停留反应1

2小时后,再卸出该釜料,再重新向釜内加另外物料料继续反应。由此,导致反应时间较长,造成过多的额外的加料、卸料的时间。如果要实现前后工序的连续生产,则只能通过将多个反应釜并联,通过交替使用的方式实现,则导致反应釜占地面积较大,且每个反应釜上都要设置进料和卸料管道,导致管道和阀门众多,存在人工管理不便的问题。
[0004]另外,反应过程产生的CO2直接排空释放,没有被利用的同时还增加了在车间室内大气碳排放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不仅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室内碳排放污染。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第一注液管、第二注液管、洗气塔和排气管;所述反应釜为卧式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A端和B端,所述反应釜靠近A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加料口,所述反应釜靠近B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注液管分别与至少两个加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注液管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洗气塔上设有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与第二排气口连通。
[0007]上述方案中,通过采用卧式结构的反应釜,且在A端设置用于加入沉锂母液的入口,在B端设置用于排出CO2的排气口,在A端和B端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加料口,由此能够实现不同或相同物料的分别且同釜加入,无需卸料,实现了连续生产,提高了生成率。
[0008]另外,增设了洗气塔,能将排气口排出CO2进行洗涤后排出室外,减少室内碳排放污染。
[0009]优选的,所述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用于检测反应釜内pH的第一检测仪、及用于检测反应釜内液位高度的第二检测仪,在与每个加料口连接的第一注液管上均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注液管上设置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检测仪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检测仪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气口靠近洗气塔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口位于洗气塔的顶部,所述洗气塔内设有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位于进气口的上方。
[0011]优选的,所述洗气塔上还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位于进气口的下方,并在所述第二排污口上连接一排污管。
[0012]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底部间隔设有多个隔板和第一挡板,所述隔板在垂直于A端到B端的方向上与反应釜的两个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垂直穿设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将反应釜分隔成n个腔室,n>3且为自然数,n个所述腔室顶部相通。
[0013]优选的,靠近A端的n

m个腔室的顶部均设置有一所述加料口,其中m为小于n的自然数。
[0014]优选的,每个所述隔板均具有高度H,从A端自B端,多个所述隔板的高度H逐渐递减;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与对应位置的隔板的高度H相等。
[0015]优选的,所述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还包括在每个腔室内设置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反应釜的侧壁上,使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头在所述腔室内,所述搅拌头下方正对的反应釜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污口。
[0016]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在第n个腔室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气口。
[0017]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靠近A端和B端还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反应釜的轴心线上并与反应釜的端壁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内壁面上敷设有隔膜层。
[0019]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一、采用卧式除杂反应釜实现了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率;
[0021]二、应产生的CO2气体经过洗涤塔洗涤后排出室外,保证了车间内安全,保护了环境,或者将洗涤后的CO2气体回收再利用;
[0022]三、采用卧式除杂反应釜占地面积小、维护保养便捷。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沿图1的C

C剖视且去掉右侧第二挡板的示意图。
[0025]附图中:1、壳体;2、隔膜层;3、隔板;4、第一挡板;5、入口;6、人孔;7、加料口;8、第一排气口;9、排液口;10、第一排污口;11、搅拌器;12、洗气塔;121、进气口;122、第二排气口;123、第二排污口13、循环泵;14、第一注液管;15、第二注液管;16、第一控制阀;17、排气管;18、反应釜;19、气管;20、第二控制阀;21、第一检测仪;22、第二检测仪;23、腔室;24、第二挡板;25、排污管;26、喷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8、第一注液管14、第二注液管15、洗气塔12、排气管17、第一控制阀16、第二控制阀20、用于检测反应釜18内pH的第一检测仪21、及用于检测反应釜18内液位高度的第二检测仪22、搅拌器11。
[0028]如图1、图2所示,所述反应釜18为卧式且两端封闭的圆筒结构,其包括壳体1和在内壁面上敷设有隔膜层2。所述隔膜层2由橡胶或氟塑料材料制成。壳体1为不锈钢时可不设
置隔膜层2。所述反应釜18相对设置有A端和B端。所述反应釜18内间隔设有多个隔板3、多个第一挡板4和两个第二挡板24。所述隔板3在垂直于A端到B端的方向上与反应釜18的两个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4垂直穿设所述隔板3上,所述隔板3将反应釜18分隔成n个腔室23,n>3且为自然数,n个所述腔室23顶部相通,以保证各腔室23之间通气,由此形成多级反应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和第一挡板4的数量相等,均为三个,n=4。所述第二挡板24分设在所述反应釜18内靠近A端和B端,所述第二挡板24位于反应釜18的轴心线上并与反应釜18的端壁连接。
[0029]所述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24沿轴向方向布设在每个腔室23的两端,以能改善釜内流体的流动状态,更重要的是在湍流状态时能消除壳中央“圆柱状回转区”而提高搅拌桨叶的抗剪切性能,使得在搅拌反应过程中,含锂主液和加料液混合均匀。
[0030]每个所述隔板3均具有高度H,从A端自B端,多个所述隔板3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8)、第一注液管(14)、第二注液管(15)、洗气塔(12)和排气管(17);所述反应釜(18)为卧式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A端和B端,所述反应釜(18)靠近A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入口(5)和至少两个加料口(7),所述反应釜(18)靠近B端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口(8);所述第一注液管(14)分别与至少两个加料口(7)连通,所述第二注液管(15)与所述入口(5)连通;所述洗气塔(12)上设有进气口(121)和第二排气口(122),所述第一排气口(8)与所述进气口(121)通过气管(19)连通,所述排气管(17)与第二排气口(12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6)、第二控制阀(20)、用于检测反应釜(18)内pH的第一检测仪(21)、及用于检测反应釜(18)内液位高度的第二检测仪(22),在与每个加料口(7)连接的第一注液管(14)上均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控制阀(16),所述第二注液管(15)上设置一所述第二控制阀(20),所述第一控制阀(16)与所述第一检测仪(21)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20)与所述第二检测仪(2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21)靠近洗气塔(12)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口(122)位于洗气塔(12)的顶部,所述洗气塔(12)内设有喷淋系统(26),所述喷淋系统(26)位于进气口(121)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锂母液的脱碳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气塔(12)上还设有第二排污口(123),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萍袁爱武朱智颖欧阳灿李伟达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