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8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9
本申请公开一种婴儿车,婴儿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包括把手、第一支杆、餐盘和第二支杆,把手被配置为可供用户推拉婴儿车,第一支杆与把手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一转动连接处,餐盘与把手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二转动连接处,第二转动连接处与第一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第二支杆沿其长度方向分别与第一支杆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三转动连接处,与餐盘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四转动连接处,第三转动连接处与第一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第四转动连接处与第二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在婴儿车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把手、第一支杆、餐盘和第二支杆相对转动而收合。通过形成四个转动连接处,不需要将餐盘拆卸出来即可完成折叠,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


[0001]本申请涉及婴童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婴儿车。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婴儿车会设置有餐盘用于供婴童(婴儿、幼童)用餐时使用,在婴儿车折叠收纳时,需要先将餐盘取下才能完成对婴儿车的折叠,婴儿车展开时再重新安装餐盘,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在折叠时能自动将餐盘收合,操作方便,提升用户体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婴儿车包括:
[0005]把手,所述把手被配置为可供用户推拉所述婴儿车;
[0006]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把手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一转动连接处;
[0007]餐盘,所述餐盘与所述把手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二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以及
[0008]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沿其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三转动连接处,以及与所述餐盘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四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三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所述第四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
[0009]在所述婴儿车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把手、所述第一支杆、所述餐盘和所述第二支杆相对转动而收合。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杆之间形成夹角,所述餐盘处于所述夹角中。<br/>[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餐盘包括餐盘座和餐盘架,所述餐盘座和所述餐盘架连接,所述餐盘座与所述把手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处,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形成所述第四转动连接处。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餐盘座和所述餐盘架中的一者设有卡凸,另一者设有卡槽,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餐盘架可自上而下和所述餐盘座卡合,以及可自下而上和所述餐盘座分离。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杆自下而上背离所述餐盘架倾斜。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包括有把手座和把手杆,所述把手座和所述把手杆连接,所述把手座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处,与所述餐盘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处。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车还包括:
[0016]后支脚,所述后支脚和所述第一支杆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五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五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以及
[0017]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沿其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后支脚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六转动连接处,以及与所述把手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七转动连接处,所述第六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五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所述第七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
[0018]在所述婴儿车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把手、所述第一支杆、所述后支脚和所述第三支杆相对转动而收合。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把手、所述第一支杆、所述后支脚和所述第三支杆围设形成三角形结构。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杆包括支杆座和支杆体,所述支杆座和所述支杆体连接,所述支杆体和所述后支脚之间形成所述第六转动连接处,所述支杆座和所述把手的把手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七转动连接处。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婴儿车的后上方倾斜延伸,所述把手可朝前转动而使所述婴儿车切换为折叠状态。
[002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把手与第一支杆可转动连接,餐盘和把手可转动连接,把手和第一支杆之间设置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分别和第一支杆和餐盘可转动连接,如此形成四个转动连接处,使得把手、第一支杆、餐盘和第二支杆能构成可自由变换的四边形结构,在需要将婴儿车切换为折叠状态时,把手能带动餐盘同步运动,又由于有第二支杆的约束支撑作用,最终使得把手、第一支杆、餐盘和第二支杆可以相互靠近而收合,如此,不需要将餐盘拆卸出来即可完成对婴儿车的折叠,餐盘能实现同步收纳,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婴儿车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婴儿车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婴儿车一侧的结构视图(两侧结构对称);
[0027]图4为图3中虚线所示放大图;
[0028]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把手座和支杆座配合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餐盘分解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把手1000、把手杆1100、把手座1200;
[0032]餐盘2000,餐盘座2100,卡凸2110,餐盘架2200,卡槽2210;
[0033]第一支杆3000;
[0034]第二支杆4000;
[0035]后支脚5000;
[0036]第三支杆6000,支杆体6100,支杆座6200;
[0037]第一转动连接处7100,第二转动连接处7200,第三转动连接处7300,第四转动连接处7400,第五转动连接处7500,第六转动连接处7600,第七转动连接处7700。
[0038]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被配置为可供用户推拉所述婴儿车;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把手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一转动连接处;餐盘,所述餐盘与所述把手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二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以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沿其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三转动连接处,以及与所述餐盘可转动连接以形成第四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三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所述第四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处相间设置;在所述婴儿车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把手、所述第一支杆、所述餐盘和所述第二支杆相对转动而收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杆之间形成夹角,所述餐盘处于所述夹角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包括餐盘座和餐盘架,所述餐盘座和所述餐盘架连接,所述餐盘座与所述把手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处,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形成所述第四转动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座和所述餐盘架中的一者设有卡凸,另一者设有卡槽,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餐盘架可自上而下和所述餐盘座卡合,以及可自下而上和所述餐盘座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杆自下而上背离所述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