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23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车,包括底架、上围框、设在底架和上围框之间用于驱使上围框向底架靠拢或远离的收折机构,收折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杆和第一下连杆,第一上连杆的上端部与上围框转动连接,第一下连杆的下端部与底架转动连接,第一上连杆的下端部与第一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第二上连杆的上端部与上围框转动连接,第二下连杆的下端部与底架转动连接,第二上连杆的下端部与第二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相配合,当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二者中的一者动作时驱使另一者同步动作以使上围框相对底架做上下平移运动。上下平移运动。上下平移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儿童车。

技术介绍

[0002]儿童拖车不仅可以携带儿童外出使用,同时还可作为运输物品的工具,这使得儿童拖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方便儿童拖车的携带及存放,儿童拖车一般均可进行折叠。儿童拖车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方的上围框,当儿童拖车展开使用时,上围框远离底架,当儿童拖车折叠时,上围框与底架相靠拢。现有技术中,当上围框折叠或展开时,上围框不能始终保持平移运动,从而使得上围框和底架之间的布套出现拉扯问题,使得上围框的折叠及展开动作不流畅,而且还会影响布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童车,该儿童车可通过收折机构实现上围框的折叠及展开操作,而且当上围框折叠或展开时,上围框可始终保持向上或向下的平移运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儿童车,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上方的上围框,所述儿童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和所述上围框之间用于驱使所述上围框向所述底架靠拢或远离的收折机构,所述收折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杆和第一下连杆,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相配合,当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二者中的一者动作时驱使另一者同步动作以使所述上围框相对所述底架做上下平移运动。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连杆与所述第二上连杆相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连杆包括第一上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杆体的上端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杆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杆包括第二上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杆体的上端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杆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下连杆与所述第二下连杆相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连杆包括第一下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杆体的下端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杆体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杆包括第二下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杆体
的下端部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杆体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连杆包括第一上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杆体的上端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上连杆包括第二上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杆体的上端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下连杆包括第一下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杆体的下端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下连杆包括第二下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杆体的下端部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杆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下杆体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杆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下杆体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架和所述上围框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儿童车还包括当所述上围框从折叠位置展开时用于对所述收折机构的动作进行限定以使所述上围框处于展开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两侧的第一限位部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围框的两侧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上围框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下连杆和所述第二下连杆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设配合,所述第一上连杆和所述第二上连杆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设配合。
[0013]优选地,所述儿童车还包括当所述上围框从展开位置折叠时用于对所述收折机构的动作进行限定以使所述上围框处于折叠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两侧的第三限位部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围框的两侧的第四限位部,当所述上围框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下连杆和所述第二下连杆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三限位部相抵设配合,所述第一上连杆和所述第二上连杆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四限位部相抵设配合。
[0014]优选地,所述收折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前端部和所述上围框的前端部以及所述底架的后端部和所述上围框的后端部之间。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儿童车在折叠或展开时,只要使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动作,即可使上围框向下运动与底架相靠拢或者向上运动远离底架,从而实现上围框的折叠及展开操作。而且,在上围框折叠或展开时,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可同步动作,从而可使上围框始终保持向上或向下的平移运动,而不发生扭转,使得上围框的折叠及展开动作流畅。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儿童车在上围框处于展开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0017]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儿童车在上围框处于展开位置时的后视示意图;
[0018]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儿童车在上围框处于展开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9]附图4为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5为附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附图6为本实施例的儿童车在上围框处于折叠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2]附图7为本实施例的儿童车在上围框处于折叠位置时的后视示意图;
[0023]附图8为本实施例的儿童车在上围框处于折叠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4]附图9为附图8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其中:1、底架;11、第一限位部;12、第三限位部;2、上围框;21、第二限位部;22、第四限位部;3、推杆;4、前轮组件;5、后轮组件;61、第一上连杆;611、第一上杆体;612、第一齿轮;62、第一下连杆;621、第一下杆体;622、第三齿轮;63、第二上连杆;631、第二上杆体;632、第二齿轮;64、第二下连杆;641、第二下杆体;642、第四齿轮;71、第一轴;72、第二轴;73、第三轴;74、第四轴;75、第五轴;76、第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7]如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儿童车包括底架1、上围框2和推杆3,上围框2位于底架1的上方,推杆3设置在底架1上,其用于推行或拉行该儿童车。儿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车,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上方的上围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和所述上围框之间用于驱使所述上围框向所述底架靠拢或远离的收折机构,所述收折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杆和第一下连杆,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相配合,当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二者中的一者动作时驱使另一者同步动作以使所述上围框相对所述底架做上下平移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杆与所述第二上连杆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杆包括第一上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杆体的上端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杆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杆包括第二上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杆体的上端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上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杆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连杆与所述第二下连杆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连杆包括第一下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杆体的下端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杆体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上连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杆包括第二下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杆体的下端部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杆体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闫德锋张孟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