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42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包括底框,底框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底框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和底框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斜杆,升降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支筒,支筒的底端与滑套通过轴铰接,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楔形块,滑杆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与楔形块相适配的止逆槽,楔形块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位于滑套的内部,楔形块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楔形块、拉杆和滑杆,通过拉杆对楔形块进行下拉,使得楔形块与滑杆的止逆槽进行脱离,即可方便的对婴儿车进行收合。即可方便的对婴儿车进行收合。即可方便的对婴儿车进行收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具体涉及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婴儿载具广泛用于具有婴幼儿的家庭中,其为照看婴幼儿提供了极大方便,并且使得家长能够在携带婴儿时进行休闲游玩。
[0003]中国专利号CN201720040006.0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包括组装设置在手把管件、前脚管与座管之间的一收合驱动机构,该收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以第一端枢设连接手把管件并以第二端枢接第二连杆的中段,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枢设连接前脚管与座管;据此,当婴儿车在解除锁定而推动手把管件进行收合时,能通过第一连杆驱动连接于前脚管及座管之间的第二连杆,达到连动婴儿车整体一次性同步收合的目的。
[0004]现有技术的婴儿车在进行收合时,需要解锁多个关节,进而才能对婴儿车进行收合,使得收合过程较为繁琐,进而导致婴儿车的收合不方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和底框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斜杆,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支筒,所述支筒的底端与滑套通过轴铰接,所述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滑杆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与楔形块相适配的止逆槽,所述楔形块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滑套的内部,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拉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筒的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焊接有把手。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筒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一侧外壁开有限位槽,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框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后轮,所述底框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围挡框,所述围挡框和底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围挡框和底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靠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外壁固定有座垫,所述靠板的一侧外壁固定有靠垫。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设置的楔形块、拉杆和滑杆,通过拉杆对楔形块进行下拉,使得楔形块与滑杆的止逆槽进行脱离,即可方便的对婴儿车进行收合。
[0016](2)通过设置的调节杆、支筒和锁紧螺栓,利用调节杆在支筒的内部进行活动插接,然后通过锁紧螺栓对调节杆进行抵触固定,使得婴儿车在进行推行时能够对把手进行高度调节,进而方便不同身高的家长进行使用。
[0017](3)通过设置的加固杆、靠垫和坐垫,利用坐垫和靠垫使得婴儿坐在升降板上时更加的舒适,通过加固杆能够使得婴儿的双腿分别叉开放置在加固杆的两侧,进而防止婴儿从升降板上滑落。
[0018](4)通过设置的限位槽,利用锁紧螺栓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使得调节杆在支筒的内部进行高度调节时,调节杆不会与支筒发生脱离,进而使得调节杆的高度调节更加的可靠。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实施例提供的滑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实施例提供的围挡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槽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底框、2升降板、3支筒、4滑杆、5滑套、6楔形块、7止逆槽、8拉杆、9弹簧、10后轮、11万向轮、12围挡框、13座垫、14靠板、15靠垫、16调节杆、17把手、18螺母、19锁紧螺栓、20限位槽、21斜杆、22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8]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包括底框1,底框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滑杆4,滑杆4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5;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2,升降板2和底框1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斜杆21,升降板2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支筒3,支筒3的底端与滑套5通过轴铰接,滑套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楔形块6,滑杆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与楔形块6相适配的止逆槽7,楔形块6的底部设置有弹簧9,弹簧9位于滑套5的内部,楔形块6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拉杆8。
[002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底框1,底框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滑杆4,滑杆4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5,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2,婴儿坐在升降板2上,升降板2能够进行高度调节,升降板2和底框1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斜杆21,利用斜杆21对升降板2起到支撑的作
用,升降板2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支筒3,支筒3的内部中空,支筒3的底端与滑套5通过轴铰接,使得滑套5在滑杆4上进行滑动时,使得升降板2和底框1之间能够进行开展或收合,滑套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楔形块6,滑杆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与楔形块6相适配的止逆槽7,当楔形块6与止逆槽7配合时,使得升降板2与底框1之间的高度保持固定,楔形块6的底部设置有弹簧9,弹簧9位于滑套5的内部,楔形块6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拉杆8,拉杆8延伸至滑套5的外部,且拉杆8能够在滑套5的内部进行活动,使得对拉杆8拉动时即可实现楔形块6对弹簧9压缩,并且使得楔形块6与滑杆4的止逆槽7进行脱离。
[003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通过设置的楔形块6、拉杆8和滑杆4,通过拉杆8对楔形块6进行下拉,使得楔形块6与滑杆4的止逆槽7进行脱离,即可方便的对婴儿车进行收合,同时楔形块6与不同的止逆槽7进行配合时,可以实现对升降板2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婴儿车能够对婴儿的坐姿进行高度调节,在婴儿车打开时只需将升降板2相对于底框1进行上拉,使得楔形块6能够通过弹簧9的弹力自动止逆槽7进行配合,使得婴儿车的展开也更加的方便。
[0031]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筒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16,调节杆16的顶端焊接有把手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所述底框(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5),所述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和底框(1)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斜杆(21),所述升降板(2)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支筒(3),所述支筒(3)的底端与滑套(5)通过轴铰接,所述滑套(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楔形块(6),所述滑杆(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与楔形块(6)相适配的止逆槽(7),所述楔形块(6)的底部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位于滑套(5)的内部,所述楔形块(6)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拉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筒(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16),所述调节杆(16)的顶端焊接有把手(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收合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筒(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睿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