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后平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96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后平叉,属于平叉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一体化不可变结构的后平叉无法适应不同宽度的轮胎,适用性较差,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配套使用,不便于降低后续维护成本及维护难度问题。本可调节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整体,后平叉整体分为左后平叉和右后平叉,左后平叉上设置有调节杆一,右后平叉上设置有调节杆二,右后平叉上开设有调节孔一,左后平叉上开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杆二长度的调节孔二,左后平叉上固定设置有固定部一,右后平叉上固定设置有固定部二,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上均开设有与固定组件相对应且用于固定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更换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更换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更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后平叉


[0001]本技术属于平叉
,涉及一种后平叉,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后平叉。

技术介绍

[0002]后平叉是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基本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架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架杆之间的连杆构成。其通过架杆与连杆形成一H型结构,连接在车架与后轮轴,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0003]但现有的后平叉架杆与连杆之间通常为锻造或者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其形成一个不可变的一体结构。若在依据路面情况的改变,需更换,调整轮胎尺寸或者类型,例如在摩托车比赛时,由于后平叉的宽度及长度为固定不可变设置,因此,需要连同后平叉一同更换,造成了维护的不便。
[0004]现有一体化不可变结构的后平叉无法适应不同宽度的轮胎,适用性较差,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配套使用,不便于降低后续维护成本及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可调节后平叉。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节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整体,所述的后平叉整体分为左后平叉和右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平叉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右后平叉的调节杆一,所述的左后平叉和调节杆一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右后平叉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左后平叉的调节杆二,所述右后平叉和调节杆二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右后平叉上开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杆一长度的调节孔一,所述的左后平叉上开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杆二长度的调节孔二,所述的调节杆一伸入调节孔一内,所述的调节杆二伸入调节孔二内,所述的左后平叉上且相对于调节孔二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调节杆二的固定部一,所述的右后平叉上且相对于调节孔一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调节杆一的固定部二,所述的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上均设置有分别用于定位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的固定组件,所述的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上均开设有与固定组件相对应且用于固定的定位孔。
[0007]在上述的一种可调节后平叉中,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滑动部、提拉部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固定杆设置于固定部一内,所述的固定部一内开设有供固定杆进行安装的安装槽,所述的滑动部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滑动部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所述的固定杆在固定部一上进行伸缩从而与调节杆上相对应的定位孔相配合。
[0008]在上述的一种可调节后平叉中,所述调节杆一的一端伸入右后平叉的调节孔一内,所述调节杆二的一端伸入左后平叉的调节孔二,且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分别被设置于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上的固定组件进行固定。
[0009]在上述的一种可调节后平叉中,所述固定部一上固定组件与定位孔的固定方式与固定部二上固定组件与定位孔的固定方式相同。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调节后平叉通过将后平叉整体分为左后平叉和右后平叉,设置于左后平叉的调节杆一和设置于右后平叉的调节杆二分别被固定组件进行定位,并对左后平叉与右后平叉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在不同宽度的轮胎进行安装时便于工人进行调节和更换,无须将整个后平叉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左后平叉;2、右后平叉;3、调节杆一;4、调节杆二;5、固定部一;6、固定部二;7、固定组件;8、安装槽;9、定位孔;10、固定杆;11、滑动部;12、提拉部;1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可调节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整体,所述的后平叉整体分为左后平叉1和右后平叉2,左后平叉1与右后平叉2之间具有供轮胎组件等进行安装的安装距离,本技术对其安全距离进行调整,所述左后平叉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右后平叉2的调节杆一3,所述的左后平叉1和调节杆一3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右后平叉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左后平叉1的调节杆二4,所述右后平叉2和调节杆二4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右后平叉2上开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杆一3长度的调节孔一,所述的左后平叉1上开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杆二4长度的调节孔二,所述的调节杆一3伸入调节孔一内,所述的调节杆二4伸入调节孔二内,所述的左后平叉1上且相对于调节孔二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调节杆二4的固定部一5,固定部一5设置于左后平叉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右后平叉2上且相对于调节孔一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调节杆一3的固定部二6,固定部二6设置于右后平叉2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固定部一5和固定部二6上均设置有分别用于定位调节杆一3和调节杆二4的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其固定部所设置的上下两端,所述的调节杆一3和调节杆二4上均开设有与固定组件7相对应且用于固定的定位孔9,相对应的定位孔9分别对应相对应需要调节左后平叉1和右后平叉2之间的宽度。
[0016]进一步细说,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杆10、滑动部11、提拉部12和复位弹簧13,所述的固定杆10设置于固定部一5内,所述的固定部一5内开设有供固定杆10进行安装的安装槽8,所述的滑动部11设置于安装槽8内,所述复位弹簧13的一端设置于滑动部11与安装槽8的内壁之间,所述的固定杆10在固定部一5上进行伸缩从而与调节杆上相对应的定位孔9相配合。
[0017]进一步细说,当需要对后平叉整体的宽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拉动固定部二6上固定组件7的提拉杆,使固定杆10向安装槽8的内部进行移动,解除固定杆10与对应宽度定位孔9的定位,复位弹簧13进行压缩,当缩小后平叉整体的宽度时,调节杆一3向调节孔一内移动,当增大后平叉整体的宽度时,调节一向调节孔一外移动,松开推拉杆,复位弹簧13回弹,使固定杆10与相对应需要调节宽度的定位孔9进行定位,与此同时,调节杆二4也需要同时进行调节,当缩小后平叉整体的宽度时,调节杆二4向调节孔二内移动,当增大后平叉整体的
宽度时,调节二向调节孔二外移动,调节杆一3和调节杆二4的同时定位才对后平叉整体进行定位。
[0018]进一步细说,调节杆一3的一端伸入右后平叉2的调节孔一内,所述调节杆二4的一端伸入左后平叉1的调节孔二,且调节杆一3和调节杆二4分别被设置于固定部一5和固定部二6上的固定组件7进行固定。
[0019]进一步细说,固定部一5上固定组件7与定位孔9的固定方式与固定部二6上固定组件7与定位孔9的固定方式相同。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左后平叉1、右后平叉2、调节杆一3、调节杆二4、固定部一5、固定部二6、固定组件7、安装槽8、定位孔9、固定杆10、滑动部11、提拉部12、复位弹簧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整体,所述的后平叉整体分为左后平叉(1)和右后平叉(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平叉(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右后平叉(2)的调节杆一(3),所述的左后平叉(1)和调节杆一(3)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右后平叉(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左后平叉(1)的调节杆二(4),所述右后平叉(2)和调节杆二(4)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右后平叉(2)上开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杆一(3)长度的调节孔一,所述的左后平叉(1)上开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杆二(4)长度的调节孔二,所述的调节杆一(3)伸入调节孔一内,所述的调节杆二(4)伸入调节孔二内,所述的左后平叉(1)上且相对于调节孔二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调节杆二(4)的固定部一(5),所述的右后平叉(2)上且相对于调节孔一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调节杆一(3)的固定部二(6),所述的固定部一(5)和固定部二(6)上均设置有分别用于定位调节杆一(3)和调节杆二(4)的固定组件(7),所述的调节杆一(3)和调节杆二(4)上均开设有与固定组件(7)相对应且用于固定的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玉龙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