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锚杆预埋槽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98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锚杆预埋槽道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槽道和锚杆组件,两个所述锚杆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槽道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及其施工方法,针对传统单锚杆预埋槽道受力不均匀的缺陷,槽道两侧设置小型号锚杆,实现荷载均匀分布,利于提高整体强度;针对传统预埋槽道翼缘易变形的缺陷,在槽道翼缘外设置带孔连接板来对翼缘进行加固,共同承担荷载进而降低翼缘变形;针对现有预埋槽道安装阶段复杂的缺陷,设置连接端子与变截面定位杆,高效脱模的同时可精准固定槽道。高效脱模的同时可精准固定槽道。高效脱模的同时可精准固定槽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锚杆预埋槽道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隧道中接触网、疏散平台等大量设备管线的安装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双锚杆预埋槽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预埋槽技术走进了地铁、高铁等行业领域人的视野中。现有预埋槽的承载能力主要依靠于槽道背部锚杆或锚钉,但槽道发生破坏时往往是由于传递拉伸或剪切荷载时翼缘发生变形甚至破坏。另外,现有的预埋槽大多数无法实现可更换,因此保证其使用年限具有一定困难。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025494.3)公开的“高强铝合金预埋槽道组件及预埋槽道成型工艺”通过预埋C型槽与焊接在C型槽底背面的工字型锚杆,并且使用密度小的高强铝合金材料,提高预埋槽道的强度和荷载能力,提高了齿牙抗滑移能力,但这种方式需要在盾构管片上全环预埋,整体预埋件的成本较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828172.6)公开的“用于预埋槽道的定位装置”,通过设置U型件实现预埋槽道的定位安装,避免了锚杆与钢筋直接焊接固定,保证了槽道的受力性能,但是U型件的设置,增加了预埋件的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锚杆预埋槽道,包括:槽道和锚杆组件,两个所述锚杆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槽道的两侧。
[0005]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锚杆组件包括锚杆和连接杆,所述锚杆设置于所述槽道侧面,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槽道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锚杆。
[000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杆为活节螺栓,所述活节螺栓的头部卡设于所述槽道内壁上,且通过螺母将所述活节螺栓与所述槽道侧壁固定在一起,所述活节螺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锚杆上。
[0007]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多个翼缘加固组件,所述翼缘加固组件与所述槽道、所述锚杆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翼缘加固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三个螺栓孔,一穿过中间的所述螺栓孔的T型螺栓卡入所述槽道内,两侧的所述螺栓孔位置与所述槽道两侧的所述锚杆位置对应,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两侧的所述螺栓孔连接所述锚杆。
[0009]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槽道背向开口侧的背板上开设有定位辅助孔,所述定位辅助孔用于连接定位组件。
[0010]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端子、定位杆和定位模板,所述连接端子一端穿过所述定位辅助孔,另一端卡设于所述槽道外,所述定位模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伸入所述槽道并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定位模板外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
[0011]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定位杆杆体的所述定位孔对应部分与杆体其余部分的直径不
同。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锚杆预埋槽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对槽道的侧壁及背板上开设螺栓孔及定位辅助孔;
[0014]将连接杆的杆体穿过槽道侧壁的螺栓孔,并用螺母将连接杆与槽道侧壁固定;
[0015]在定位辅助孔上插入连接端子;
[0016]将锚杆与连接杆的端头的螺母连接,并在锚杆端头的螺栓孔上安装堵头;
[0017]将定位杆穿过定位模板上的定位孔后与连接端子连接;
[0018]浇筑混凝土;
[0019]混凝土初凝后,取出定位模板及定位组件,固定翼缘加固组件。
[0020]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混凝土初凝后,取出定位模板及定位组件,固定翼缘加固组件,包括如下步骤:
[0021]待混凝土初凝后,对定位模板施加脱模力,将连接端子的槽道内部分与端头拉断分离,取出锚杆上的堵头,T型螺栓头部卡入槽道,主体部分穿过连接板后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板两侧通过连接锚杆的螺栓固定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及其施工方法,针对传统单锚杆预埋槽道受力不均匀的缺陷,槽道两侧设置小型号锚杆,实现荷载均匀分布,利于提高整体强度;针对传统预埋槽道翼缘易变形的缺陷,在槽道翼缘外设置带孔连接板来对翼缘进行加固,共同承担荷载进而降低翼缘变形;针对现有预埋槽道安装阶段复杂的缺陷,设置连接端子与变截面定位杆,高效脱模的同时可精准固定槽道。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双锚杆预埋槽道结构示意图及定位施工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双锚杆预埋槽道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双锚杆预埋槽道结构示意图及翼缘加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1]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在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锚杆预埋槽道,包括:槽道1和锚杆组件2,其中所述槽道1为常规的C型槽道,其开口端具有对向向内侧延伸的翼缘,两个所述锚杆组件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槽道1的两侧。已解决槽道受力不均匀的缺陷,通过将槽道两侧固定的结构实现荷载均匀分布,利于提高整体强度。槽道1与锚杆组件2均是埋在混凝土200中的。使用时,连接其它附件的T型螺栓100头部卡设于槽道1内,而后通过螺母300将该T型螺栓100固定在槽道1上的所需要的位置处(如图2所示)。
[0035]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锚杆组件2包括锚杆21和连接杆22,为提高锚杆21的锚固能力,本锚杆21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锚杆预埋槽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道和锚杆组件,两个所述锚杆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槽道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组件包括锚杆和连接杆,所述锚杆设置于所述槽道侧面,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槽道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锚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活节螺栓,所述活节螺栓的头部卡设于所述槽道内壁上,且通过螺母将所述活节螺栓与所述槽道侧壁固定在一起,所述活节螺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锚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翼缘加固组件,所述翼缘加固组件与所述槽道、所述锚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加固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三个螺栓孔,一穿过中间的所述螺栓孔的T型螺栓卡入所述槽道内,两侧的所述螺栓孔位置与所述槽道两侧的所述锚杆位置对应,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两侧的所述螺栓孔连接所述锚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背向开口侧的背板上开设有定位辅助孔,所述定位辅助孔用于连接定位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锚杆预埋槽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端子、定位杆和定位模板,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嵘马世龙吴伟黄俊驰袁明辉庄小旻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