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凤文专利>正文

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1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省人、省力、方便的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包括撑开棒、撑开块、导向器及骨针四个部分。撑开棒两侧的部分与撑开块一端的侧孔吻合,撑开块的另一端球形凹槽与导向器的球头吻合,导向器的骨针孔与骨针吻合。适用于长骨干各类型骨折的术中复位临时固定。具有结构简单、操做方便、省人省力、复位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省人、省力、方便的骨科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在骨科手术过程中,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常有重叠移位,这主要由医生用双手握住骨折肢体上下段对抗牵引复位,复位后将钢板放于骨的一侧,三爪固定器将骨折和钢板临时固定,再用螺钉将钢板固定于骨上进行永久固定,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或复位后三爪固定器将骨折临时固定,然后安装外固定架进行永久固定,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本过程存在如下困难1、需要两名医生对抗牵引,浪费技术人才。2、对于粗大肢体医生双手很难握持,力量不足,施力不稳,难以维持长久,对粗壮肢体骨折及陈旧骨折靠医生的体力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医生非常疲劳。3、三爪固定器将骨折和钢板临时固定,钢板位置可能不是很适合,调整钢板位置很困难。4、三爪固定器影响对骨折线的观察,有时影响螺钉、外固定架的安装。5、三爪固定器对粉碎性骨折无法临时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研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做方便、省人省力、复位效果好、适用于长骨干各类型骨折的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本技术由撑开棒、撑开块、导向器、骨针四个部分构成。撑开棒中部为六棱柱体,两侧部分一为正螺纹、一为反螺纹。撑开块由撑开块主体和撑开块配件两部分构成,两者通过内六角紧固螺丝连结在一起,撑开块主体一端有一侧孔,内有螺纹且与撑开棒上的螺纹一致,撑开块主体另一端上面为半球形凹槽,与撑开块配件下面半球形凹槽构成球形凹槽。导向器头端为球形且略大于撑开块上的球形凹槽,颈部为圆台体,体部为圆柱体且侧方有一骨针孔,底部为内六角顶丝结构。骨针头端有自攻螺纹,中部为圆柱体,尾部为大半圆柱体。本技术结构简单,省人省力,施力稳定持久,便于钢板或外固定的安装,便于对骨折线的观察,当中部为粉碎性骨折时可对碎骨块随意处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撑开块的剖面图。在图1、图2和图3中,1.撑开棒,2.内六角顶丝,3.导向器,4.内六角紧固螺丝,5.撑开块主体,6.撑开块配件,7.骨针孔,8.骨针,9.撑开块主体侧孔,10.半球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1-3中得知撑开块通过撑开块主体侧孔与撑开棒相连,导向器的球头置于撑开块的球形凹槽内,并由内六角紧固螺丝控制其活动度,骨针插入导向器的骨针孔内,并由内六角顶丝控制其活动度。在手术过程中,显露骨折部,小范围剥离骨膜,先矫正旋转移位,在骨折的两端各钻一骨孔拧入骨针,两骨针垂直骨的轴心线且相互平行,骨针穿过对侧骨皮质2-3mm。调整两撑开块的间距,将两骨针分别插入两导向器的骨针孔内,锁紧内六角顶丝和内六角紧固螺丝,然后用搬手转动撑开棒中部的六棱柱体,使两撑开块向两侧移动,直至两骨折端出现分离,然后通过松开一枚内六角顶丝移动骨针、收展远段骨折段和(或)松开一枚内六角紧固螺丝调整导向器来完成骨折复位,完成复位后还可以通过反向转动撑开棒中部的六棱柱体,对骨折端进行加压,最后安装钢板或外固定器完成永久固定。本技术处理严重粉碎骨折时,可将上、下两骨折段撑开,对中间碎骨块随意复位,简单固定,转化为其它类型骨折后再进一步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包括撑开棒、撑开块、导向器及骨针四个部分,其特征是撑开棒两侧的部分与撑开块一端的侧孔吻合;撑开块的另一端球形凹槽与导向器的球头吻合;导向器的骨针孔与骨针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其特征是撑开棒中部为六棱柱体,两侧部分一为正螺纹,一为反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其特征是撑开块由撑开块主体与撑开块配件构成,撑开块主体一端侧孔内有与撑开棒一致的螺纹,其另一端上面有半球形凹槽,撑开块配件下面有半球形凹槽,两者组成球形凹槽,并通过内六角紧固螺丝组合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其特征是导向器头为球形且略大于撑开块的球形凹槽,颈部为圆台形,体部为圆柱形,其侧方有骨针孔,底部为内六角顶丝结构。专利摘要一种省人、省力、方便的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包括撑开棒、撑开块、导向器及骨针四个部分。撑开棒两侧的部分与撑开块一端的侧孔吻合,撑开块的另一端球形凹槽与导向器的球头吻合,导向器的骨针孔与骨针吻合。适用于长骨干各类型骨折的术中复位临时固定。具有结构简单、操做方便、省人省力、复位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A61B17/60GK2715704SQ20042000838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凤文 申请人:刘凤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式术中骨折撑开复位临时固定器,包括撑开棒、撑开块、导向器及骨针四个部分,其特征是:撑开棒两侧的部分与撑开块一端的侧孔吻合;撑开块的另一端球形凹槽与导向器的球头吻合;导向器的骨针孔与骨针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文
申请(专利权)人:刘凤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