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8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鼠笼式发热装置包括分体式电极组件和分体式发热组件,分体式电极组件包括固定电极组件和活动电极组件,分体式发热组件包括固定发热组件和活动发热组件,振荡热压炉包括炉体和装设于炉体一侧面的侧开门,固定发热组件固定装设于炉体内侧,固定电极组件穿过炉体与固定发热组件连接,活动发热组件固定装设于侧开门上,活动电极组件穿过侧开门与活动发热组件连接。该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具有可增大炉内空间和体积、用于大尺寸产品烧结、能有效控制设备成本的优点。效控制设备成本的优点。效控制设备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结装备,尤其涉及一种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振荡真空热压炉是一种机械加压的烧结设备,该设备是将陶瓷粉末装在模腔内,在加压的同时将粉末加热到烧成温度,由于从外部施加压力而补充了驱动力,因此,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致密化,并且获得具有细小均匀晶粒的显微结构。因此,对于共价健难烧结的高温陶瓷材料(如Si3N4、B4C、SiC、TiB2、ZrB2等),振荡真空热压烧结是一种有效的致密化的技术。
[0003]现有的振荡真空热压炉采用在竖直方向上振荡加压的方式,该方式对炉内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为了确保炉内的密封性,目前所有的振荡真空热压炉均采用底端开盖的方式实现物料于炉体的进出作业,该底端开盖的方式由于具有物料进出路径与加热体无干涉、物料进出方便等特点已经被业界广泛认可和接受。
[0004]但是,现有的振荡真空热压炉只能解决小规格尺寸的产品的生产,对于直径超过200mm或者200X200mm等形状的产品难以实现烧结。其主要原因在于,用于加热的发热装置固定在炉体内,且环炉体内壁布置,物料只能从发热装置底部的中空部位进出,而为了适应大尺寸的产品,炉体必须扩大,底端炉盖的开盖行程增大,必须有更高的避让空间才能实现物料于炉体的进出作业。现有大规格的炉体整体高度已经超出7米,进一步扩大炉体后,设备整体高度将接近10米,一般的普通厂房(层高10米)已经无法进行设备安装,并且高度的增加对液压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设备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因此,现有振荡热压烧结炉的发热装置结构已经对大尺寸高温陶瓷材料的烧结形成了制约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增大炉内空间和体积、用于大尺寸产品烧结、能有效控制设备成本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包括分体式电极组件和分体式发热组件,所述分体式电极组件包括固定电极组件和活动电极组件,所述分体式发热组件包括固定发热组件和活动发热组件,所述振荡热压炉包括炉体和装设于炉体一侧面的侧开门,所述固定发热组件固定装设于炉体内侧,所述固定电极组件穿过炉体与固定发热组件连接,所述活动发热组件固定装设于侧开门上,所述活动电极组件穿过侧开门与活动发热组件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活动电极组件和活动发热组件在侧开门开启时随侧开门同步运动,并避让物料进出于所述炉体内。
[0010]所述固定电极组件和活动电极组件在侧开门关闭时,均指向同一圆心。
[0011]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固定保温组件和活动保温组
件,所述固定保温组件固定装设于炉体内,所述活动保温组件固定装设于侧开门上。
[0012]所述活动保温组件通过支架固定于侧开门上,且布置于活动发热组件与侧开门之间,所述活动电极组件穿过侧开门与所述活动保温组件后与活动发热组件连接。
[0013]所述固定保温组件包括上保温筒、上保温盖、中保温筒、下保温盖和下保温筒,所述中保温筒设置于炉体与固定发热组件之间,所述上保温盖盖设于中保温筒上端,所述上保温筒连接于上保温盖与炉体顶端之间,所述下保温盖盖设于中保温筒底端,所述下保温筒支撑于下保温盖与炉体底端之间。
[0014]所述下保温筒的外壳与炉体底端之间设有预压支撑弹簧。
[0015]所述上保温筒的外壳与炉体顶端之间设有可更换的高度调整垫块。
[0016]所述中保温筒的外壳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炉体内壁上的支座固定连接。
[0017]所述支撑板和支座均上下间隔布置有两层。
[0018]所述固定发热组件与下保温盖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发热组件的托块。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采用分体式电极组件和分体式发热组件,将活动电极组件和活动发热组件装设在侧开门上,在侧开门开启时随侧开门同步运动,并避让物料进出于炉体内,在侧开门关闭后又与固定电极组件、固定发热组件组合成鼠笼式发热装置,从而实现了振荡真空热压炉的侧开结构,可在不增大振荡真空热压炉高度的前提下,增大炉内空间和体积,可用于大尺寸产品的烧结,有效控制了振荡真空热压炉应用于大尺寸产品烧结时的设备成本,突破了大尺寸高温陶瓷材料烧结领域的设备瓶颈。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的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侧开门关闭状态下分体式电极组件位置的剖视图。
[0024]图3是侧开门开启状态下分体式电极组件位置的剖视图。
[0025]图4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是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分体式电极组件;11、固定电极组件;12、活动电极组件;2、分体式发热组件;21、固定发热组件;211、托块;22、活动发热组件;3、炉体;31、支座;4、侧开门;5、保温组件;51、固定保温组件;511、上保温筒;5111、高度调整垫块;512、上保温盖;513、中保温筒;5131、支撑板;514、下保温盖;515、下保温筒;5151、预压支撑弹簧;52、活动保温组件;O、圆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包括分体式电极组件1和分体式发热组件2,分体式电极组件1包括固定电极组件11和活动电极组件12,分体式发热组件2包括固定发热组件21和活动发热组件22,振荡真空热压炉包括炉体3和装设于炉体3一侧面的侧开门4,固定发热组件21固定装设于炉体3内侧,固定电极组件11穿过炉体3与固定发热组件21连接,活动发热组件22固定装设于侧开门4上,活动电极组件12穿过侧开门4与活动发热组件22连接,活动电极组件12和活动发热组件22在侧开门4开启时随侧开门4同步运动,并避让物料进出于炉体3内。本专利技术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采用分体式电极组件1和分体式发热组件2,将活动电极组件12和活动发热组件22装设在侧开门4上,在侧开门4开启时随侧开门4同步运动,并避让物料进出于炉体3内,在侧开门4关闭后又与固定电极组件11、固定发热组件21组合成鼠笼式发热装置,从而实现了振荡真空热压炉的侧开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电极组件(1)和分体式发热组件(2),所述分体式电极组件(1)包括固定电极组件(11)和活动电极组件(12),所述分体式发热组件(2)包括固定发热组件(21)和活动发热组件(22),所述振荡热压炉包括炉体(3)和装设于炉体(3)一侧面的侧开门(4),所述固定发热组件(21)固定装设于炉体(3)内侧,所述固定电极组件(11)穿过炉体(3)与固定发热组件(21)连接,所述活动发热组件(22)固定装设于侧开门(4)上,所述活动电极组件(12)穿过侧开门(4)与活动发热组件(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电极组件(12)和活动发热组件(22)在侧开门(4)开启时随侧开门(4)同步运动,并避让物料进出于所述炉体(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电极组件(11)和活动电极组件(12)在侧开门(4)关闭时,均指向同一圆心(O)。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保温组件(5),所述保温组件(5)包括固定保温组件(51)和活动保温组件(52),所述固定保温组件(51)固定装设于炉体(3)内,所述活动保温组件(52)固定装设于侧开门(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荡热压炉的鼠笼式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保温组件(52)通过支架固定于侧开门(4)上,且布置于活动发热组件(22)与侧开门(4)之间,所述活动电极组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利文朱诗坤戴金宁盛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新融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