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79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发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其中,该发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有机层,该有机层包括发光层并夹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其中。该发光层包含发红光的客体材料和由多环芳烃化合物(其母体骨架具有4~7个环元数)构成的主体材料;并且包含由通式(1)表示的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电子传输层设置为邻接发光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发红光效率的提高,同时保持色纯度并获得寿命特性的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显示装置。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以及使用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谓的“有机EL器件”)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高效率的轻型平板型显示装置而引人注意。 构造这种显示装置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设置在由例如玻璃构成的透明基板上,并通过从基板侧开始顺序堆叠由ITO(氧化铟锡透明电极)构成的阳极、有机层和阴极而制得。有机层具有从阳极侧开始顺序堆叠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发光层以及另一个电子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的结构。在如此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层中再结合,并经由阳极从基板侧提取在这个再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光。 除具有前述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之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所谓的顶发光型(top emission type),其是通过从基板侧顺序堆叠阴极、有机层和阳极,以及通过进一步用透明材料组成位于上部的电极(作为阴极或阳极的上部电极),在基板的相对侧上从上部电极侧提取光来构造的。具体地,在通过将薄膜晶体管(TFT)设置在基板上而制备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考虑到要提高发光部分的孔径比,所谓的顶发光结构(顶发光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设置在其上形成有TFT的基板上)是有利的。 现在,在考虑到有机EL显示的实际实施的情况下,不仅需要通过加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开口来增强光提取,而且还需要增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于是,已经研究了用于发光效率目的的各种材料和层构造。 例如,就所关注的发红光的器件来说,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构造对于新的发红光的材料,将萘并萘(并四苯,naphthacene)衍生物(包括红荧烯衍生物)用作掺杂材料,来代替迄今已知的由DCJTB表示的吡喃衍生物。而且,将诸如Alq3的具有良好电子传输性能的材料用于与含有这种发红光的材料的发光层相邻的电子传输层(参见,例如,JP-A-2000-26334和JP-A-2003-55652)。
技术实现思路
在前述显示装置中,为了执行全色显示,对准并使用进行三原色(红,绿和蓝)发光的各种颜色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者组合并使用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滤色器或各种颜色的颜色转换层。其中,从发光的光提取效率的角度来看,使用进行各种颜色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构造是有利的。 然而,在使用前述萘并萘衍生物(红荧烯衍生物)的发红光的器件的发光过程中,电流效率约为6.7cd/A,并且发光颜色与橙光而不是红光有关。 此外,许多发红光的层主体(host)表现出很强的空穴传输性能。为此,即使在通过使用诸如前述Alq3的电子传输材料构成的电子传输层被设置为邻近发光层的构造中,空穴电子再结合区也会容易地超出发光层并扩展到电子传输层中。因此,导致发光层中的发光效率的降低。而且,在由于空穴电子再结合而在电子传输层中产生发光的情况下,发光的色纯度降低。此外,在易于通过激发而劣化的电子传输材料的情况下,当电子传输材料由于电子传输层中的空穴电子再结合而被激发时,会引起寿命特性的降低。 因此,期望提供具有高发光效率和色纯度以及满意的寿命特性的红光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使用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发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和有机层,该有机层包括发光层并夹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这种发光层包含发红光的客体(guest)材料和由多环芳烃化合物(其母体骨架具有4~7个环元数)构成的主体材料。此外,将含有由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电子传输层设置为与发光层邻接。 在通式(1)中,A1和A2每一个都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不超过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者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在通式(1)中,B表示具有不超过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arylene group)、可以具有取代或未取代基团的亚吡啶基(pyridinylene group)、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喹啉基(quinolinylenegroup)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芴基(fluorenylene group)。 在通式(1)中,Ar表示具有6~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如在稍后描述的实例中详细描述的,由于与使用电子传输材料的相关技术的器件相比载流子再结合区集中在发光层中,所以电流效率增加,并且寿命特性增强。此外,由于再结合区不扩展到其他层中,所以注意到可获得仅由发光层的发光所构成的满意的高纯度红光。 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具有对准并设置在基板上的具有前述构造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如前所述,由于构造了使用具有高亮度和色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发红光的器件的显示装置,所以可以通过使其与其他的发绿光的器件和发蓝光的器件进行组合来实现具有高颜色再现性的全色显示。 根据前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实现发红光的发光效率的提高,同时保持色纯度并获得寿命特性的增强。 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由一组发绿光的器件和发蓝光的器件与变为具有高色纯度和发光效率的前述发红光的装置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起构造像素来实现具有高颜色再现性的全色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截面图; 图2A和图2B是分别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路构造的一个实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必需部分的截面构造的一个实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密封构造的模块形状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示图; 图5是示出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的透视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示图,其中,图6A是从前侧观察的透视图;图6B是从后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摄像机的透视图;以及 图9A~图9G是示出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单元(例如,便携式手机)的示图,其中,图9A是处于打开状态的前视图;图9B是其侧视图;图9C是处于闭合状态的前视图;图9D是左视图;图9E是右视图;图9F是顶视图;屠户图9G是底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依次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使用其的显示装置,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是阳极13、有机层14和阴极15按顺序在基板12上的叠层。其中,有机层14是例如空穴注入层14a、空穴传输层14b、发光层14c和电子传输层14d从阳极13侧开始按顺序的叠层。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特性特征存在于发光层14c的构造和与其相接触设置的电子传输层14d的构造。假定具有这种叠层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被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有机层,包括发光层,并夹置在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发红光的客体材料和由母体骨架具有4~7个环元数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构成的主体材料;以及将包含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电子传输层设置为邻接所述发光层:***  通式(1)其中,A↑[1]和A↑[2]的每一个均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不超过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B表示具有不超过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具有取代或未取代基团的亚吡啶基、具有取代基的亚喹啉基或具有取代基的亚芴基;以及Ar表示具有6~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户江美子松波成行鬼岛靖典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