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轮组件及缆索索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927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索索鞍系统,特别是滑轮组件及缆索索鞍系统,其中滑轮组件包括中心轴和承力组件,中心轴上套设有若干凹槽轴套和若干凸槽轴套,凹槽轴套和凸槽轴套沿中心轴轴向依次设置,凸槽轴套上套设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与至少一侧相邻凹槽轴套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滑轮能够沿中心轴长度方向抵接相邻凹槽轴套,使得靠近承力组件的凹槽轴套或凸槽轴套抵接承力组件。本申请的一种滑轮组件,第一滑轮承受的侧向荷载不会施加至相邻的第一滑轮,使得本申请的一种滑轮组件在使用在索鞍上时,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索鞍上缀板受挤压、第一滑轮转动缓慢、第一滑轮与相邻缀板磨损严重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索鞍的施工安全。显著提高了索鞍的施工安全。显著提高了索鞍的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轮组件及缆索索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索索鞍系统,特别是一种滑轮组件及缆索索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缆索吊机系统在索塔上普遍安装有索鞍,索鞍上设置滑轮组,滑轮组包括若干索鞍轮,用于与主索相配合,相邻索鞍轮之间设置有缀板。
[0003]传统缆索吊机施工过程中受风荷载以及吊装物件移动过程中的摆动作用,各主索、起重索和牵引索存在一定倾角,导致索鞍轮存在较大的侧向力,传统索鞍轮受到各索侧向力作用下挤压相邻的缀板,形成沿索鞍轮轴向的侧向荷载,由于荷载累积作用,导致各个缀板及索鞍轮受力不均,位于最端部附近索鞍轮受到过大压力,导致其转动困难、且索鞍轮与缀板磨损严重,且端部缀板应力过大,施工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索鞍轮受到各索侧向力作用下挤压相邻的缀板,形成沿索鞍轮轴向的侧向荷载,由于荷载累积作用,导致最端部附近索鞍轮转动困难、且索鞍轮与缀板磨损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滑轮组件及缆索索鞍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滑轮组件,包括中心轴和承力组件,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若干凹槽轴套和若干凸槽轴套,所述凹槽轴套和所述凸槽轴套沿所述中心轴轴向依次设置,所述凸槽轴套上套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至少一侧相邻所述凹槽轴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滑轮能够沿所述中心轴长度方向抵接相邻所述凹槽轴套,使得靠近所述承力组件的所述凹槽轴套或凸槽轴套抵接所述承力组件。
[0007]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包括中心轴和承力组件,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若干凹槽轴套和若干凸槽轴套,所述凹槽轴套和所述凸槽轴套沿所述中心轴轴向依次设置,在工作时,当第一滑轮承受沿中心轴轴向的侧向荷载作用时,该侧向荷载向沿中心轴长度方向传递,由于第一滑轮至少一侧相邻所述凹槽轴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滑轮能够沿所述中心轴长度方向抵接相邻所述凹槽轴套,第一滑轮承受的侧向荷载由第一滑轮靠近中心位置侧向传递至凹槽轴套,凹槽轴套继续传递至相邻的凸槽轴套,通过以上过程将第一滑轮边沿轮槽所承受的侧向荷载转由靠近第一滑轮中心的轴向荷载,且轴向荷载后续传递至承力组件,而不会对相邻的第一滑轮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即上述第一滑轮承受的侧向荷载不会施加至相邻的第一滑轮,使得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在使用在索鞍上时,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索鞍上缀板受挤压、第一滑轮转动缓慢、第一滑轮与相邻缀板磨损严重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索鞍的施工安全。
[0008]具体地,所述凸槽轴套沿中心轴轴向的宽度大于第一滑轮沿中心轴轴向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一滑轮与至少一侧相邻所述凹槽轴套之间具有间隙。
[0009]优选地,最外端的所述凹槽轴套或凸槽轴套抵接所述承力组件。
[0010]优选地,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缀板,所述缀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滑轮之间,所述缀板上设置有第一槽孔,所述凹槽轴套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孔上,且所述凹槽轴套两端凸出所述第一槽孔。
[0011]由于所述第一滑轮能够沿所述中心轴长度方向抵接相邻所述凹槽轴套,且所述缀板上设置有第一槽孔,所述凹槽轴套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孔上,且所述凹槽轴套两端凸出所述第一槽孔,以此保证第一滑轮承受承重索的侧向荷载作用时,所述第一滑轮与相邻缀板之间具有间隙,该侧向荷载不会由所述第一滑轮传递至相邻缀板,从而有效地减小了缀板的受力,进而使得第一滑轮承受的侧向荷载不会施加至相邻的第一滑轮,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索鞍上缀板受挤压、第一滑轮转动缓慢、第一滑轮与相邻缀板磨损严重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索鞍的施工安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孔的一侧敞口设置。以方便所述凹槽轴套以及中心轴的安装。
[0013]所述承力组件包括端部挡板,所述端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加筋板,最靠近所述端部挡板的所述凹槽轴套或凸槽轴套抵接所述端部挡板。
[0014]优选地,所述承力组件包括端部挡板,所述端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加筋板,所述端部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轮的一侧设置有端轴套,最靠近端轴套的所述凹槽轴套或凸槽轴套抵接所述端轴套,所述端轴套能够抵接所述端部挡板。
[0015]通过在所述端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加筋板,来有效增加端部挡板沿所述中心轴长度方向的承载能力。
[0016]优选地,所述端轴套沿所述中心轴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环形延伸部,所述环形延伸部位于所述端部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滑轮的一侧,所述环形延伸部能够与所述端部挡板相抵接。
[0017]优选地,相邻所述凹槽轴套和凸槽轴套之间沿所述中心轴周向相对固定,最靠近所述端轴套的所述凹槽轴套或凸槽轴套和所述端轴套之间沿所述中心轴周向相对固定,所述端部挡板上设置有第二槽孔,所述端轴套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孔上,所述端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滑轮的一侧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端轴套相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中心轴轴向限位的抵挡部。以此限制所述中心轴沿其轴向移动。
[0019]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凸槽轴套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轴套油槽,所述中心轴内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的一端与所述轴套油槽相连通,所述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凸槽轴套外套设套筒,所述套筒外侧套设所述第一滑轮,所述套筒与至少一侧相邻所述凹槽轴套之间具有间隙。
[0021]具体地,所述中心轴内设置有相连通的轴向油槽和径向油槽,所述轴套油槽与至少一个所述径向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轴向油槽相连通。
[0022]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缆索索鞍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如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所述第一滑轮用于与索绳相配合。
[0023]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缆索索鞍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中心轴和承力组件,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若干凹槽轴套和若干凸槽轴套,所述凹槽轴套和所述凸槽轴套沿所述中心轴轴向依次设置,在工作时,所述第一
滑轮与索绳相配合,第一滑轮会承受索绳的侧向荷载作用,该侧向荷载向沿中心轴长度方向传递,由于第一滑轮至少一侧相邻所述凹槽轴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滑轮能够沿所述中心轴长度方向抵接相邻所述凹槽轴套,第一滑轮承受的侧向荷载由第一滑轮靠近中心位置侧向传递至凹槽轴套,凹槽轴套继续传递至相邻的凸槽轴套,通过以上过程将第一滑轮边沿轮槽所承受的侧向荷载转由靠近第一滑轮中心的轴向荷载,且轴向荷载后续传递至承力组件,而不会对相邻的第一滑轮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即上述第一滑轮承受的侧向荷载不会施加至相邻的第一滑轮,使得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缆索索鞍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索鞍上缀板受挤压、第一滑轮转动缓慢、第一滑轮与相邻缀板磨损严重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索鞍的施工安全。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包括中心轴和承力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216)和承力组件,所述中心轴(216)上套设有若干凹槽轴套(212)和若干凸槽轴套(211),所述凹槽轴套(212)和所述凸槽轴套(211)沿所述中心轴(216)轴向依次设置,所述凸槽轴套(211)上套设有第一滑轮(215),所述第一滑轮(215)与至少一侧相邻所述凹槽轴套(21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滑轮(215)能够沿所述中心轴(216)长度方向抵接相邻所述凹槽轴套(212),使得靠近所述承力组件的所述凹槽轴套(212)或凸槽轴套(211)抵接所述承力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最外端的所述凹槽轴套(212)或凸槽轴套(211)抵接所述承力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210),所述支座(2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缀板(218),所述缀板(218)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滑轮(215)之间,所述缀板(218)上设置有第一槽孔(223),所述凹槽轴套(212)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孔(223)上,且所述凹槽轴套(212)两端凸出所述第一槽孔(2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223)的一侧敞口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组件包括端部挡板(224),所述端部挡板(224)远离所述第一滑轮(215)的一侧设置有加筋板(219),所述端部挡板(224)靠近所述第一滑轮(215)的一侧设置有端轴套(213),最靠近端轴套(213)的所述凹槽轴套(212)或凸槽轴套(211)抵接所述端轴套(213),所述端轴套(213)能够抵接所述端部挡板(22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轴套(213)沿所述中心轴(216)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燕杜海龙韩玉罗小斌高丰郑健吕中玉林广泰王楚杰周广铭朱宗裕宁显东李世俭张程唐睿楷曹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