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涡流选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68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选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平涡流选粉机,包括选粉腔,其内部设置导风结构,导风结构中部放置转子结构;选粉腔上部设置喂料结构,下部设置有粗颗粒出料管和细颗粒出料管,细颗粒出料管连通负压风机以使选粉腔内形成负压;转子结构,包括转子主体,转子主体内部设置转子叶片,转子叶片用于将进入转子主体内部的粗颗粒物料抛撒至转子主体外部;细颗粒出料管用于排出转子主体内的细颗粒物料,粗颗粒出料管用于承接排出粗颗粒物料;驱动结构与转子主体连接配合并带动转子主体同步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涡流进行打散,减少了对转子结构和气流管道的磨损,进而在保障分选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选粉机的有效使用寿命。高了选粉机的有效使用寿命。高了选粉机的有效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涡流选粉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粉机
,具体涉及水平涡流选粉机。

技术介绍

[0002]选粉机广泛应用于建材、食品、医疗、冶金、化工等领域内的粉体分选,由多个叶片构成的笼型转子为其核心部件,通过风机在选粉室内形成负压,空气由进风口进入选粉机后在高速笼型转子带动下形成旋转气流,从进料口进入选粉室的细颗粒所受气流曳力大于离心力,从而穿过转子叶片向转子中心运动,利用风机的吸力将细颗粒落入细粉收集器,粗颗粒所受离心力较大而向外侧边壁运动,重力作用下沿边壁落入粗粉收集器,实现粗、细颗粒的分离。
[0003]现有的选粉机在进行分选过程中,其转子结构对粗细物料的分选影响明显,由于转子结构影响选粉机内部的气体流速,使得物料中的粗细粉料分离效果受到影响;带粉料的气流与转子结构和气流管道结构发生摩擦还会导致结构的磨损,降低转子结构和气流管道的使用寿命。
[0004]可见现有的选粉机结构还存在亟待改进的空间,需要对选粉机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内部气流的约束,并减少转子结构和气流管道的损耗,延长选粉机的使用寿命。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至少为克服其中一种上述内容提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水平涡流选粉机,对转子结构进行优化改进,通过气流进行粗细粉料分选,同时还对转子结构内的气流进行约束,减少气流与转子结构和气流管道的撞击摩擦,保护选粉机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选粉机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水平涡流选粉机,包括:
[0008]选粉腔,其内部设置有用以形成涡流的导风结构,导风结构中部形成用于放置转子结构的回转空间;选粉腔上部设置有用于物料进入的喂料结构,下部设置有粗颗粒出料管和细颗粒出料管,所述的细颗粒出料管连通负压风机以使选粉腔内形成负压;
[0009]转子结构,包括设置于回转空间内笼形的转子主体,转子主体内部设置有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转子叶片,转子叶片用于将进入转子主体内部的粗颗粒物料抛撒至转子主体外部;所述的细颗粒出料管位于转子主体的下方并用于排出转子主体内的细颗粒物料,所述的粗颗粒出料管位于转子主体的外侧并用于承接排出粗颗粒物料;
[0010]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驱动轴与转子主体连接配合并带动转子主体同步转动。
[0011]上述公开的选粉机,通过喂料结构将粗细混合的物料引入选粉腔,在负压的选粉腔内细颗粒物料率先被吸入转子主体内部,细颗粒物料同时受到气流的作用力和一定的离心力,但气流作用力大于离心力的作用,导致细颗粒物料随气流进入细颗粒出料管成为成
品;部分进入转子主体内部的粗颗粒物料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流作用力,从高速旋转的转子主体内被抛撒出并下落进入粗颗粒出料管;而大部分的粗颗粒物料在进入选粉腔时便直接下落进入到粗颗粒出料管。如此实现了粗细物料的分离处理。
[001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提高对驱动轴的保护,减少驱动轴被气流中携带的物料磨损,对气流进行约束以减少驱动轴受到的损耗,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转子主体内设置有涡流打散结构,涡流打散结构用于使转子主体内的气流由涡流气流转变为竖直向下的气流并进入细颗粒出料管。采用如此方案时,原本转子主体内的气流为涡流,其在转子主体内横向流动摩擦并对驱动轴造成一定的磨损;在对涡流进行打散后,转子主体内的气流为竖直向下进入细颗粒出料管的流体,且流速得到一定的降低,进而减少了对驱动轴的损坏。
[0013]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负压气流的作用力对粗细物料进行分离,将细颗粒物料从中分离出并输送作为成品,具体的分离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转子主体与回转空间之间留有选粉间隙,且转子主体上部设置有同步旋转的撒料盘,由喂料结构进入的物料落在撒料盘并被离心甩向四周后脱离撒料盘。采用如此方案时,从撒料盘甩出的物料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离心力和气流作用力,粗细颗粒物料受到二者的力不同,其中细颗粒物料受到的气流的作用力更为明显,粗颗粒物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实现二者的快速分离。
[0014]再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撒料盘的盘面被构造为下凹曲面,撒料盘向下凹陷使得在转动过程中物料的运动距离更长,使得物料在撒料盘内分散更均匀,可获得更大的抛撒初速度,进入分离间隙后的离心力更大,或发生碰撞时的碰撞力度大,达到更好的初步分离效果。
[0015]进一步的,在对细颗粒物料输送的过程中,细颗粒物料随气流流动并从转子主体内经过后到达细颗粒出料管,为了减少细颗粒物料对转子主体下部的粘连甚至阻塞,保持转子主体的运转顺畅性,此处对转子主体与细颗粒出料管的配合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密封性:所述的转子主体的下部与细颗粒出料管间隙配合且在配合处设置密封槽结构和密封环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转子主体与细颗粒出料管保持连通,同时能避免细颗粒物料进入转子主体与细颗粒出料管之间,进而避免阻塞。
[0016]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粗细物料的分离,可对粗细物料的下落过程进行限制,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选粉腔内设置有挡料结构,挡料结构用于阻挡从撒料盘甩出的物料并使物料下落进入选粉间隙。采用如此方案时,挡料结构可限制物料被抛撒甩出的距离,使物料顺利下落进入选粉间隙内;由于挡料结构的存在,被抛撒甩出后的物料撞击后被打散,从而使物料初步分散,有利于后续的粗细物料分离。
[001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设置选粉腔结构时,考虑到物料下落的距离越长,分离的效果越好,故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选粉腔形成于选粉壳体内,选粉壳体的上部连接有用于容纳撒料盘和挡料结构的转接结构,所述的转接结构内形成有转接空间,撒料盘与挡料结构均位于挡料空间内。采用如此方案时,转接结构内未形成涡流,仅通过撒料盘的转动对物料进行离心处理,如此便于从喂料结构进入的物料顺利落入到撒料盘。
[001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挡料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例如在一些方案中可采
用斜面进行挡料,在一些方案中可采用锥面凸起或球面凸起进行挡料,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挡料结构包括挡料衬板,挡料衬板在撒料盘的外侧环绕并首尾相接以围成圆筒形。采用如此方案时,圆筒性的挡料衬板几乎与物料垂直发生碰撞,可起到更好的打散效果,同时也便于物料下落,以减少物料在挡料衬板上的残留。
[0019]进一步的,从上部向下进行转子主体的驱动,具体可采用的方案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转接结构上方设置有顶部安装壳,所述的驱动结构设置于顶部安装壳上。采用如此方案时,驱动电机可固定安装在顶部安装壳上,驱动轴向下延伸进入到选粉腔内,并带动转子主体转动。
[0020]进一步的,为了减少驱动轴在运转过程中受到的磨损,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驱动轴与转子主体的配合部分设置有耐磨表层。采用如此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平涡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选粉腔(101),其内部设置有用以形成涡流的导风结构(10),导风结构(10)中部形成用于放置转子结构的回转空间;选粉腔(101)上部设置有用于物料进入的喂料结构(4),下部设置有粗颗粒出料管(13)和细颗粒出料管(14),所述的细颗粒出料管(14)连通负压风机以使选粉腔(101)内形成负压;转子结构,包括设置于回转空间内笼形的转子主体(8),转子主体(8)的高径比为0.7~1,转子主体(8)内部设置有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转子叶片,转子叶片用于将进入转子主体(8)内部的粗颗粒物料抛撒至转子主体(8)外部;所述的细颗粒出料管(14)位于转子主体(8)的下方并用于排出转子主体(8)内的细颗粒物料,所述的粗颗粒出料管(13)位于转子主体(8)的外侧并用于承接排出粗颗粒物料;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1)和驱动轴(12),所述的驱动轴(12)由驱动电机(11)驱动旋转,驱动轴(12)与转子主体(8)连接配合并带动转子主体(8)同步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涡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主体(8)内设置有涡流打散结构(9),涡流打散结构(9)用于使转子主体(8)内的气流由涡流气流转变为竖直向下的气流并进入细颗粒出料管(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涡流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主体(8)与回转空间之间留有选粉间隙(5),且转子主体(8)上部设置有同步旋转的撒料盘(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民魏勇丁亚卓徐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