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分级设备和调色剂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16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调色剂分级设备和调色剂生产方法。调色剂分级设备包括分级转子,其中分级转子具有从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方向向分级转子的外周方向延伸的叶片A和长度长于叶片A的长度的叶片B,叶片A和叶片B以满足预定关系的方式布置。调色剂生产方法包括通过使用调色剂分级设备对待分级颗粒执行分级处理的分级步骤。分级颗粒执行分级处理的分级步骤。分级颗粒执行分级处理的分级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分级设备和调色剂生产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在电子照相系统、静电记录系统和调色剂喷出系统中使用的调色剂分级设备,并且涉及调色剂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色电子照相复印机已经广泛普及,并且也已经开始用于商业打印市场。商业打印市场需要高速度、高图像品质和高生产率,同时适应广泛的介质(纸类型)。关于调色剂,可以通过显影性能和转印性能的稳定化来追求提高的图像品质,所述显影性能和转印性能的稳定化尤其基于由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尖锐的调色剂提供的充电性能的稳定。
[0003]熔融捏合/粉碎方法是已知的常用调色剂生产方法之一。使用熔融捏合/粉碎方法的调色剂颗粒生产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将例如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脱模剂等的调色剂原料熔融捏合,然后冷却和固化,然后使用粉碎装置使捏合物微细化以获得调色剂颗粒。必要时,随后例如分级成期望的粒度分布,通过使用热处理的调色剂颗粒球形化来调节圆形度,并添加诸如无机细颗粒等的流化剂来生产调色剂。
[0004]多种粉碎设备用作捏合粉碎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11

237816号公报中的机械粉碎设备是设置有壳体的机械粉碎设备,该壳体具有用于待粉碎材料的入口和出口。在该壳体内设置有:转子,其支撑在中心旋转轴上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具有多个凸部和凹部;固定元件,其以与转子的外周表面相距规定间隙的方式布置在该转子的外侧并且在内周表面上具有多个凸部和凹部。当待粉碎材料被空气流从入口向出口携带并通过转子和固定元件彼此面对的处理空间时,待粉碎材料通过与转子或固定元件的凸部或凹部冲击而被粉碎。
[0005]此外,在粉碎步骤期间产生的并且直径过小的颗粒通过粉碎设备在由粉碎提供的粉碎材料中混合至期望的粒径。当存在于调色剂中时,这些直径过小颗粒对电子照相处理造成例如雾化等的问题,并且由于该问题,通常通过分级处理去除直径过小颗粒。
[0006]例如,以下是已知的具有使用分级设备的分级处理的调色剂生产方法:日本特开2001

201890号公报中说明的使用采用附壁效应(Coanda effect)的空气流分级设备的调色剂生产方法,以及日本特开2008

26457号公报中说明的使用离心式风力分级机的调色剂生产方法。
[0007]当使用离心式风力分级机时,通过从分级转子的外周侧导向内侧的空气流,将包括待分级的颗粒并来源于调色剂原料捏合的粉碎材料从入口输送到分级转子的外周附近。由于分级转子的旋转,离心力施加在分级转子的外周处。作用在待分级颗粒上的离心力是导向分级转子外侧的力,并且与颗粒重量成比例,因此,作用在待分级颗粒中的直径过小颗粒上的离心力小于由从分级转子的外周侧导向内侧的空气流施加的拖曳力(drag force)。因此,分级以如下方式进行:直径过小颗粒通过分级转子的叶片之间的通道从待分级的颗粒中去除,并通过与分级转子的内侧连通的用于回收直径过小颗粒的装置进行回收,从而获得分级材料,并且使用布置在分级转子外侧的分级材料回收装置回收已经被由此去除了直径过小颗粒的分级材料。
[0008]日本特开2010

160374号公报也提出了一种调色剂生产方法,其使用具有多个叶片的分级装置,所述多个叶片在同一圆周上以特定的插入间隙排列,并且每个叶片相对于连接分级转子中心和该叶片前端的直线形成角度θ。该生产方法中使用的分级装置通过将从快速旋转的分级转子的外侧进入叶片之间的空气分成在旋转中心方向上的分量和排出到分级转子外侧的分量来引起涡流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如上所述,分级处理通过调节作用在待分级颗粒上的拖曳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来进行。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不应作为直径过小颗粒被吸入的颗粒也最终被错误地吸走和去除;这是由于以下因素而发生的:诸如在分级设备中的空气流中发生湍流、在待分级颗粒之间发生聚集、当待分级颗粒接近分级转子时发生速度变化、以及在分级转子的叶片之间发生涡流。当待分级颗粒的平均粒径接近作为应当通过分级步骤去除的颗粒的直径过小颗粒的粒径时,由于错误吸出而导致的去除比率变大,结果是,当追求较小的调色剂粒径时,观察到分级步骤的产出率降低。
[0010]可以认为,在日本特开2010

160374号公报中说明的调色剂生产方法中产生的涡流是通过沿着叶片的构造产生的。与布置在上述径向直线上的分级转子相比,当存在角度θ时,在分级转子的外侧产生更多的涡流,结果,待分级颗粒的错误吸出比率较小,并且观察到改善的产出率。然而,当形成的角度θ变得过大时,分级转子内侧的叶片之间的间隔变得过小,因此,已经确定直径过小颗粒变得难以在叶片之间通过,因此,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存在不能充分去除直径过小颗粒以及压力损失增大的情况。
[0011]如上所述,调色剂需要较小的粒径以提高图像品质。最终获得的调色剂的粒径的主要因素是在调色剂原料的混合物已经被熔融捏合之后通过粉碎步骤产生的粉碎材料的粒径。由此,为了减小调色剂的粒径,必须减小粉碎材料的粒径。分级步骤是去除直径过小颗粒的步骤,直径过小颗粒可能是电子照相处理的问题因素。然而,当调色剂粒径减小时,粉碎材料的平均粒径变得接近作为要通过分级步骤去除的颗粒的直径过小颗粒的粒径。结果,由于伴随着去除了具有适合调色剂的直径而不应被去除的颗粒(部分地作为直径过小颗粒)而导致产生了产出率降低的问题。
[0012]此外,当通过使用离心式空气分级机进行分级时,为了防止捕获不应被去除的待分级颗粒,可以想到使用诸如增加分级转子的叶片个数或增加相对于连接分级转子中心和每个叶片的前端的直线所形成的角度θ的装置。然而,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是分级转子的压力损失增大,从而增大了鼓风机的负载。
[0013]本公开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了抑制分级转子的压力损失并且即使在生产具有小粒径的调色剂的情况下也显示出优异的产出率的调色剂分级设备和调色剂生产方法。
[0014]本公开涉及一种调色剂分级设备,包括:
[0015]分级转子,其中:
[0016]所述分级转子包括从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方向向所述分级转子的外周方向延伸的多个叶片,
[0017]所述多个叶片布置成具有在所述叶片之间建立的规定间隙;
[0018]所述间隙形成面向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区域的开口;
[0019]所述多个叶片包括由叶片A构成的第一叶片组和由叶片B构成的第二叶片组,所述叶片B的长度比所述叶片A的长度长,
[0020]所述叶片A的长度彼此实质相同,并且所述叶片A以在所述分级转子旋转期间遵循彼此实质相同的路径的方式间隔地布置,
[0021]所述叶片B的长度彼此实质相同,并且所述叶片B以在所述分级转子旋转期间遵循彼此实质相同的路径的方式间隔地布置,
[0022]布置在两个相邻叶片B之间的所述叶片A的个数为1至3,
[0023]所述叶片B具有第一弯折部,
[0024]所述叶片A和所述叶片B布置成与叶片的靠近所述分级转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色剂分级设备,包括分级转子,其中:所述分级转子包括从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方向向所述分级转子的外周方向延伸的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布置成具有在所述叶片之间建立的规定间隙;所述间隙形成面向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区域的开口;所述多个叶片包括由叶片A构成的第一叶片组和由叶片B构成的第二叶片组,所述叶片B的长度比所述叶片A的长度长,所述叶片A的长度彼此实质相同,并且所述叶片A以在所述分级转子旋转期间遵循彼此实质相同的路径的方式间隔地布置,所述叶片B的长度彼此实质相同,并且所述叶片B以在所述分级转子旋转期间遵循彼此实质相同的路径的方式间隔地布置,布置在两个相邻叶片B之间的所述叶片A的个数为1至3,所述叶片B具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叶片A和所述叶片B布置成与叶片的靠近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的部分相比,所述叶片的远离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在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方向,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叶片A的外周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叶片B的外周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彼此实质相等,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叶片A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叶片B的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彼此实质相等,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叶片A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叶片B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在沿垂直于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切断所述分级转子时获得的截面中,i)由连接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和所述叶片A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的直线与所述叶片A上的比所述叶片A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靠近所述外周侧的部分形成的角度θ1为40
°
至65
°
,角度θ1的单位为
°
,ii)由连接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和所述叶片B的第一弯折部的直线与所述叶片B上的比所述叶片B的第一弯折部靠近所述外周侧的部分形成的角度θ3实质等于角度θ1,角度θ3的单位为
°
,iii)由连接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和所述叶片B的第一弯折部的直线与连接所述叶片B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和所述叶片B的第一弯折部的直线形成的角度θ2满足0
°
≤θ2≤θ3
×
1/2,角度θ2的单位为
°
,iv)当所述分级转子的半径由R代表并且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和所述叶片B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由L1代表时,R和L1满足0.35≤L1/R≤0.65,并且v)当所述分级转子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叶片B的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由L2代表时,R、L1和L2满足0.35≤(L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大辅田村顺一若山兰加藤克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