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56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组、折弯具、第二气缸组、挤压组件和成型座,所述折弯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组的输出端处,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组带动所述折弯具对电芯极耳折弯操作,所述挤压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组的输出端处,通过第二气缸组带动挤压组件对电芯极耳挤压操作,所述成型座用于对电芯极耳支撑使用。通过第一气缸组带动折弯具升降,在成型座处对电芯极耳进行折弯操作,且通过第一气缸组控制折弯具的施加的力,使得折弯具更加充分便捷进行对电芯极耳折弯操作,通过第二气缸组带动挤压组件升降,在成型座处对电芯极耳进行挤压成型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操作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包电芯极耳
,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极耳是软包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一种组件。电池分为正极和负极,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在极耳加工过程中,需进行折弯挤压成型操作。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93218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极耳折弯装置,通过将折弯板定位放置在夹具上,用力压折弯板便将极群两个侧边的负极板极耳折弯达到所需角度。在此操作过程中,未能实现自动化折弯挤压操作,且对挤压的力度不能进行把控,因此在对极耳折弯挤压的同时,需对挤压的力度调节,避免因挤压力过大造成对极耳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易解决未实现自动折弯挤压操作,且不能对挤压的力度调节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组、折弯具、第二气缸组、挤压组件和成型座,其中,
[0006]所述折弯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组的输出端处,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组带动所述折弯具对电芯极耳折弯操作;
[0007]所述第二气缸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组的侧面;
[0008]所述挤压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组的输出端处,通过第二气缸组带动挤压组件对电芯极耳挤压操作;
[0009]所述成型座用于支撑电芯极耳使用。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挤压块、第二挤压块和弹簧,
[0011]所述第一挤压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组的输出端处;
[0012]所述第二挤压块对应所述成型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块的下方;
[0013]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固定连接。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弧形凸块,
[0015]所述成型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弧形凸块对应所述凹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下端一侧。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安装片,
[0017]所述安装片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的两端设置。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螺栓组件,
[0019]所述螺栓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安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
挤压块内,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将所述安装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挤压块上。
[00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螺栓组件还包括第二螺栓,
[0021]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移动槽,且所述移动槽两端开口,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安装片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移动槽内,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槽的内侧滑动连接。
[002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螺栓组件还包括第三螺栓,
[0023]所述安装片的侧面且对应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一端侧面贯穿设置有移动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移动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挤压块内,所述第三螺栓的端头与所述安装片的侧面滑动连接。
[002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折弯具的一侧对应所述成型座的侧面设置有折弯斜面。
[002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气管接头,
[0026]所述气管接头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的一侧。
[002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螺丝,
[0028]所述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通过所述固定螺丝固定连接。
[0029]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通过设置第一气缸组、折弯具、第二气缸组和挤压组件,通过第一气缸组带动折弯具升降,在成型座处对电芯极耳进行折弯操作,且通过第一气缸组控制折弯具的施加的力,使得折弯具更加充分便捷进行对电芯极耳折弯操作,且在折弯的同时,通过第二气缸组带动挤压组件升降,在成型座处对电芯极耳进行挤压成型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且对施加的力进行把控操作。
[0031](2)设置弹簧、安装片和螺栓组件,当第二气缸组带动挤压组件升降,使得第二挤压块作用到在成型座上的电芯极耳,因弹簧具有弹性空间,使得第一挤压块可相对第二挤压块进行升降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因安装片和螺栓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使得挤压更稳定,且挤压效果更加。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的立体图;
[003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的折弯结构的立体图;
[0035]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的侧视图;
[0036]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的挤压组件的立体图;
[0037]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的挤压组件(带有安装片和螺栓组件)的立体图;
[0038]图6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9]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的电芯极耳放置侧视图。
[0040]图中,第一气缸组1、折弯具2、折弯斜面21、第二气缸组3、挤压组件4、第一挤压块41、第二挤压块42、移动槽420、弹簧43、弧形凸块44、成型座5、凹槽50、安装片6、移动孔60、螺栓组件7、第一螺栓71、第二螺栓72、第三螺栓73、气管接头8、固定螺丝9。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如图1~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组1、折弯具2、第二气缸组3、挤压组件4和成型座5。
[0043]折弯具2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组1的输出端处,通过第一气缸组1带动折弯具2对电芯极耳折弯操作,折弯具2的一侧对应成型座5的侧面设置有折弯斜面21,第二气缸组3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组1的侧面,且第二气缸组3高于第一气缸组1,挤压组件4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组3的输出端处,通过第二气缸组3带动挤压组件4对电芯极耳挤压操作,成型座5用于支撑电芯极耳使用,通过第一气缸组1带动折弯具2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组(1)、折弯具(2)、第二气缸组(3)、挤压组件(4)和成型座(5),其中,所述折弯具(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组(1)的输出端处,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组(1)带动所述折弯具(2)对电芯极耳折弯操作;所述第二气缸组(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组(1)的侧面;所述挤压组件(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组(3)的输出端处,通过第二气缸组(3)带动挤压组件(4)对电芯极耳挤压操作;所述成型座(5)用于支撑电芯极耳使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4)包括第一挤压块(41)、第二挤压块(42)和弹簧(43),所述第一挤压块(41)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组(3)的输出端处;所述第二挤压块(42)对应所述成型座(5)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块(41)的下方;所述弹簧(43)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块(41)和第二挤压块(42)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挤压块(41)和第二挤压块(42)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4)还包括弧形凸块(44),所述成型座(5)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50),所述弧形凸块(44)对应所述凹槽(5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挤压块(42)的下端一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片(6),所述安装片(6)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挤压块(41)和第二挤压块(42)的两端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吉佩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