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80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冷却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包括上板、流道板和平板,所述上板靠近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开设有冷却腔,所述流道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平板密封固定在所述上板和所述流道板的中间,所述平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冷却腔和所述进液腔的射流孔以及连通所述冷却腔和所述出液腔的回流孔,所述回流孔的形状和位置与所述出液腔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本技术通过在上板和流道板之间设置平板,并在平板上开设多个射流孔以及与出液腔的形状与位置相对应的回流孔,不仅可以实现冷却介质的快速排出,还不会影响射流孔的开设位置和开设数量,从而保障了本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冷却,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池包电量和能量密度的逐步提升,新能源电池包在各种充放电工况下的温度越来越难控制,不仅会导致电芯的一致性变差,还会导致电池包的温差越来越大,造成电芯寿命的衰减。

2、专利公开号为cn109637987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浸没式射流微喷直接液冷散热装置,有效提高对芯片的散热面积,降低芯片温度并提升芯片温度的均匀性。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对发热电子器件进行冷却,其在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了与进口管和出口管相连通的喷嘴和抽液孔,利用喷嘴形成高速射流对发热电子器件的表面进行冷却,但是,抽液孔同样采用圆孔状结构,不仅存在排液效率相对较差的问题,还需要将其开设多个,降低了喷嘴的数量及辐射面积,影响了散热装置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能够实现冷却介质的快速排出,保障本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包括上板、流道板和平板,其中,

3、所述上板和所述流道板相对设置,所述上板靠近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开设有冷却腔,所述流道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上板远离所述流道板的一侧用于与电芯相抵贴;

4、所述平板密封固定在所述上板和所述流道板的中间,所述平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冷却腔和所述进液腔的射流孔以及连通所述冷却腔和所述出液腔的回流孔,所述回流孔的形状和位置与所述出液腔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出液腔包括环绕腔,所述环绕腔位于所述流道板的外围。

6、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流道板上贯穿固定有两个出液管,且两个所述出液管分别与所述环绕腔的两端相连通。

7、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液腔还包括中间腔,所述中间腔位于所述流道板的中间,且其一端与所述环绕腔相连通。

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进液腔包括统配段和多个分支段,多个所述分支段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分支段的一端与所述统配段相连通。

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流道板上贯穿固定有进液管,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统配段相连通。

1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液腔还包括汇流段,所述汇流段位于所述分支段远离所述统配段的一端,并与多个所述分支段相连通。

11、更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所述分支段与所述冷却腔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所述射流孔。

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射流孔内固定设置有变向头,用于改变所述射流孔内冷却介质的射流方向。

1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变向头包括球形筒和锥筒,其中,

14、所述球形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射流孔内,其为外侧呈球形的筒状结构;

15、所述锥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球形筒上,并与之相连通。

16、本技术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在上板和流道板之间设置平板,并在平板上开设多个射流孔以及与出液腔的形状与位置相对应的回流孔,不仅可以实现冷却介质的快速排出,还不会影响射流孔的开设位置和开设数量,从而保障了本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

18、(2)通过将出液腔设置在平板的外围位置和中间位置,可以避开上板的高热区域,通过设置变向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工况,调节冷却介质的射流方向,以针对高热区域进行冷却,从而提升了本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和冷却均匀性;

19、(3)通过将进液腔设置为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分支段以及与分支段远离统配段一端相连通的汇流段,可以消除进液腔内冷却介质的冷却盲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流道板(2)和平板(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202)包括环绕腔(2021),所述环绕腔(2021)位于所述流道板(2)的外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2)上贯穿固定有两个出液管(22),且两个所述出液管(22)分别与所述环绕腔(2021)的两端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202)还包括中间腔(2022),所述中间腔(2022)位于所述流道板(2)的中间,且其一端与所述环绕腔(2021)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201)包括统配段(2011)和多个分支段(2012),多个所述分支段(2012)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分支段(2012)的一端与所述统配段(2011)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2)上贯穿固定有进液管(21),且所述进液管(21)与所述统配段(2011)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201)还包括汇流段(2013),所述汇流段(2013)位于所述分支段(2012)远离所述统配段(2011)的一端,并与多个所述分支段(2012)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支段(2012)与所述冷却腔(101)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所述射流孔(30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孔(301)内固定设置有变向头(31),用于改变所述射流孔(301)内冷却介质的射流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头(31)包括球形筒(311)和锥筒(312),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流道板(2)和平板(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202)包括环绕腔(2021),所述环绕腔(2021)位于所述流道板(2)的外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2)上贯穿固定有两个出液管(22),且两个所述出液管(22)分别与所述环绕腔(2021)的两端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202)还包括中间腔(2022),所述中间腔(2022)位于所述流道板(2)的中间,且其一端与所述环绕腔(2021)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201)包括统配段(2011)和多个分支段(2012),多个所述分支段(2012)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分支段(2012)的一端与所述统配段(2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超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