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54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涉及结晶技术领域。包括蒸汽运输管,所述蒸汽运输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加热外壳,所述加热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盖,所述密封顶盖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溢流管,所述蒸汽溢流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流动泵,所述蒸汽流动泵的一端连通至蒸汽运输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蒸汽溢流管的设置,使得通过上方流过结晶管的蒸汽能够再次从结晶管的下方流入,使得结晶管中原料反复吸收蒸汽中的热量,使得蒸汽中的热被较为彻底的利用,防止浪费,同时通过蒸汽流动泵的设置,使得蒸汽能够在结晶管中从下向上的流动,增大蒸汽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导水斜坡的设置,使得蒸汽凝结的水都被导入回水管中。管中。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结晶
,具体为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DTB型蒸发结晶器简称遮导式结晶器,是一种高效率的结晶设备。这种类型的结晶器能生产较大的颗粒,生产强度较高,器内不易结疤。它已成为连续结晶器的主要形式之一,可用于真空冷却法、蒸发法,直接接触冷冻法及反应法的结晶操作。操作时主要控制结晶取出速率,晶种加入速率及搅拌转速等相互平衡关系。
[0003]DTB型结晶器的中部有一导流筒,在四周有一圆筒形挡板。在导流筒内接近下端设置有螺旋桨以较低的转速旋转。悬浮液在螺旋桨的推动下,在筒内上升至液体表层,然后转向下方,如此循环不已,形成接近良好混合的条件,将结晶器分隔为晶体生长区和澄清区,并通过注入蒸汽加热促进结晶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用于加热的蒸汽在经过结晶管后一般被直接冷凝回收,使得蒸汽中大量的热不能被合理利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包括包括循环供热系统,所述循环供热系统包括蒸汽锅炉,所述蒸汽锅炉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蒸汽运输管,所述蒸汽运输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结晶管,所述结晶管包括加热外壳,所述加热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盖,所述密封顶盖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溢流管,所述蒸汽溢流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流动泵,所述蒸汽流动泵的一端连通至蒸汽运输管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蒸汽运输管包括升降管,所述升降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栅,所述透气栅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顶端支撑板,所述透气栅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汽曲管。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管的内侧底端放置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和顶端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导水内斜坡,所述加热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顶端放置有盛物管。
[0009]优选的,所述盛物管包括放置环,所述放置环的顶端开设有导水外斜坡,所述放置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壳。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搅动电机,所述搅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动扇叶,所述管体的内侧放置有搅动棒,所述搅动棒和搅动扇叶相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通至蒸汽锅炉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通过蒸汽溢流管的设置,使得通过上方流过结晶管的蒸汽能够再次从结晶管的下方流入,使得结晶管中原料反复吸收蒸汽中的热量,使得蒸汽中的热被较为彻底的利用,防止浪费,同时通过蒸汽流动泵的设置,使得蒸汽能够在结晶管中从下向上的流动,增大蒸汽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导水斜坡的设置,使得蒸汽凝结的水都被导入回水管中,防止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并通过密封球和弹簧控制加热外壳中蒸汽的补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等轴侧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供热系统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蒸汽管道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结晶筒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盛物管结构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加热壳体剖面图。
[0020]图中:1、循环供热系统;101、蒸汽流动泵;102、回水管;103、蒸汽锅炉;104、蒸汽运输管;141、供汽曲管;142、顶端支撑板;143、弹簧;144、升降管;145、密封球;146、透气栅;105、蒸汽溢流管;2、结晶管;201、密封顶盖;202、盛物管;221、搅动棒;222、管体;223、搅动电机;224、支撑底壳;225、搅动扇叶;226、导水外斜坡;203、支脚;204、加热外壳;241、壳体;242、导水内斜坡;243、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4]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5]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6]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包括循环供热系统1,循环供热系统1包括蒸汽锅炉103,该蒸汽锅炉103和供水系统相连通,使得蒸汽锅炉103可以将水加热成蒸汽。蒸汽锅炉10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蒸汽运输管104,蒸汽运输管10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结晶管2,结晶
管2包括加热外壳204,高温蒸汽被送入加热外壳204中,从而将结晶管2内部加热。加热外壳2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盖201,密封顶盖20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溢流管105,通过结晶管2的蒸汽自然通过蒸汽溢流管105流出。蒸汽溢流管10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流动泵101,蒸汽流动泵101的一端连通至蒸汽运输管104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该蒸汽流动泵101位于加热外壳204的靠下位置,使得通过蒸汽溢流管105流出的高温蒸汽能够再度流入加热外壳204中,对结晶管2内部进行再次加热。加热外壳204包括壳体241,壳体241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导水内斜坡242,加热外壳20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243,密封垫片243的顶端放置有盛物管202。盛物管202包括放置环,放置环的顶端开设有导水外斜坡226,放置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管体222,管体2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壳224。支撑底壳22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搅动电机223,搅动电机2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动扇叶225,管体222的内侧放置有搅动棒221,搅动棒221和搅动扇叶225相对应。壳体24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回水管102,回水管102的一端连通至蒸汽锅炉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包括循环供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热系统(1)包括蒸汽锅炉(103),所述蒸汽锅炉(10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蒸汽运输管(104),所述蒸汽运输管(10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结晶管(2),所述结晶管(2)包括加热外壳(204),所述加热外壳(2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盖(201),所述密封顶盖(20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溢流管(105),所述蒸汽溢流管(10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蒸汽流动泵(101),所述蒸汽流动泵(101)的一端连通至蒸汽运输管(104)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运输管(104)包括升降管(144),所述升降管(14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栅(146),所述透气栅(14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顶端支撑板(142),所述透气栅(14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汽曲管(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BT一级结晶器溢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管(144)的内侧底端放置有密封球(145),所述密封球(14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43),所述弹簧(143)的顶端和顶端支撑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文牟科向雷浪高睿靳松
申请(专利权)人: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