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35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上管、中管、下管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中管、左斜管、底管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上管、下管由破风头与斜支管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斜支管底部设置有前车轮,左斜管后部设置有后车轮,斜支管前侧壁设置有破风件且破风件位于前车轮上方,下管右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破风件,中管左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破风件,左斜管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第四破风件位于后车轮上方且位于中管左侧;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行车车架,通过设计破风阻组件,以及在斜支管中部设置破风头,两种方式都是为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


[0001]本技术属于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是人们生活中遇见的交通工具,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现有的自行车风阻普遍被人们忽视,事实上,自行车本身的风阻大小,对于骑行的来说是很大影响的,尤其是对于长途骑行的人;因此,我们推出一种通过设计破风阻组件,以及在斜支管中部设置破风头,两种方式都是为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的减阻型自行车车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以解决现有的自行车架在运动过程中车架自身风阻较大从而影响骑手骑行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通过设计破风阻组件,以及在斜支管中部设置破风头,两种方式都是为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的减阻型自行车车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包括斜支管、上管、中管、下管、左斜管、底管,所述的上管、中管、下管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所述的中管、左斜管、底管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所述的上管、下管由破风头与斜支管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斜支管底部设置有前车轮,所述的左斜管后部设置有后车轮,所述的斜支管前侧壁设置有破风件且破风件位于前车轮上方,所述的下管右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破风件,所述的中管左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破风件,所述的左斜管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所述的第四破风件位于后车轮上方且位于中管左侧;
[0006]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上管、下管及斜支管前方设置破风头,上管、下管及斜支管通过破风头固定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车架前方迎风处设置一体成型的破风头,有利于减小风阻,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0007]通过在斜支管前侧壁固定设置破风件、在下管右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破风件,在中管左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破风件,左斜管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可有效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
[0008]进一步地,上管、中管、下管一体成型组成的三角形车架与中管、左斜管、底管一体成型组成的三角形车架为一体式结构。
[0009]进一步地,下管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破风件固定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下管右下侧壁固定设置第二破风件,自行车行进过程中,破风件通过设置为流线型,可有效提升自行车车速。
[0010]进一步地,斜支管、中管、左斜管分别与破风件、第三破风件、第四破风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斜支管前侧壁固定设置破风件、在中管左侧壁顶部设置
有第三破风件、左斜管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可有效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
[0011]进一步地,破风件、第二破风件、第三破风件、第四破风件均为流线型设计;可用于在自行车的行进过程中减少风阻,破风件其外形可如“鱼鳍”形。
[0012]总的来讲:本本技术的自行车车架,通过设计破风阻组件,以及在斜支管中部设置破风头,两种方式都是为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0、车架本体 1、斜支管 2、破风头 3、破风件 4、前车轮 5、上管6、中管 7、下管 8、第二破风件 9、左斜管 10、底管 11、第三破风件 12、第四破风件13、后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包括斜支管1、上管5、中管6、下管7、左斜管9、底管10,所述的上管5、中管6、下管7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所述的中管6、左斜管9、底管10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所述的上管5、下管7由破风头2与斜支管1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斜支管1底部设置有前车轮4,所述的左斜管9后部设置有后车轮13,所述的斜支管1前侧壁设置有破风件3且破风件3位于前车轮4上方,所述的下管7右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破风件8,所述的中管6左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破风件11,所述的左斜管9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12,所述的第四破风件12位于后车轮13上方且位于中管6左侧;通过在上管5、下管7及斜支管1前方设置破风头2,上管5、下管7及斜支管1通过破风头2固定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车架本体0前方迎风处设置一体成型的破风头2,有利于减小风阻,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0017]通过在斜支管1前侧壁固定设置破风件3、在下管7右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破风件8,在中管6左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破风件11,左斜管9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12,可有效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
[0018]上管5、中管6、下管7一体成型组成的三角形车架与中管6、左斜管9、底管10一体成型组成的三角形车架为一体式结构。
[0019]下管7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破风件8固定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下管7右下侧壁固定设置第二破风件8,自行车行进过程中,破风件通过设置为流线型,可有效提升自行车车速。
[0020]斜支管1、中管6、左斜管9分别与破风件3、第三破风件11、第四破风件1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斜支管1前侧壁固定设置破风件3、在中管6左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破风件11、左斜管9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12,可有效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
[0021]破风件3、第二破风件8、第三破风件11、第四破风件12均为流线型设计;可用于在自行车的行进过程中减少风阻,破风件其外形可如“鱼鳍”形。
[0022]总的来讲:本技术的自行车车架,通过设计破风阻组件,以及在斜支管中部设
置破风头,两种方式都是为减少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风阻,以此提升自行车的车速。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阻型自行车车架,包括斜支管(1)、上管(5)、中管(6)、下管(7)、左斜管(9)、底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管(5)、中管(6)、下管(7)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所述的中管(6)、左斜管(9)、底管(10)一体成型组成三角形车架,所述的上管(5)、下管(7)由破风头(2)与斜支管(1)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斜支管(1)底部设置有前车轮(4),所述的左斜管(9)后部设置有后车轮(13),所述的斜支管(1)前侧壁设置有破风件(3)且破风件(3)位于前车轮(4)上方,所述的下管(7)右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破风件(8),所述的中管(6)左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破风件(11),所述的左斜管(9)顶部设置有第四破风件(12),所述的第四破风件(12)位于后车轮(13)上方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起麟齐华王栋梁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体育局反兴奋剂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