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视镜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05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27
提供了一种车辆后视镜装置和车辆。车辆后视镜装置包括:反光镜;壳体,壳体具有用于安装反光镜的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壳体限定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气流通路,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出风口设置在第一侧并且朝向反光镜的反射面;挡板,挡板设置在进风口处,并且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进风口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进风口;以及防水格栅,防水格栅设置在进风口处或气流通路中,用于当挡板打开进风口时阻止液滴从出风口流出,并且允许气体从出风口流出。允许气体从出风口流出。允许气体从出风口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视镜装置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驾驶者或车辆乘员可以借助于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的情况。然而在雨、雪、雾等天气情况下,雨水、积雪或水汽可能附着在后视镜的反射表面,造成车辆驾驶者或车辆乘员无法通过后视镜清楚地观察到车辆后方的情况,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0003]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方法。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后视镜装置和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后视镜装置。该车辆后视镜装置包括:反光镜;壳体,壳体具有用于安装反光镜的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壳体限定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气流通路,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出风口设置在第一侧并且朝向反光镜的反射面;挡板,挡板设置在进风口处,并且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进风口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进风口;以及防水格栅,防水格栅设置在进风口处或气流通路中,用于当挡板打开进风口时阻止液滴从出风口流出,并且允许气体从出风口流出。
[000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后视镜装置。
[0007]根据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是清楚明白的,并且将参考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被阐明。
附图说明
[0008]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0009]图1是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视镜装置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视镜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0011]图3是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视镜装置的又一示意图;以及
[0012]图4A和图4B是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中的车辆后视镜装置的沿A

A方向剖切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要素不意图限定这些要素的位置关系、时序关系或重要性关系,这种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
一元件区分开。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可以指向该要素的同一实例,而在某些情况下,基于上下文的描述,它们也可以指代不同实例。
[0014]在本公开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表明,如果不特意限定要素的数量,则该要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多个”意指两个或更多,并且术语“基于”应解释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此外,术语“和/或”以及
“……
中的至少一个”涵盖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全部可能的组合方式。
[0015]如上文所述,在雨、雪、雾等天气情况下,雨水、积雪或水汽可能附着在后视镜的反射表面,造成车辆驾驶者或车辆乘员无法通过后视镜清楚地观察到车辆后方的情况,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在相关技术中,可以在后视镜中内嵌电加热部件,通过对后视镜(尤其是后视镜的反射表面)进行加热来蒸发附着在反射表面上的液滴,以达到消除液滴的效果。然而,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去除后视镜反射表面上的液滴的效率较低,并且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和用户的使用成本。
[0016]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后视镜装置和车辆。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
[0018]图1至图3是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视镜装置100的不同观察角度的示意图。此外,图4A和图4B是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中的车辆后视镜装置100的沿A

A方向剖切的截面视图。
[0019]参考图1至图4B,车辆后视镜装置100包括:反光镜110、壳体120、挡板130和防水格栅140。
[0020]在示例中,反光镜110可以是由玻璃制成的凸面镜。反光镜110的反射表面可以具有镀膜以保护镀膜下方的反光镜基材。
[0021]壳体120具有用于安装反光镜110的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壳体120限定进风口121、出风口122以及连通进风口121与出风口122的气流通路,进风口121设置在第二侧,出风口122设置在第一侧并且朝向反光镜110的反射面。
[0022]将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A和图4B所示的进风口121位于壳体120的第二侧(迎风侧)的靠近中部位置,但是进风口121还可以设置在壳体120的第二侧的其他位置,例如在第二侧上进一步上移或进一步下移。可以根据壳体120的第二侧(迎风侧)的截面形状来设置进风口121的位置,以使得当车辆行驶时,通过进风口121进入气流通路的气流流速能够尽可能地大。此外,虽然图中仅示出了一个进风口121,但是后视镜装置100还可以具有更多个进风口,多个进风口可以分散布置。
[0023]出风口122可以设置在反光镜110的周边,并且出风方向朝向反光镜110的反射面的预设位置。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沿着反光镜的上侧周边,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出风口122。在一些其他示例中,多个出风口可不均匀地沿着反光镜的周边分布,并且多个出风口的形状、大小可不同,以覆盖更大的反光镜110的反射面的面积。
[0024]参考图4A和图4B,挡板130设置在进风口121处,并且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进风口121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进风口121。其中,图4A示出了挡板130关闭进风口121的情形;并且图4B示出了挡板130打开进风口121的情形。例如,在不需要消除反光镜110的反射面上的液滴时,可以关闭进风口121。即,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下,由于挡板130关闭了进风口121,气流无
法通过进风口121进入气流通路。在需要消除反光镜110的反射面上的液滴时,可以打开进风口121。即,在图4B所示的状态下,由于挡板130打开了进风口121,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121进入气流通路,并进一步经出风口122吹向反光镜110的反射面,从而借助风力消除反光镜110的反射面上的液滴,由此避免利用电加热消除液滴所带来的设备成本和附加的能源消耗。
[0025]参考图4A和图4B,防水格栅140设置在气流通路中、靠近进风口121处,用于当挡板130打开进风口121时阻止液滴从出风口122流出,并且允许气体从出风口122流出。防水格栅140可以具有网格,网格的尺寸可以被设定成能够拦截液滴(例如雨滴、雪花、雾滴等)但允许气流通过。在另一些示例中,防水格栅设置在进风口121处,例如沿气流流向直接设置在进风口121后方。将理解的是,防水格栅140设置在进风口121处可以包括防水格栅140设置在邻近进风口121的位置处,即,防水格栅140可以与进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装置包括:反光镜;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光镜的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中,所述壳体限定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气流通路,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并且朝向所述反光镜的反射面;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并且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进风口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风口;以及防水格栅,所述防水格栅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或所述气流通路中,用于当所述挡板打开所述进风口时阻止液滴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并且允许气体从所述出风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耦接到所述挡板,用于驱动所述挡板打开或关闭所述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车辆的雨量传感器电连接,并且被配置为根据来自所述雨量传感器的电信号驱动所述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限定排水口以及连通所述防水格栅与所述排水口的排水通路,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防水格栅下方,从而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宾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