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05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包括水泥台和减震定型机构,所述水泥台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且水泥台的下表面通过支撑凸起上端支撑,所述支撑凸起的下表面浇筑于主体的上表面,且主体上对称设置有2个竖管道,所述竖管道内活动伸入有连接杆的下端,且连接杆的下端同轴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竖管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外侧面等角度挂设有预置钢筋,该发明专利技术抗震效果较好,且能提高坍塌后填充混凝土的强度,并且保证坍塌后填充混凝土的形状规则性,进而能提高结构稳定性。进而能提高结构稳定性。进而能提高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上部的基础有梁、板和柱,而下部的基础为桩,所有的建筑物若需要保持其使用寿命,则需要保证其下部结构以及上部结构的稳定,若下部结构,也就是桩出现问题,则会引发安全问题,如筑物坍塌或者建筑物成为危楼危房等;但是现有建筑工程桩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1、现有的建筑工程桩抗震效果不佳,这造成了其上部建筑物无法较好的抵抗地震中的横波和纵波,进而造成建筑物坍塌的安全问题;2、在地震中,埋工程桩的位置会发生坍塌,常见的方式是向坍塌位置注入混凝土,以填补坍塌的空洞,但若仅仅填充混凝土,将无法保证下部支撑的强度,原因是,众所周知工程桩需要承载较大的压力,其材质不仅仅是高强混凝土,还有高强度钢筋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分布在其内部,以保证其抗压强度,所以按照现有的方式仅填充混凝土是无法保证后续使用的安全性的;3、现有的建筑工程桩即便在后期坍塌后填充混凝土,无法保证桩形状的规则性,进而造成后期坍塌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形状是杂乱无章的,从而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因此,需要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建筑工程桩抗震效果差且后期填充混凝土时,无法保证支撑强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和减震定型机构,包括水泥台,所述水泥台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且水泥台的下表面通过支撑凸起上端支撑,所述支撑凸起的下表面浇筑于主体的上表面,且主体上对称设置有2个竖管道,所述竖管道内活动伸入有连接杆的下端,且连接杆的下端同轴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竖管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外侧面等角度挂设有预置钢筋,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同轴螺纹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活动贯穿水泥台设置,所述水泥台上设置有供连接板贯穿的槽孔,且槽孔的内径数值处于连接板上端直径和下端外径的大小之间,并且连接板纵剖面为“T”形结构。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预置钢筋在发生坍塌后,预置钢筋绕着其连接支撑块的一端转动,进而使得后期坍塌填充混凝土时,混凝土中也包含钢筋结构,从而提高强度,保证了坍塌且填充混凝土后的支撑强度,另外通过双层弹性填充层不仅能提高抗震性能,且在坍塌后,通过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受力变形,还能保证坍塌后填充混凝土能够形成一个规则的形状,进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0006]优选的,所述减震定型机构包括内定型板、外定型板和弹性填充层,所述主体支撑于内定型板中部的上表面,且内定型板的外侧设置有与其同轴的外定型板,所述外定型板的下端与内定型板的下端为一体结构,且外定型板和内定型板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层。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对坍塌后填充的混凝土进行定型,避免其外溢,另外通过弹性填充层能提高抗震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的结构形状相同,且两者均为厚度为3

5mm厚的钢板。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保证在坍塌时,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能受力变形,且在正常状态时,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形状。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凸起内设置有钢筋,且支撑凸起设置有2组,2组所述支撑凸起分别关于其对应的连接杆等角度设置,且每组支撑凸起与其对应预置钢筋相间设置。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支撑凸起内设置的钢筋,提高支撑凸起的强度,进而能保证支撑凸起能稳定的支撑水泥台,另外通过支撑凸起内设置的钢筋,使得坍塌时,支撑凸起与后期填充的混凝土的强度能合二为一,保证设置支撑凸起位置的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正六棱柱形,挡块、连接杆和竖管道均为圆柱形,且预置钢筋在支撑块的每个外侧面均有设置。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支撑块、挡块、连接杆和竖管道四者同轴的规则结构,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均为四棱台形,且主体的下端与内定型板的下端完全重叠。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在坍塌时,通过外部土壤对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的挤压,使得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能限制坍塌后,填充混凝土的形状,保证了结构整体的规则性,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预置钢筋的两端均为钩状,且预置钢筋的两端钩状方向相反。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预置钢筋端部的钩状,使得其能挂在支撑块上,并能使得预置钢筋可以转动,进而在坍塌时,预置钢筋会绕支撑块转动,使得其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坍塌后浇筑混凝土的强度。
[0018]优选的,所述水泥台、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同轴设置,且水泥台下表面的面积大于外定型板上表面的面积。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水泥台完全遮住内定型板和外定型板,避免坍塌后浇筑的混凝土从水泥台与内定型板或外定型板的缝隙中溢出。
[0020]优选的,所述内定型板和主体之间也设置有弹性填充层,且内定型板和主体之间的弹性填充层中含有玻璃丝材质。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保证了内定型板和主体之间填充的弹性填充层可以提高抗震效果,且能通过玻璃丝使得坍塌后填充的混凝土强度得到提高。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震式建筑工程桩抗震效果较好,且能提高坍塌后填充混凝土的强度,并且保证坍塌后填充混凝土的形状规则性,进而能提高结构稳定性;1、通过双层的弹性填充层,能提高主体的抗震性能,且通过四棱台形状的内定型
板和外定型板能进一步的提高抗震性能,保证主体所受到的震动进一步降低;2、通过设置的预置钢筋,能在坍塌时,即主体和水泥台逐渐远离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预置钢筋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在坍塌后,填充主体和水泥台之间孔隙时,混凝土的强度能通过预置钢筋得到提高,从而能保证坍塌后填充的混凝土和主体重新构成的结构能具备一个较好的支撑强度,有助于上层建筑的稳定性;3、通过外定型板和内定型板,使得在坍塌时,两者受力而变形,从而使得其上端逐渐的靠近主体,使得主体和水泥台之间的孔隙受到外定型板和内定型板的包裹,从而使得坍塌后填充混凝土时,混凝土能形成一个规则的形状,进而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纵剖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板和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凸起和支撑块俯视位置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凸起和支撑块仰视位置示意图。
[0025]图中:1、水泥台;2、固定板;3、内定型板;4、外定型板;5、弹性填充层;6、连接板;7、支撑凸起;8、主体;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包括水泥台(1)和减震定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台(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2),且水泥台(1)的下表面通过支撑凸起(7)上端支撑,所述支撑凸起(7)的下表面浇筑于主体(8)的上表面,且主体(8)上对称设置有2个竖管道(13),所述竖管道(13)内活动伸入有连接杆(12)的下端,且连接杆(12)的下端同轴连接有挡块(11),所述挡块(11)与竖管道(1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且支撑块(9)的外侧面等角度挂设有预置钢筋(10),所述支撑块(9)的上端同轴螺纹连接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活动贯穿水泥台(1)设置,所述水泥台(1)上设置有供连接板(6)贯穿的槽孔,且槽孔的数值处于连接板(6)上端直径和下端外径的大小之间,并且连接板(6)纵剖面为“T”形结构;所述减震定型机构包括内定型板(3)、外定型板(4)和弹性填充层(5),所述主体(8)支撑于内定型板(3)中部的上表面,且内定型板(3)的外侧设置有与其同轴的外定型板(4),所述外定型板(4)的下端与内定型板(3)的下端为一体结构,且外定型板(4)和内定型板(3)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建筑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型板(3)和外定型板(4)的结构形状相同,且两者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娟范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谊抗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