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电动设备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8558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电动设备,所述电池结构包括壳体、极芯及弹性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极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间隔以形成间隙,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弹性体设有弹性腔,所述弹性腔内用于填充液体,使所述弹性体填充所述间隙,并与所述极芯和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降低电池结构中极芯与壳体之间的接触热阻。之间的接触热阻。之间的接触热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电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结构、该电池结构的装配方法以及应用该电池结构的电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电池的极芯与壳体之间会预留部分装配间隙,方便极芯极芯入壳。但是,极芯装入壳体后,极芯与壳体之间仍会存在间隙,导致极芯和壳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接触热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电动设备,旨在降低电池结构中极芯与壳体之间的接触热阻。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
[0006]极芯,所述极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间隔以形成间隙;及
[0007]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弹性体设有弹性腔,所述弹性腔内用于填充液体,使所述弹性体填充所述间隙,并与所述极芯和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抵接。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的材质为PI、PA、PET或铝塑膜中的至少一种;
[0009]且/或,所述弹性体采用热压工艺封装形成所述弹性腔;
[0010]且/或,所述弹性体的壁厚为0.05mm~0.2mm;
[0011]且/或,所述液体为电解液或绝缘液体。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面向所述极芯的一侧通过黏胶层粘结于所述极芯的外壁;
[0013]或,所述弹性体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黏胶层粘结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黏胶层为无纺布基材双面胶、无基材双面胶、PET基材双面胶中的一种;
[0015]且/或,所述黏胶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1mm。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弹性腔的入口,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入口设有注液口;
[0017]所述电池结构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穿设于所述注液口内,并封堵密封所述入口。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弹性腔的排气孔,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排气孔设有出气孔,所述电池结构还包括堵塞件,所述堵塞件穿设于所述出气孔处,并封堵密封所述排气孔。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通过激光焊接于所述注液口处;
[0020]且/或,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入口通过黏胶剂密封粘结,所述黏胶剂为聚氨酯、环氧
树脂、UV光固化胶中的一种;
[0021]且/或,所述堵塞件通过激光焊接于所述出气孔处;
[0022]且/或,所述堵塞件与所述排气孔通过黏胶剂密封粘结,所述黏胶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UV光固化胶中的一种。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底部和连接于所述底部的侧部,所述侧部与所述底部围合形成容槽,所述极芯容纳于所述容槽内,所述底部设有第一弹性腔,所述侧部设有第二弹性腔,所述第一弹性腔与所述第二弹性腔连通,并形成所述弹性腔。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极芯呈方形,所述底部呈方形;所述侧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或,所述侧部包括四个,四个所述侧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四个侧边;或,所述侧部包括四个,四个所述侧部首尾相连形成方形筒状结构,四个所述侧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部连接;
[0025]或,所述极芯呈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所述底部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侧部环绕所述底部周缘设置,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筒状。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
[0027]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安装槽,所述极芯和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和
[0028]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以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所述的电池结构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0030]提供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具有安装槽,所述盖板设有注液口和通口;
[0031]制备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具有弹性腔和连通所述弹性腔的入口;
[0032]制备极芯,将所述弹性体贴附于所述极芯的外壁;
[0033]将所述极芯和所述弹性体装入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极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间隔以形成间隙,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间隙内;
[0034]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壳焊接密封,以盖合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使所述注液口和所述入口对应连通;
[0035]通过所述通口向所述极芯注入电解液,并密封所述通口;
[0036]通过所述注液口和所述入口向所述弹性腔内注入液体,使所述弹性体膨胀以填充所述间隙,并与所述极芯和所述底壳抵接,密封所述入口和所述注液口。
[003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壳焊接密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38]对所述极芯进行测试;
[0039]焊接所述极芯和连接片。
[004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极芯和所述弹性体装入所述安装槽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41]通过所述入口对所述弹性体抽负压,以排干所述弹性腔内的空气;
[0042]其中,所述负压为0.5个大气压以上。
[004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通口向所述极芯注入电解液,并密封所述通口的步骤包括:
[0044]通过所述通口向所述极芯注入电解液;
[0045]将所述电池结构进行高温老化;
[0046]通过所述通口向所述极芯二次注入电解液;
[0047]通过铝片激光焊接密封所述通口。
[004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注液口和所述入口向所述弹性腔内注入液体,使所述弹性体膨胀以填充所述间隙,并与所述极芯和所述底壳抵接的步骤包括:
[0049]通过所述注液口和所述入口对所述弹性体抽负压,以排干所述弹性腔内的空气;
[0050]通过所述注液口和所述入口向所述弹性腔内注入液体;
[0051]根据注液平衡压力或所述间隙体积控制注入所述弹性腔内的液体量;
[0052]达到预设目标值时,停止注液;
[0053]将封堵件穿设于所述注液口内,并封堵密封所述入口,通过激光焊接或胶粘剂进行密封,以密封所述入口和所述注液口;
[0054]其中,所述注液平衡压力大于大气压的3%~10%。
[005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所述的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设于所述设备主体,并与所述设备主体电连接。
[005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电池结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安装腔,从而方便利用安装腔安装、固定和保护极芯;同时,在极芯和壳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内设置弹性体,并在弹性体内设有弹性腔,利用弹性体的弹性腔内填充液体,使得弹性体膨胀而填充间隙,以使弹性体的外壁与极芯和安装腔的腔壁抵接,从而大幅度减少极芯与壳体之间的接触热阻,如此可快速将极芯的热量传递至壳体外壁,从而通过冷却装置对电池结构进行冷却散热,以提供电池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57]为了更清楚地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极芯,所述极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间隔以形成间隙;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弹性体设有弹性腔,所述弹性腔内用于填充液体,使所述弹性体填充所述间隙,并与所述极芯和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材质为PI、PA、PET或铝塑膜中的至少一种;且/或,所述弹性体采用热压工艺封装形成所述弹性腔;且/或,所述弹性体的壁厚为0.05mm~0.2mm;且/或,所述液体为电解液或绝缘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面向所述极芯的一侧通过黏胶层粘结于所述极芯的外壁;或,所述弹性体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黏胶层粘结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层为无纺布基材双面胶、无基材双面胶、PET基材双面胶中的一种;且/或,所述黏胶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弹性腔的入口,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入口设有注液口;所述电池结构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穿设于所述注液口内,并封堵密封所述入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弹性腔的排气孔,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排气孔设有出气孔,所述电池结构还包括堵塞件,所述堵塞件穿设于所述出气孔处,并封堵密封所述排气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通过激光焊接于所述注液口处;且/或,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入口通过黏胶剂密封粘结,所述黏胶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UV光固化胶中的一种;且/或,所述堵塞件通过激光焊接于所述出气孔处;且/或,所述堵塞件与所述排气孔通过黏胶剂密封粘结,所述黏胶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UV光固化胶中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底部和连接于所述底部的侧部,所述侧部与所述底部围合形成容槽,所述极芯容纳于所述容槽内,所述底部设有第一弹性腔,所述侧部设有第二弹性腔,所述第一弹性腔与所述第二弹性腔连通,并形成所述弹性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呈方形,所述底部呈方形;所述侧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或,所述侧部包括四个,四个所述侧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四个侧边;或,所述侧部包括四个,四个所述侧部首尾相连形成方形筒状结构,四个所述侧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部连接;或,所述极芯呈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所述底部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侧部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坤林绍张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