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及载板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51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及载板生产线,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包括第一流转组件、第二流转组件、平移组件、升降组件及托架组件;平移组件设置于第一流转组件及第二流转组件的下方;升降组件安装在平移组件的移动端,托架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的升降端;其可以通过升降组件将托架组件上升,使托架组件穿过第一流转组件的第一活动间隙并托起载板,然后通过平移组件,使得载板移动至第二流转组件的第二活动间隙上方,最终通过升降组件将托架组件下降,将载板放置于第二流转组件上,完成载板的转向;由于托架组件设置在流转组件的下方,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转向时载板不与第一流转组件直接接触,能够避免载板磨损和载板卡板的风险。卡板的风险。卡板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及载板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载板生产制程
,尤其涉及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及载板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对于PCB板、金属底板等各类载板而言,其在成型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即需要经过多种不同的加工设备,为了实现加工设备之间的自动对接,通常还设置有流转结构,以将载板从上一加工设备送入下一加工设备。
[0003]当前,如果载板在流转时需要转向,则流转结构至少配置有两个不同流向的传送结构,并且在两个传送结构之间设置一转移结构,该转移结构能够将载板从其中一个传送结构转移至另一个传送结构,实现载板的换向。
[0004]如现有技术中的“CN213949733U”所示,其通过一气缸将载板从其中一组传送滚轮推动至另一组传送滚轮;其至少存在下述缺点:1、气缸必须设置在传送滚轮上方,占用空间;2、当载板在移动至另一组传送滚轮时,载板的移动方向与传送滚轮的轴向平行,故会产生滑动摩擦,容易对载板造成磨损,影响载板的质量;3、载板的厚度较薄时,采用气缸推动的方案存在容易卡板的风险。
[0005]即当前的流转结构存在空间大且降低载板良率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及载板生产线,来解决当前的流转结构存在空间大且降低载板良率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包括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载板的第一流转组件、用于沿第二方向输送载板的第二流转组件及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转组件及所述第二流转组件的下方;
[0009]所述平移组件的移动端能沿第二方向移动,且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安装有托架组件;
[0010]所述第一流转组件对应所述托架组件的位置形成有第一活动间隙,所述第二流转组件对应所述托架组件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活动间隙,所述托架组件能穿过所述第一活动间隙及所述第二活动间隙。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流转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与辊筒组件;
[0012]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上安装有第一滚轮;
[0013]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上安装有辊筒单元,且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辊筒单元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一活动间隙。
[0014]可选地,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活动间隙的宽度。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流转组件还包括第二滚轮组件,所述辊筒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二滚轮组件之间;
[0016]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安装有第二滚轮。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流转组件包括多根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上安装有第三滚轮;
[0018]其中,所述第四传动杆不高于所述第二传动杆,所述托架组件不低于所述第四传动杆,且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滚轮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活动间隙。
[0019]可选地,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根所述第四传动杆上的所述第三滚轮交错设置。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三滚轮的直径大于相邻的两根所述第四传动杆的间距。
[0021]一种载板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载板分流转向设备。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及载板生产线,其可以沿第一方向输送载板;当需要将载板从第一方向输送改为第二方向输送时,可以通过升降组件将托架组件上升,使托架组件穿过第一活动间隙并托起载板,然后通过平移组件,使得载板移动至第二活动间隙上方,最终通过升降组件将托架组件下降,使托架组件穿过第二活动间隙,将载板放置于第二流转组件上,完成载板的转向;由于平移组件、升降组件及托架组件设置在流转组件的下方,能够充分利用设备的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由于载板在转向时,不与第一流转组件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避免滑动摩擦对载板造成磨损,保证载板的质量。因此,本技术的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及载板生产线具备结构紧凑且确保载板质量高的优点,能够使得载板良率提高。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5]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板分流转向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于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板分流转向设备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板分流转向设备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板分流转向设备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示说明:10、第一流转组件;11、第一传动杆;12、第一滚轮;13、第二传动杆;14、辊筒单元;15、第三传动杆;16、第二滚轮;20、第二流转组件;21、第四传动杆;22、第三滚轮;30、平移组件;40、升降组件;50、托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3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5]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载板的第一流转组件(10)、用于沿第二方向输送载板的第二流转组件(20)及平移组件(30);所述平移组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转组件(10)及所述第二流转组件(20)的下方;所述平移组件(30)的移动端能沿第二方向移动,且安装有升降组件(40);所述升降组件(40)的升降端安装有托架组件(50);所述第一流转组件(10)对应所述托架组件(50)的位置形成有第一活动间隙,所述第二流转组件(20)对应所述托架组件(50)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活动间隙,所述托架组件(50)能穿过所述第一活动间隙及所述第二活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转组件(10)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与辊筒组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传动杆(11),所述第一传动杆(11)上安装有第一滚轮(12);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传动杆(13),所述第二传动杆(13)上安装有辊筒单元(14),且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辊筒单元(14)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一活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板分流转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勋张成宣程彦熊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思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