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46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移换向装置,包括:平台结构,具有从平台结构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间隔布置的作业工位和运输工位;平移装置,设置在平台结构内;升降装置,设置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往复移动;运输工位切换装置,能够在作业工位和运输工位之间切换,运输工位切换装置为旋转支撑装置,旋转支撑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旋转支撑装置具有凸出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支撑位置和低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回收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平移装置对产品进行平移输送,无法实现产品的换向的问题。无法实现产品的换向的问题。无法实现产品的换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移换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移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申请的申请公布号CN109720875A中提供了一种玻璃生产线,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传送玻璃片的传送辊,还包括抬片装置和下片装置,抬片装置包括伸缩方向与传送辊传送方向垂直的举升气缸,下片装置包括下片横板,举升气缸的输出端侧边设有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下片横板底部铰接在转动杆上,下片横板位于传送辊传送路径外,下片横板与举升气缸的铰接处安装有复位扭簧。
[0003]相关技术中的平移装置对产品进行平移输送,无法实现产品的换向,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移换向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平移装置对产品进行平移输送,无法实现产品的换向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平移换向装置,包括:平台结构,具有从平台结构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间隔布置的作业工位和运输工位;平移装置,设置在平台结构内;升降装置,设置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往复移动;运输工位切换装置,能够在作业工位和运输工位之间切换,运输工位切换装置为旋转支撑装置,旋转支撑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旋转支撑装置具有凸出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支撑位置和低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回收位置。
[0006]进一步地,平移换向装置还包括作业工位切换装置,N个作业工位顺次排列,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N<br/>‑
1)个作业工位切换装置与第1个至第(N

1)个作业工位一一对应,运输工位切换装置与第N个作业工位对应设置,任一个作业工位切换装置为旋转支撑装置或支撑座;(N

1)个作业工位切换装置用于将产品在第1个作业工位至第N个作业工位之间切换;其中,支撑座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并与旋转支撑装置之间具有间隔,支撑座具有凸出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二支撑位置和低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二回收位置。
[0007]进一步地,平台结构包括支架及支撑在支架上方的支撑平台,平移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内的平移部及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平移部在平台结构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往复移动,升降装置设置在平移部上。
[0008]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内的丝杠及设置在平移部朝向丝杠一侧的螺母,螺母套设在丝杠外。
[0009]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向部,平移部上设置有与第一直线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直线导向部。
[0010]进一步地,支撑座包括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座体及设置在座体上的第一支撑板,
平台结构的平台面上设置供第一支撑板穿过的第一避让通槽,其中,第一支撑板具有凸出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二支撑位置和低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二回收位置。
[0011]进一步地,旋转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第二电机及设置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的第二支撑板,平台结构的平台面上设置供第二支撑板穿过的第二避让通槽,第二支撑板具有凸出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支撑位置和低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回收位置。
[0012]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板段和第二支撑板段,第一避让通槽包括交叉设置第一通槽段和第二通槽段。
[0013]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段的上表面和/或第二支撑板段的上表面设置有磁吸结构。
[0014]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段的上表面和/或第二支撑板段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结构。
[0015]进一步地,升降装置包括与平移装置连接的缸体及设置在缸体的升降杆上的连接板,支撑座和旋转支撑装置间隔地设置在连接板上。
[0016]进一步地,平台结构的运输工位处设置有滚筒,滚筒的轴线平行于平移装置的往复移动方向,滚筒的上侧面凸出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
[0017]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平移换向装置包括:平台结构、平移装置、升降装置和运输工位切换装置。平台结构具有从平台结构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间隔布置的作业工位和运输工位;平移装置设置在平台结构内。升降装置设置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往复移动。运输工位切换装置能够在作业工位和运输工位之间切换。运输工位切换装置为旋转支撑装置,旋转支撑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旋转支撑装置具有凸出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支撑位置和低于平台结构的平台面的第一回收位置。旋转支撑装置能够在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的作用下同步平移且同步升降。旋转支撑装置处于第一回收位置时,旋转支撑装置上的产品放置在平台结构的平台面上。当旋转支撑装置处于第一支撑位置时,将需要输送的产品放在旋转支撑装置上,平移装置移动时带动旋转支撑装置由作业工位移动至运输工位,旋转支撑装置由作业工位移动至运输工位的过程中带动旋转支撑装置上的产品进行旋转以实现产品的换向。当旋转支撑装置处于第一回收位置时,平移装置复位时带动旋转支撑装置由运输工位移动至作业工位。经上述的操作循环,能够将作业工位上的产品输送到运输工位上,且在对产品进行平移输送的同时实现了对产品的换向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平移装置对产品进行平移输送,无法实现产品的换向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平移换向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的平移换向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示出了图1的平移换向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4示出了图3的平移换向装置的B

B向的剖视图;
[0023]图5示出了图3的平移换向装置的C

C向的剖视图;
[0024]图6示出了图1的平移换向装置的未安装部分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示出了图6的平移换向装置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0、平台结构;11、支架;12、支撑平台;14、作业工位;15、运输工位;16、第一直线导向部;17、第一避让通槽;171、第一通槽段;172、第二通槽段;18、第二避让通槽;19、滚筒;
[0028]20、平移装置;21、平移部;22、第一电机;23、第二直线导向部;
[0029]30、升降装置;31、缸体;32、连接板;
[0030]40、传动机构;
[0031]50、支撑座;51、座体;52、第一支撑板;521、第一支撑板段;522、第二支撑板段;53、磁吸结构;54、定位结构;
[0032]60、旋转支撑装置;61、第二电机;62、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移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结构(10),具有从所述平台结构(1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间隔布置的作业工位(14)和运输工位(15);平移装置(20),设置在所述平台结构(10)内;升降装置(30),设置在所述平移装置(20)上并随所述平移装置(20)往复移动;运输工位切换装置,能够在所述作业工位(14)和所述运输工位(15)之间切换,所述运输工位切换装置为旋转支撑装置(60),所述旋转支撑装置(60)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30)上,所述旋转支撑装置(60)具有凸出于所述平台结构(10)的平台面的第一支撑位置和低于所述平台结构(10)的平台面的第一回收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换向装置还包括作业工位切换装置,N个所述作业工位(14)顺次排列,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N

1)个所述作业工位切换装置与第1个至第(N

1)个作业工位(14)一一对应,所述运输工位切换装置与第N个所述作业工位(14)对应设置,任一个所述作业工位切换装置为所述旋转支撑装置(60)或支撑座(50);(N

1)个作业工位切换装置用于将产品在第1个作业工位(14)至第N个作业工位(14)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支撑座(50)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30)上并与所述旋转支撑装置(60)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支撑座(50)具有凸出于所述平台结构(10)的平台面的第二支撑位置和低于所述平台结构(10)的平台面的第二回收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结构(10)包括支架(11)及支撑在所述支架(11)上方的支撑平台(12),所述平移装置(20)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1)内的平移部(21)及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通过传动机构(40)驱动所述平移部(21)在所述平台结构(1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升降装置(30)设置在所述平移部(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移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1)内的丝杠及设置在所述平移部(21)朝向所述丝杠一侧的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丝杠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移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涛丁锦辉王春华刘宏伟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