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45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特种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其包括罐体和底座。罐体借由底座以实现与主甲板的固定连接。罐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条形垫梁以及温差能利用装置。内壳体和外壳体相套设,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空腔。多个垫梁均内置于空腔中,以作为辅助支撑过渡。温差能利用装置安装于空腔中。在实际运行中,温差能利用装置的不同端面所处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温度值,存在有温度梯度,借助于塞贝克(Seebeck)效应以持续不断地产生电能。如此,一方面,避免了条形垫梁的内部组织间因出现热应力而损及其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大量本应废弃的、产生危害结果的温度梯度(热能)被转化为了电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船舶制造
,尤其是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船舶海工行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发展绿色船舶技术。双燃料推进船舶作为未来远洋船舶制造发展的趋势,其设计和建造也持续朝着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的方向进行迈进,并激发了一大批大中型船厂致力于双燃料推进船舶的市场开拓。近期,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与江苏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了全球首制氨动力双燃料船舶(氨动力特种不锈钢化学品船),并已经实施建造。
[0003]双燃料动力船舶配套有燃料罐,其为一种低温压力容器,被用来存储燃料储罐做功所需的液态氨气或氢气。出于避免燃气泄漏风险以及降低制造困难度方面考虑,燃料罐设计为双层结构,其主要由外壳体、内壳体和垫梁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内壳体和外壳体相套设,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空腔。多个垫梁均内置于空腔中,以作为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辅助支撑过渡。高压态、且超低温液态氨气或氢气即储存于内壳体中。在实际应用中,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中存在有较大的温度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包括罐体和底座;所述罐体借由所述底座以实现与主甲板的固定连接,且辅以输气管道以向着燃气发电机组持续地供应可燃性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有内壳体、外壳体、条形垫梁以及温差能利用装置;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相套设,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空腔;多个所述垫梁均内置于所述空腔中,以作为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的辅助支撑过渡;所述温差能利用装置用来将温差能转化为电能,其安装于所述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能利用装置包括有热端基板、冷端基板、P型半导体元件以及N型半导体元件;所述热端基板、所述冷端基板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进行能量交换;所述冷端基板与所述热端基板相平行,且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安装腔;所述P型半导体元件和所述N型半导体元件均设于所述安装腔中,且均同时与所述热端基板和所述冷端基板进行能量交换;所述P型半导体元件和所述N型半导体元件的数目均设为多个,且相配对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端基板上设有集热结构;在所述冷端基板上设有集冷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燃料动力船舶用燃料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结构由多条嵌设于所述热端基板侧壁内的、相互平行而置的、且与所述P型半导体元件和所述N型半导体元件均始终相贴触的第一条状石墨烯体构成;所述集冷结构由多条嵌设于所述冷端基板侧壁内的、相互平行而置的、且与所述P型半导体元件和所述N型半导体元件均始终相贴触的第二条状石墨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庆沈中祥张曙光毕玙璠李志富尹群仲启春雍允豪罗嘉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