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45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包括:炉体,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炉体的上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上设置有烧炉煤气管和助燃空气管;燃烧室设置在燃烧器的下部,与燃烧器相连通,燃烧室设置有高压热煤气管;蓄热室设置在燃烧室的下部,与燃烧室相连通,蓄热室的下部设置有高压冷煤气管和烟气管;炉壳,设置在炉体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通过烧炉过程和煤气加热过程,将高压冷煤气加热为高压热煤气送往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中,降低了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的碳消耗,满足了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的高压热煤气需求。高压热煤气需求。高压热煤气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
,尤其涉及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

技术介绍

[0002]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配套的煤气加热炉用于加热煤气,并通过热煤气管道系统将热煤气送往高炉风口。高压冷煤气通过总管和支管进入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加热,并设置阀门,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加热后,将高压热煤气送至炼铁高炉风口。
[0003]为降低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的碳消耗,需要将煤气加热后鼓入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现有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大多为管式加热炉或电加热炉,加热能力受限,不能满足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所需的煤气温度。
[0004]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将高压冷煤气加热成高压热煤气,送入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为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提供高压热煤气。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炉体,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所述炉体的上部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有烧炉煤气管和助燃空气管,所述烧炉煤气管用于输送烧炉煤气,所述助燃空气管用于输送助燃空气;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燃烧器的下部,与所述燃烧器相连通,所述燃烧室设置有高压热煤气管,所述高压热煤气管用于输送高压热煤气至所述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所述蓄热室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下部,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的下部设置有高压冷煤气管和烟气管,所述高压冷煤气管用于输送高压冷煤气,所述烟气管用于排出废气;
[0008]炉壳,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外部。
[0009]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助燃空气管设置于所述烧炉煤气管的上部。
[0010]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燃烧器上设置有烧炉煤气环道,所述烧炉煤气管连通于所述烧炉煤气环道;
[0011]所述燃烧器上设置有助燃空气环道,所述助燃空气管连通于所述助燃空气环道。
[0012]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烧炉煤气管上设置有烧炉煤气管口泄爆装置;
[0013]所述助燃空气管上设置有助燃空气管口泄爆装置;
[0014]所述烟气管上设置有烟气管口泄爆装置。
[0015]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还包括氮气吹扫装置;
[0016]所述烧炉煤气环道连接于所述氮气吹扫装置;
[0017]所述助燃空气环道连接于所述氮气吹扫装置;
[0018]所述燃烧器的拱顶连接于所述氮气吹扫装置,用于对炉体的内部进行氮气吹扫。
[0019]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蓄热室包括:
[0020]第一蓄热室,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下部,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
[0021]第二蓄热室,设置在所述第一蓄热室的下部,与所述第一蓄热室相连通。
[0022]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第一蓄热室采用的格子砖为低铁37孔直径20mm格子砖;
[0023]所述第二蓄热室采用的格子砖为耐热铸铁格子砖。
[0024]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第二蓄热室的下部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上设置有蒸汽喷嘴,所述蒸汽喷嘴设置在所述高压冷煤气管输送的高压冷煤气的入口处。
[0025]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蒸汽管包括蒸汽主管和蒸汽环管;
[0026]所述蒸汽主管一端连接蒸汽源,另一端伸入所述炉体的内部;
[0027]所述蒸汽环管与所述蒸汽主管相连,所述蒸汽环管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蒸汽喷嘴设置在所述蒸汽环管上。
[0028]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中,所述燃烧器为陶瓷燃烧器。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煤气加热炉,包括炉体和炉壳。其中炉体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炉体的上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室设置在燃烧器的下部,蓄热室设置在燃烧室的下部,燃烧器和燃烧室相连通,燃烧室和蓄热室相连通。燃烧器上设置有烧炉煤气管和助燃空气管,烧炉煤气通过烧炉煤气管进入燃烧器,助燃空气通过助燃空气管进入燃烧器,烧炉煤气和助燃空气在燃烧器内混合后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内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上往下流经蓄热室,加热蓄热室内的蓄热体,随后降温后的烟气从设置在蓄热室下部的烟气管流出,此过程称为烧炉过程。
[0030]烧炉过程结束后,待炉体内各项指标达到设定值后,通入高压冷煤气,高压冷媒气从设置于蓄热室下部的高压冷煤气管进入炉体,从下往上流动,经过蓄热室,蓄热室内的蓄热体对高压冷媒气进行加热,使得高压冷媒气加热变为高压热煤气,通过设置在燃烧室上的高压热煤气管送入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中,此过程称为煤气加热过程。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通过烧炉过程和煤气加热过程,将高压冷煤气加热为高压热煤气送往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中,降低了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的碳消耗,满足了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的高压热煤气需求。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烧炉煤气环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助燃空气环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蒸汽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燃烧器耐火砖自锁结构的示意图。
[0038]图1至图5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39]100为炉体,110为燃烧器,111为烧炉煤气环道,112为助燃空气环道,113为燃烧器耐火砖,120为燃烧室,130为蓄热室,131为第一蓄热室,132为第二蓄热室;
[0040]200为炉壳;
[0041]310为烧炉煤气管,320为助燃空气管,330为高压热煤气管,340为高压冷煤气管,350为烟气管,360为蒸汽管,361为蒸汽主管,362为蒸汽环管,363为蒸汽喷嘴;
[0042]410为烧炉煤气管口泄爆装置,420为助燃空气管口泄爆装置,430为烟气管口泄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为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提供高压热煤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用于为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提供高压热煤气,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0),包括燃烧室(120)和蓄热室(130),所述炉体(100)的上部设置有燃烧器(110),所述燃烧器(110)设置有烧炉煤气管(310)和助燃空气管(320),所述烧炉煤气管(310)用于输送烧炉煤气,所述助燃空气管(320)用于输送助燃空气;所述燃烧室(120)设置在所述燃烧器(110)的下部,与所述燃烧器(110)相连通,所述燃烧室(120)设置有高压热煤气管(330),所述高压热煤气管(330)用于输送高压热煤气至所述富氢碳循环炼铁高炉;所述蓄热室(130)设置在所述燃烧室(120)的下部,与所述燃烧室(120)相连通,所述蓄热室(130)的下部设置有高压冷煤气管(340)和烟气管(350),所述高压冷煤气管(340)用于输送高压冷煤气,所述烟气管(350)用于排出废气;炉壳(200),设置在所述炉体(100)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空气管(320)设置于所述烧炉煤气管(310)的上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10)上设置有烧炉煤气环道(111),所述烧炉煤气管(310)连通于所述烧炉煤气环道(111);所述燃烧器(110)上设置有助燃空气环道(112),所述助燃空气管(320)连通于所述助燃空气环道(1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炉煤气管(310)上设置有烧炉煤气管口泄爆装置(410);所述助燃空气管(320)上设置有助燃空气管口泄爆装置(420);所述烟气管(350)上设置有烟气管口泄爆装置(4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龙张开钧魏翠萍刘颖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