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19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及其组装方法。一种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包括外壳组件、活塞组件、油路组件以及套合拉拔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活塞组件与油路组件配合经外部高压油泵使得套合拉拔组件平稳拉伸螺栓,同时进行计次并记录,减少人工操作,使得液压拉伸的过程更为方便,并且避免拉伸器空载时也会进行计数情况,准确评估出拉伸器的性能状态,同时通过外壳组件与活塞组件紧密配合使得拉伸过程更为安全,竖直力量更为集中,避免力量分散所导致螺栓拉伸不足或扭曲变形,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
,尤其提供一种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拉伸器是一种借助液力升压泵提供的液压源,根据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系数和伸长率决定拉伸力,利用超高压油泵产生的伸张力,使被施加力的螺栓在其弹性变形区内被拉长,螺栓直径轻微变形,从而使螺母易于松动或拧紧,无扭剪力,对联接的接触面无摩擦损伤,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核电、风电、水电、火电、船舶、铁路、航空航天、采矿、重型机械等领域。
[0003]目前,行业内液压拉伸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为8000次,在使用时需要通过计数方式对其进行性能监测,从而避免作业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的多数液压拉伸器在操作通过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计次并记录,效率十分低下。少数的液压拉伸器上虽然设有寿命计次器,但却在人为误操作的情况下以及拉伸器空载时也会进行计数,从而导致液压拉伸器使用周期缩短,无法准确评估出拉伸器的性能状态,且在拉伸器空载时还容易使得单个活塞运行速度过快,导致直接冲击液压拉伸器导致器具损坏,甚至威胁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同时单个活塞拉动还易产生侧应力/单向冲击力导致螺栓扭曲变形,影响后续螺母松动或拧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及其组装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一种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包括:包括外壳组件、活塞组件、油路组件以及套合拉拔组件,外壳组件包括支撑筒以及双油路连接筒,支撑筒内部中空形成有中空腔体,双油路连接筒底部固定安装于支撑筒顶部,双油路连接筒内部中空形成有活塞安装腔,且活塞安装腔与中空腔体连通,双油路连接筒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油路孔,且多个油路孔与活塞安装腔相通,活塞组件滑动地安装于活塞安装腔中,油路组件固定安装于双油路连接筒一侧侧壁上,套合拉拔组件上部固定安装于活塞组件中,且套合拉拔组件下部穿设于中空腔体内。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支撑筒侧壁贯穿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与中空腔体连通,支撑筒顶部内侧凸设有环形的安装座;双油路连接筒包括连接筒体及碟簧压盖,连接筒体顶部凸设有环形的连接凸起,碟簧压盖底部中空,螺纹连接于连接凸起上,碟簧压盖顶面中心贯穿开设有中心孔,活塞安装腔开设于连接筒体中,活塞安装腔包括形成有从下到上依次连通的安装腔、第一滑动腔、第一连接腔、第二滑动腔以及第二连接腔,第二连接腔与上侧的活塞安装腔连通,安装腔的内径与安装座的外径相等,双油路连接筒经安装腔套设安装于安装座上,并通过螺栓与支撑筒固定安装,第一滑动腔位于安装座上方,第一滑动腔的内径与第二滑动腔的内径相等,且第一滑动腔与第二滑动腔内壁中部均凹设有环形的阻
流槽,第一连接腔的内径与第二连接腔的内径相等,且第一连接腔的内径大于第一滑动腔的内径,中心孔与第二连接腔连通,第一连接腔与第二连接腔的侧壁均开设有L形的油路孔,两个油路孔与油路组件连通。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活塞组件包括下活塞元件、上活塞元件及缓冲元件,下活塞元件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动腔与第一连接腔中,上活塞元件滑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腔、第二滑动腔以及第二连接腔中,缓冲元件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腔中。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活塞元件包括下活塞本体以及下活塞台,下活塞本体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动腔与第一连接腔中,下活塞台凸设于下活塞本体顶部外周壁且下活塞台的底面抵持于第一连接腔的底面,下活塞本体上贯穿开设有下活塞孔,下活塞台外周面底部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下流通槽,下流通槽底壁顶部沿下活塞本体径向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下绕流槽,下流通槽和下绕流槽均与第一连接腔的油路孔相通,下绕流槽的底壁与第一连接腔的侧壁共同围绕形成环形的下流通空间,下活塞台顶面一侧设置有下导电片,下导电片与油路组件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活塞元件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弹簧、上活塞本体以及上活塞台,弹簧底面抵持于下活塞台的顶面,弹簧顶面与上活塞本体底面固定连接,且弹簧位于第一连接腔中,上活塞本体轴向滑动地安装于第二滑动腔中,上活塞台滑动地安装于第二连接腔中,且上活塞台的底面抵持于第二连接腔的底面,上活塞本体外周面一侧向外凸设有上导电片,上导电片与油路组件电性连接,且上导电片与下导电片上下相对设置,上活塞台的直径大于上活塞本体的直径,且上活塞台与第二连接腔的内径相等,上活塞台外周壁底部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上流通槽,上流通槽底壁顶部沿上活塞本体径向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上绕流槽,上流通槽和上绕流槽与第二连接腔的油路孔相通,上流通槽的底壁与第二连接腔的侧壁共同围绕形成环形的上流通空间,上活塞台顶面贯穿开设有上活塞孔,上活塞孔内壁顶部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定位槽,定位槽与上活塞孔之间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倾斜面。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缓冲元件包括碟簧及支撑导电件,碟簧底面固定安装于上活塞台的顶面,碟簧顶面固定安装于碟簧压盖内壁的顶面,支撑导电件包括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上支撑部顶面固定安装于碟簧压盖内壁顶面的一侧,下支撑导电部底面固定安装于上活塞台的顶面,上支撑部包括上导电台以及分别凸设于上导电台两侧的导电柱,两个导电柱内侧均设置有电阻片,下支撑导电部包括安装台、下导电台及两个导电板,安装台底部固定安装于上活塞台的顶面邻近油路组件的一侧,下导电台底面固定安装于安装台顶部中间,两个导电板分别通过扭簧转动地安装于下导电台两侧侧壁的顶部,且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位置相互对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油路组件包括油路元件及泄压显示元件,油路元件一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双油路连接筒侧壁上,泄压显示元件底部固定安装于油路元件顶部,油路元件包括下油管道、上油管道、连接油管道及连接油阀,下油管道与上油管道相互平行,且二者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腔的油路孔与第二连接腔的油路孔连接接通,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油管道上下两端连接接通,连接油管道远离双油路连接筒一侧侧壁贯穿开设有连接通孔,连接油阀的一端固定安装于连接通孔中,另一端与外部高压油泵连接,连接油管道顶部贯穿开设有泄压孔,泄压显示元件与泄压孔连接相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泄压显示元件包括泄压本体及控制显示件,控制显示件固定安装于泄压本体远离双油路连接筒一侧的侧壁上,泄压本体底部中空形成有泄压腔,泄压腔内壁底部安装有泄压阀,泄压腔通过泄压阀与泄压孔连通,泄压腔顶部贯穿开设有防爆阀孔,防爆阀孔中设置有防爆阀,控制显示件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显示器、控制单元及蓄电池,蓄电池侧壁与泄压本体侧壁固定连接,蓄电池顶部与控制单元底部固定连接,且蓄电池与控制单元和显示器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与显示器、支撑导电件、上导电片与下导电片电性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套合拉拔组件包括螺纹套、紧固螺母及定位螺母,螺纹套穿设经过上活塞孔与下活塞孔并安装于中空腔体与活塞安装腔中,紧固螺母转动地安装于支撑筒的中空腔体中,定位螺母滑动地安装于上活塞元件中,螺纹套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套顶面中心凸设有旋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活塞组件(20)、油路组件(30)以及套合拉拔组件(40),外壳组件(10)包括支撑筒(11)以及双油路连接筒(12),支撑筒(11)内部中空形成有中空腔体(13),双油路连接筒(12)底部固定安装于支撑筒(11)顶部,双油路连接筒(12)内部中空形成有活塞安装腔(14),且活塞安装腔(14)与中空腔体(13)连通,双油路连接筒(12)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油路孔(127),且多个油路孔(127)与活塞安装腔(14)相通,活塞组件(20)滑动地安装于活塞安装腔(14)中,油路组件(30)固定安装于双油路连接筒(12)一侧侧壁上,套合拉拔组件(40)上部固定安装于活塞组件(20)中,且套合拉拔组件(40)下部穿设于中空腔体(13)内,支撑筒(11)侧壁贯穿开设有工作槽(15),工作槽(15)与中空腔体(13)连通,支撑筒(11)顶部内侧凸设有环形的安装座(111);双油路连接筒(12)包括连接筒体(16)及碟簧压盖(17),连接筒体(16)顶部凸设有环形的连接凸起(18),碟簧压盖(17)底部中空,螺纹连接于连接凸起(18)上,碟簧压盖(17)顶面中心贯穿开设有中心孔(128),活塞安装腔(14)开设于连接筒体(1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活塞安装腔(14)包括形成有从下到上依次连通的安装腔(121)、第一滑动腔(122)、第一连接腔(123)、第二滑动腔(124)以及第二连接腔(125),第二连接腔(125)与上侧的活塞安装腔(14)连通,安装腔(121)的内径与安装座(111)的外径相等,双油路连接筒(12)经安装腔(121)套设安装于安装座(111)上,并通过螺栓与支撑筒(11)固定安装,第一滑动腔(122)位于安装座(111)上方,第一滑动腔(122)的内径与第二滑动腔(124)的内径相等,且第一滑动腔(122)与第二滑动腔(124)内壁中部均凹设有环形的阻流槽(126),第一连接腔(123)的内径与第二连接腔(125)的内径相等,且第一连接腔(123)的内径大于第一滑动腔(122)的内径,中心孔(128)与第二连接腔(125)连通,第一连接腔(123)与第二连接腔(125)的侧壁均开设有L形的油路孔(127),两个油路孔(127)与油路组件(3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活塞组件(20)包括下活塞元件(21)、上活塞元件(22)及缓冲元件(23),下活塞元件(21)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动腔(122)与第一连接腔(123)中,上活塞元件(22)滑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腔(123)、第二滑动腔(124)以及第二连接腔(125)中,缓冲元件(23)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腔(125)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下活塞元件(21)包括下活塞本体(211)以及下活塞台(212),下活塞本体(211)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动腔(122)与第一连接腔(123)中,下活塞台(212)凸设于下活塞本体(211)顶部外周壁且下活塞台(212)的底面抵持于第一连接腔(123)的底面,下活塞本体(211)上贯穿开设有下活塞孔(213),下活塞台(212)外周面底部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下流通槽(214),下流通槽(214)底壁顶部沿下活塞本体(211)径向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下绕流槽(215),下流通槽(214)和下绕流槽(215)均与第一连接腔(123)的油路孔(127)相通,下绕流槽(215)的底壁与第一连接腔(123)的侧壁共同围绕形成环形的下流通空间(216),下活塞台(212)顶面一侧设置有下导电片(217),下导电片(217)与油路组件(30)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计数的液压螺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上活塞元件(22)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弹簧(220)、上活塞本体(221)以及上活塞台(222),弹簧(220)底面抵持于下活塞台(212)的顶面,弹簧(220)顶面与上活塞本体(221)底面固定连接,且弹簧(220)位于第一连接腔(123)中,上活塞本体(221)轴向滑动地安装于第二滑动腔(124)中,
上活塞台(222)滑动地安装于第二连接腔(125)中,且上活塞台(222)的底面抵持于第二连接腔(125)的底面,上活塞本体(221)外周面一侧向外凸设有上导电片(226),上导电片(226)与油路组件(30)电性连接,且上导电片(226)与下导电片(217)上下相对设置,上活塞台(222)的直径大于上活塞本体(221)的直径,且上活塞台(222)与第二连接腔(125)的内径相等,上活塞台(222)外周壁底部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上流通槽(223),上流通槽(223)底壁顶部沿上活塞本体(221)径向凹设形成有环形的上绕流槽(224),上流通槽(223)和上绕流槽(224)与第二连接腔(125)的油路孔(127)相通,上流通槽(223)的底壁与第二连接腔(125)的侧壁共同围绕形成环形的上流通空间(225),上活塞台(222)顶面贯穿开设有上活塞孔(227),上活塞孔(227)内壁顶部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定位槽(228),定位槽(228)与上活塞孔(227)之间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倾斜面(22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美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阿姆泰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