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14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箱,该变速箱包括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离合器壳体适配的变速器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的吸滤器;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上均设有加强筋,两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侧壁围合形成装配槽;所述离合器壳体与所述变速器壳体合箱装配时,两所述装配槽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吸滤器的包容腔,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与油液金字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变速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通过吸滤器过滤冷却油液时会出现吸过滤器吸空现象的问题。器吸空现象的问题。器吸空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混动汽车市场占比日益增加,因电机功率增加,冷却油液需求量及冷却液的过滤精度要求都提高,电机的冷却方式则转换为液压系统提供的主动喷淋冷却。在液压系统中,过滤器起到清洁,过滤杂质,分离污染物作用,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有效传递压力和流量。过滤器作为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元件,当安装在液压泵的吸油口,目的是滤去较大的杂质颗粒以保护液压泵,同时过滤器的过滤能力及压力损失不可以影响液压泵的吸油性能,需避免气穴和吸空现象。
[0003]而在变速箱中,由于变速箱中零部件较多,安装空间有限。现有的过滤器中管式吸滤器可以满足变速箱中的安装要求。管式吸滤器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结构细长,圆周方向是滤网,均为吸油区域。然而,当变速箱急加速或急减速,上/下坡急拐弯时,很容易有部分吸油区域的滤网暴露在油液金字塔之外,即位于油液集中处外侧,使得吸滤器出现吸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通过吸滤器过滤冷却油液时会出现吸过滤器吸空现象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的变速箱,包括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离合器壳体适配的变速器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的吸滤器;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上均设有加强筋,两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侧壁围合形成装配槽;所述离合器壳体与所述变速器壳体合箱装配时,两所述装配槽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吸滤器的包容腔,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与油液金字塔连通。
[0006]上述变速箱,通过相互适配的离合器壳体与变速器壳体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吸滤器构成变速箱的主体结构,具体的,变速器壳体和离合器壳体上均设有加强筋,两加强筋分别与变速器壳体和离合器壳体的侧壁围合形成装配槽,当离合器壳体与变速器壳体合箱装配时,两装配槽围合形成用于放置吸滤器的包容腔,此外加强筋上开设有吸油口;由于包容腔有存储的作用,使得吸滤器浸泡在冷却油液中不会出现吸空的状态,并且吸油口处于油液金字塔内与油液金字塔连通,即无论汽车怎么行驶吸油口处都有冷却液油,为包容腔内引导注入冷却液油,使得吸滤器不会出现吸空的现象。因此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通过吸滤器过滤冷却油液时会出现吸过滤器吸空现象的问题。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变速箱,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08]优选地,所述包容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吸滤器的容置部和由所述容置部向外延伸的导油部,所述吸油口开设在所述导油部外侧的加强筋上。
[0009]优选地,所述导油部靠近所述容置部一端至另一端体积逐渐减小。
[0010]优选地,所述吸油口设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所述加强筋上。
[0011]优选地,所述容置部靠近所述离合器壳体一侧的侧壁与所述吸滤器外轮廓间隙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容置部靠近所述离合器壳体一侧的底部设有的限位圆孔,所述限位圆孔与所述吸滤器一侧顶端的三爪结构适配。
[0013]优选地,所述外套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有外螺纹圆柱销,所述外螺纹圆柱销与所述螺孔形成了所述固定轴。
[0014]优选地,所述容置部靠近所述变速器壳体一侧的底部设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与所述吸滤器另一侧顶端的出油口圆管适配。
[0015]优选地,所述容置部设有所述安装圆孔的底部端面与所述出油口圆管的端面适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变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变速器壳体与过滤器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器壳体与过滤器的装配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00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阅图1至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变速箱,包括离合器壳体10、与离合器壳体10适配的变速器壳体20,以及设于离合器壳体10和变速器壳体20之间的吸滤器30;其中:
[0027]离合器壳体10和变速器壳体20上均设有加强筋40,两加强筋40分别与离合器壳体10和变速器壳体20的侧壁围合形成装配槽;离合器壳体10与变速器壳体20合箱装配时,两装配槽围合形成用于容置吸滤器30的包容腔50,加强筋40上设有吸油口60,吸油口60与油液金字塔连通。
[0028]可以理解的,通过相互适配的离合器壳体10与变速器壳体20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吸滤器30构成变速箱的主体结构,具体的,变速器壳体20和离合器壳体10上均设有加强筋40,两加强筋40分别与变速器壳体20和离合器壳体10的侧壁围合形成装配槽,当离合器壳体10与变速器壳体20合箱装配时,两装配槽围合形成用于放置吸滤器30的包容腔50,此外加强筋40上开设有吸油口60;由于包容腔50有存储的作用,使得吸滤器30浸泡在冷却油液中不会出现吸空的状态,并且吸油口60处于油液金字塔内与油液金字塔连通,即无论汽车怎么行驶吸油口60处都有冷却液油,为包容腔50内引导注入冷却液油,使得吸滤器30不会出现吸空的现象。因此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通过吸滤器过滤冷却油液时会出现吸过滤器吸空现象的问题。
[0029]需要说明的,通过流体仿真软件的计算,来对加强筋4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加强筋40至少部分一直位于冷却油液的浸泡内,即位于油液金字塔中;再在加强筋40的此处开设吸油口60,进而使得包容腔50内一直有冷却油液流入。通过包容腔50的引导和存储油液的功能,以及吸油口60不停的向包容腔50内导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离合器壳体适配的变速器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的吸滤器;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上均设有加强筋,两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侧壁围合形成装配槽;所述离合器壳体与所述变速器壳体合箱装配时,两所述装配槽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吸滤器的包容腔,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与油液金字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容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吸滤器的容置部和由所述容置部向外延伸的导油部,所述吸油口开设在所述导油部外侧的加强筋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部靠近所述容置部一端至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郭厚保洪昕凌云余俊杰董立伟曾辉龚祥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动力总成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