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86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包括安装在车厢两侧的轨道,在轨道之间安装有多个门型平移支撑组件,在尾部的门型平移支撑组件的外侧安装固定有基座板,在两个基座板上铰接安装有倾转框架,倾转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倾转支板,在两个倾转支板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撑布横杆,两个倾转支板的中部各自通过铰接轴与本侧的基座板铰接连接,在倾转支板的下端与基座板之间安装有气弹簧,在车厢上还安装有触发杆,在基座板上还设有限位柱;篷布铺设安装在各门型平移支撑组件以及倾转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自行运转,在篷盖装置展开时自动封闭尾部的空间,在篷盖装置收缩折叠时自动复位折叠,省去采用人工操作的烦恼。省去采用人工操作的烦恼。省去采用人工操作的烦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篷盖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篷盖系统是用于渣土车车辆的环保设施,渣土车在行驶时,若不对车斗内的渣土进行苫盖,则在气流的作用下,车厢内的渣土会飞扬起来,并到处悬浮/飘落,导致环境污染,令施工区域、行驶路线上的粉尘度增加。为了解决渣土车的前述污染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渣土车的车厢上设置苫布或者设置篷盖系统来封闭车厢,避免渣土在气流下飞扬。
[0003]篷盖系统在使用状态时铺展在车斗的顶部,在非使用状态时需要进行折叠收纳,收纳后体积充分减小,减少对车斗空间的占用。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货物向车厢内装载的空间要求,篷盖系统的高度应该大于车厢的高度,即篷布平移支撑装置将篷布支撑至一定高度的位置,令下方具备足够的货物装载空间。这就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当篷盖系统在车厢上充分展开时,在车厢的尾部位置由于篷布的高度大于车厢后部边缘的高度,因而具有一个未被篷布遮盖的空间,即篷盖系统不能完全遮盖和封闭车厢。现有的解决方式为:令篷布的后部具有一定的空余长度,依靠这部分对后方的空间进行遮盖。然而,此种处理方式需要操作篷盖系统后采用人工对车厢尾部进行辅助封闭,提升了操作的繁琐程度。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具备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在篷盖装置展开时自动封闭尾部的空间,在篷盖装置收缩折叠时自动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自行运转的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在篷盖装置展开时自动封闭尾部的空间,在篷盖装置收缩折叠时自动复位折叠,省去采用人工进行辅助操作的烦恼。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包括安装在车厢两侧的轨道,在两个轨道之间安装有多个门型平移支撑组件,在尾部的门型平移支撑组件的外侧安装固定有基座板,在两个基座板上铰接安装有倾转框架,倾转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倾转支板,在两个倾转支板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撑布横杆,两个倾转支板的中部各自通过铰接轴与本侧的基座板铰接连接,在倾转支板的下端与基座板之间安装有气弹簧,在车厢上还安装有与本侧的倾转支板的下部边缘配合的触发杆,在基座板上还设有对复位的倾转支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柱;篷布铺设安装在各门型平移支撑组件以及倾转框架上。
[0006]优选地:门型平移支撑组件包括相对的两个轮支座,在两个轮支座之间安装固定有倒置U形形状的撑布框架,在轮支座的内侧上部安装有上轨道轮、内侧下部安装有下轨道轮,轨道位于上轨道轮与下轨道轮之间。
[0007]优选地:在轮支座的外侧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连接孔的连接板,在撑布框架的侧
部设有多个安装孔,撑布框架的侧部采用位于连接孔和安装孔内的螺栓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上轨道轮和下轨道轮一共设置有三个且成三角形布置,在上轨道轮和下轨道轮的轮缘上均设有轨道槽,轨道的上部和下部落入相应的轨道槽内。
[0009]优选地:篷布的主体部分铺设在撑布框架上且两侧边缘延伸至撑布框架的侧部下部,在篷布的外侧设有采用螺栓与撑布框架固定的侧部压板,篷布被夹持固定在撑布框架与侧部压板之间。
[0010]优选地:篷布的后部边缘与倾转框架固定连接,在篷布的外侧设有采用螺栓与倾转框架固定的后部压板,篷布被夹持固定在倾转框架与后部压板之间。
[0011]优选地:基座板采用组装螺栓与后部两个门型平移支撑组件的撑布框架的侧部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与现有的车辆篷盖装置或篷盖系统相比,本技术中的篷盖装置通过在装置的尾部两侧安装基座板并且在基座板上铰接安装倾转框架,同时在车厢上安装触发杆、在倾转框架的倾转支板与基座板之间安装气弹簧,实现了在篷盖装置展开时倾转支板与触发杆接触而倾转框架自行向下倾转闭合、在篷盖装置收缩折叠时在气弹簧的作用下倾转框架自行向上倾转复位的技术效果。篷盖装置充分展开时,倾转框架将篷布的尾部向下牵拉并且将车厢尾部的空间封闭住,解决了现有的篷盖系统不能完全封闭车厢尾部空间的缺陷。
[0014]本技术中的车辆篷盖装置,其尾部的倾转框架在篷盖装置作展开控制的过程中通过与触发杆配合而自动向下倾转、在进行收缩折叠控制的过程中在气弹簧的作用下自行向上倾转复位,因此无需人工干预,省去了采用人工进行辅助操作的烦恼。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门型平移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轨道;2、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

1、撑布框架;2

2、侧部压板;2

3、轮支座;2

4、上轨道轮;2

5、下轨道轮;2

6、连接板;2

7、安装孔;3、篷布;4、基座板;5、气弹簧;6、组装螺栓;7、限位柱;8、触发杆;9、铰接轴;10、倾转框架;11、后部压板;12、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20]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包括安装在车厢12两侧的轨道1,在两个轨道1之间安装有多个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在篷盖系统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沿着轨道1作平移移动,当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之间的距离减小时,篷盖系统为收缩折叠状态,反之当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之间的距离增大时,篷盖系统为展开状态。
[0021]本实施例中,在车厢12的外侧的等高位置焊接安装有多个转接块,轨道1为具有方
形截面的金属棒料,轨道1焊接安装在本侧转接块的外侧。
[0022]请参见图2,可以看出:
[0023]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包括相对的两个轮支座2

3,在两个轮支座2

3之间安装固定有倒置U形形状的撑布框架2

1,在轮支座2

3的内侧上部安装有上轨道轮2

4、内侧下部安装有下轨道轮2

5,轨道1位于上轨道轮2

4与下轨道轮2

5之间。
[0024]本实施例中,上轨道轮2

4和下轨道轮2

5一共设置有三个且成三角形布置(上轨道轮2

4设有两个下轨道轮2

5设有一个,或者上轨道轮2

4设有一个下轨道轮2

5设有两个),在上轨道轮2

4和下轨道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车厢(12)两侧的轨道(1),在两个轨道(1)之间安装有多个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在尾部的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的外侧安装固定有基座板(4),在两个基座板(4)上铰接安装有倾转框架(10),倾转框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倾转支板,在两个倾转支板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撑布横杆,两个倾转支板的中部各自通过铰接轴(9)与本侧的基座板(4)铰接连接,在倾转支板的下端与基座板(4)之间安装有气弹簧(5),在车厢(12)上还安装有与本侧的倾转支板的下部边缘配合的触发杆(8),在基座板(4)上还设有对复位的倾转支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柱(7);篷布(3)铺设安装在各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以及倾转框架(1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其特征是:门型平移支撑组件(2)包括相对的两个轮支座(2

3),在两个轮支座(2

3)之间安装固定有倒置U形形状的撑布框架(2

1),在轮支座(2

3)的内侧上部安装有上轨道轮(2

4)、内侧下部安装有下轨道轮(2

5),轨道(1)位于上轨道轮(2

4)与下轨道轮(2

5)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尾部自动开合功能的车辆篷盖装置,其特征是:在轮支座(2

3)的外侧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连接孔的连接板(2

6),在撑布框架(2

1)的侧部设有多个安装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中良祖庆元张洪鹏高国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福悦同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