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83115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胶原蛋白凝胶敷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经交联剂交联、粉碎得到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作为基体原料,与增稠剂的水溶液混合,并添加磷酸盐作为稳定剂,无需干燥即可获得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并且可通过调整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与增稠剂的用量,调整敷料的形态和性能。该敷料可直接涂敷于创面,使用方便,且不受创面位置及形状的限制;耐降解性能好,可以满足需要较长时间恢复的创面的修复需求;湿度适中,吸收性能好,可以快速吸收伤口渗出的组织液,促进伤口愈合;无皮内刺激、无潜在细胞毒性、无致敏反应。无致敏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原蛋白凝胶敷料
,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组织常因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因素而产生损伤,这些损伤被机体修补的过程称为组织修复。根据创面愈合周期,可分为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急性创面一般指擦伤、刀伤、枪伤、手术切口、烧伤、化学性损伤等,慢性创面指糖尿病足溃疡、腿部溃疡、压疮等。对于普通创伤,一般正常机体可以自我修复,然而对于一些损伤面积过大或慢性伤口,机体自我修复无法完全愈合,则需要医疗手段介入辅助治疗。拔牙创是行牙拔除术后留下的创口,一旦拔牙创口愈合不良,会导致术后出血、疼痛、肿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骨组织愈合时间变长,对患者咀嚼功能和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0003]医学上常用各种敷料作为皮肤修复材料,传统的敷料多为固体状态的惰性敷料,包括脱脂棉、石膏、纱布、绷带,用于覆盖创面和防止伤口感染,对创面愈合无促进作用,仅有物理保护作用,优点是价格便宜、制作简单;缺点是容易产生伤口黏连,换药时造成二次创伤,延长创面愈合时间。随着科技发展,交互式创伤修复敷料崭露头角,这类敷料主要包括泡沫敷料、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藻朊酸盐敷料,虽然这些敷料具有透气、隔菌或高含水量或高吸收性等特点,但泡沫敷料和水胶体敷料需要频繁换药,且泡沫碎屑易残留于伤口导致疤痕增多;水凝胶敷料易发生细菌滋生,不适用于感染和重度排水伤口;藻朊酸盐敷料能够使伤口脱水、延缓愈合,不适用于干性伤口。/>[0004]20世纪60年代初期Winter提出湿润伤口愈合理论,皮肤创面愈合材料的开发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种新型创面修复材料相继被开发出来。生物活性创面敷料多由天然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制成,具有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可维持创面局部湿润环境,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细胞外基质大分子相似性,细胞毒性低的特点,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疤痕产生。
[0005]专利(CN109985271A)公开了一种用于难愈合创面修复的复合胶原敷料,将I型胶原蛋白、III型胶原蛋白按比例分散于溶剂中,匀浆后,复合成型制备得到复合胶原敷料,能够充分发挥各胶原组分的特性,加快创伤的修复,提升创伤愈合质量。
[0006]专利(CN113975448A)公开了一种胶原蛋白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溶解于溶剂中,制得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成壳聚糖膜,定型后去除壳聚糖膜内溶剂,得壳聚糖基体材料;向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胶原蛋白,溶胀完全,制得胶原蛋白混合液;将胶原蛋白混合液覆盖于壳聚糖基体表面,然后干燥,重复该操作3

10次,制得胶原蛋白复合敷料。该复合敷料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敷料存在的透气性差,创口部位湿度大,导致创口愈合效果差的问题。
[0007]专利(CN108273122A)公开了一种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创伤敷料,该水凝胶创伤敷料由重组胶原蛋白、氯化钠、增稠剂和去离子水复合,经灭菌制备而成,属于外用凝胶敷料,
具有良好的保湿、止血及粘附性能,能促进创面愈合和保护创面新生组织,减少疤痕形成,适用于溃疡、烧伤、术后伤口及擦伤等创面的治疗,并且水凝胶创伤敷料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0008]专利(CN114470314A)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敷料,该敷料包括: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0.001%

0.05%;纤连蛋白0.005%

0.02%;透明质酸钠0.5%

2%;硫酸乙酰肝素0.1%

0.8%;糖醇类化合物1%

10%;1,2

戊二醇0.5%

3%;虎杖苷3%

8%;余量为水。上述胶原蛋白凝胶敷料通过选用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纤连蛋白、透明质酸钠、硫酸乙酰肝素、糖醇类化合物和虎杖苷,加上1,2

戊二醇和水(纯净水)形成的凝胶敷料,无刺激,无毒性,同时可以促进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纤连蛋白、虎杖苷等材料缓慢释放,促进创口处细胞生长,对伤口修复起到非常温和的效果。
[0009]但以上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械强度较差,易碎,不方便使用;耐降解性能较差,在酶或水溶液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降解和溶蚀,使材料在机体内的保持时间不足以支持患者伤口恢复;吸收性能不佳,不利于创口恢复等。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解性能佳、吸收性能佳、生物亲和性佳,并且方便使用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经交联剂交联、粉碎得到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作为基体原料,与增稠剂的水溶液混合,并添加磷酸盐作为稳定剂,无需干燥即可获得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并且可通过调整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与增稠剂的用量,调整敷料的形态和性能。该敷料可直接涂敷于创面,使用方便,且不受创面位置及形状的限制;耐降解性能好,可以满足需要较长时间恢复的创面的修复需求;湿度适中,吸收性能好,可以快速吸收伤口渗出的组织液,促进伤口愈合;无皮内刺激、无潜在细胞毒性、无致敏反应。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包括以下原料: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增稠剂水溶液、磷酸盐;
[0012]其中,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由重组胶原蛋白与交联剂交联、粉碎得到,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

20):1,所述增稠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

5.0%,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与增稠剂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2

15)。粉碎后,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的D90以50

800微米为佳。
[0013]重组胶原蛋白经交联剂交联后形成交联网络,可以赋予重组胶原蛋白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更好的耐降解性能,但交联剂用量应适中。如果交联剂用量过少,发挥的交联作用有限,不能很好的提高敷料的机械强度和耐降解性能。如果交联剂用量多,一方面,化学交联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用量过多会导致皮内刺激、潜在细胞毒性、致敏反应,另一方面,重组胶原蛋白过度交联后,吸收性能有限,并且不能很好的再分散在增稠剂水溶液中,制备得到性能稳定且符合预期的敷料。
[0014]优选地,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经发酵生产的胶原蛋白,包括重组人胶原蛋白、重组类人胶原蛋白、重组类胶原蛋白,更优选为III型人源化重组胶原蛋白。
[0015]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碳化二亚胺、环氧丙烷、二苯基磷酸盐、己二异氰酸酯、京尼
平、甲醛和戊二醛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京尼平、甲醛和戊二醛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为戊二醛。
[0016]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增稠剂水溶液、磷酸盐;其中,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由重组胶原蛋白与交联剂交联、粉碎得到,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

20):1,所述增稠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

5.0%,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与增稠剂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2

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胶原蛋白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经发酵生产的胶原蛋白,包括重组人胶原蛋白、重组类人胶原蛋白、重组类胶原蛋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碳化二亚胺、环氧丙烷、二苯基磷酸盐、己二异氰酸酯、京尼平、甲醛和戊二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酸盐的用量为重组胶原蛋白交联颗粒、增稠剂水溶液和磷酸盐总用量的0.2%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京尼平、甲醛和戊二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纤维素类增稠剂为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或以上纤维素的可溶盐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赵海光何可莹石明生徐勇猛
申请(专利权)人:稳得希林沈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