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69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3
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皮肤修复膜为海绵结构,其原料包括料液1、料液2和离子交联剂,所述皮肤修复膜包括皮肤模拟结构和支撑于皮肤模拟结构内部的若干个降解柱结构,所述皮肤模拟结构由料液1和离子交联剂制成,所述降解柱结构由料液2制成,其中,料液1由胶原、明胶和/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料液2由聚乙二醇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为致密海绵结构,柔韧而富有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结构稳定,样品表面光滑细腻,吸液能力强,制作工艺相对简便,可重复性高,产品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产品在放置在创伤部位30d后降解,可引导皮肤组织再生。可引导皮肤组织再生。可引导皮肤组织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是皮肤,皮肤提供了人体表面的物理屏障,阻挡外部的大部分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同时皮肤还是毛发、汗腺、皮脂腺等一系列组织的附着地,因此也起到了排泄、分泌激素等等一系列的功能。正式基于上述功能的复杂性,因此皮肤的修复一直是人体组织修复领域的难题。特别是针对真皮层损伤的重度损伤修复,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0003]国内外有报道的专利或产品均宣称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但是实际临床效果有限。其中公开号为CN 111840633 A的中国专利提到一种皮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皮肤修复膜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和生物活性玻璃制得,其中生物活性玻璃是直接混合入体系中的,无法提供有力的力学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构简单,制备方便;使用时,具有孔隙均匀、表面细腻等特点,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材料适时出现透气孔,帮助皮肤组织再生。
[0005]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所述皮肤修复膜为海绵结构,其原料包括料液1、料液2和离子交联剂,所述皮肤修复膜包括皮肤模拟结构和支撑于皮肤模拟结构内部的若干个降解柱结构,所述皮肤模拟结构由料液1和离子交联剂制成,所述降解柱结构由料液2制成,其中,料液1由胶原、明胶和/或其他高分子材料与水制成;料液2由聚乙二醇与水制成,料液1、料液2和离子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0):(1~10):(0.1~0.2),料液1中胶原、明胶和/或其他高分子材料与水的比值为1~6g:94~99ml,料液2中聚乙二醇和水的质量比为2~10:90~98。
[0006]作为优选,所述胶原为骨胶原和皮胶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明胶为骨明胶和皮明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高分子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乳酸、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7]作为优选,所述聚乙二醇为PEG

200、PEG

400、PEG

2000和PEG

6000中的至少一种。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其中A型的厚度为0.1

0.5mm,尺寸为100*200mm、100*300mm或300*300mm,B型的厚度为0.5

0.8mm,尺寸为50*200mm或100*300mm,C型的厚度为0.8

1.2mm,尺寸为100*100mm或100*200mm,D型的厚度为1.2

2mm,尺寸为100*300mm、300*300或400*400。
[0009]基于上述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10]步骤一.溶解料液1,加入离子交联剂进行交联处理,40

90℃反应4h,然后将其倒入带有立柱(占位柱)的不锈钢容器中,然后将其放入液氮罐中静置1

8h直至冷冻结冰,然后取出备用;
[0011]步骤二.将料液2放入60

90℃水浴中,搅拌1

9h溶解,将溶解后的料液2倒入孔洞中,倾倒时将步骤一制备的冷冻结冰体内的占位柱取出,待灌注结束后将整体放入液氮中,静置;
[0012]步骤三.将步骤二处理后冻结产品进行干燥;
[0013]步骤四.将干燥后的反应产品进行灭菌处理,得到成品。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干燥方式为冷冻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或乙醇脱水。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真空冷冻干燥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6]a)在真空下、温度为

40~

55℃、时间为1

3h的条件下冷冻;
[0017]b)继续在真空下、温度为

10~

15℃、时间为2

10h的条件下冷冻;
[0018]c)继续在真空下、温度为0~5℃、时间为12

24h的条件下冷冻;
[0019]d)继续在真空下、温度为15~25℃、时间为1

5h的条件下冷冻,最终产品完全冻干;
[0020]所述真空干燥的方法为真空条件下,温度控制在20

30℃,真空干燥20

48h;
[0021]所述乙醇脱水的方法为将产品放入75

100wt%乙醇中,放入超声清洗机,超声1

5h,结束后将乙醇倒掉,重复该步骤1

3次,直到产品变软,然后将处理后的产品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设置20

50℃,干燥10

24h以除去乙醇。
[002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灭菌处理的方式为钴

60辐照灭菌、电子束辐照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中的至少一种。
[0023]基于上述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将所述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整个或者裁剪后贴敷于患者的皮肤创面,如有需要可适当滴加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然后将创面使用医用胶带进行固定,以防止滑落,30天后,将医用胶带取下即可,可以看出修复膜表面出现了规则排列的孔隙,此孔隙可有利于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产品在放置30天左右时,整个结构发生崩解,此时将材料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可见皮肤已修复完好。
[0024]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式是采用分步冻干的方法进行样品的成型,得到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均匀多孔材料。同时材料采用离子交联的方式使得材料具备高弹性、高吸水、延长降解时间的特性。同时离子交联方式较传统化学交联更加高效,安全性更高。
[0025]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皮肤膜具有较高的韧性与较强的吸水能力,吸水能力为自身重量的5

30倍。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成型容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各数字标号代表如下:1.皮肤模拟结构;2.降解柱结构;3.可移动占位柱;4.不锈钢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所述皮肤修复膜为海绵结构,其原料包括料液1、料液2和离子交联剂,所述皮肤修复膜包括皮肤模拟结构和支撑于皮肤模拟结构内部的若干个降解柱结构,所述皮肤模拟结构由料液1和离子交联剂制成,所述降解柱结构由料液2制成,其中,料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修复膜为海绵结构,其原料包括料液1、料液2和离子交联剂,所述皮肤修复膜包括皮肤模拟结构和支撑于皮肤模拟结构内部的若干个降解柱结构,所述皮肤模拟结构由料液1和离子交联剂制成,所述降解柱结构由料液2制成,其中,料液1由胶原、明胶和/或其他高分子材料与水制成;料液2由聚乙二醇与水制成,料液1、料液2和离子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0):(1~10):(0.1~0.2),料液1中胶原、明胶和/或其他高分子材料与水的比值为1~6g:94~99ml,料液2中聚乙二醇和水的质量比为2~10:90~9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为骨胶原和皮胶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明胶为骨明胶和皮明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高分子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乳酸、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PEG

200、PEG

400、PEG
ꢀ‑
2000和PEG
ꢀ‑
6000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其中A型的厚度为0.1

0.5mm,尺寸为100*200mm、100*300mm或300*300mm,B型的厚度为0.5

0.8mm,尺寸为50*200mm或100*300mm,C型的厚度为0.8

1.2mm,尺寸为100*100mm或100*200mm,D型的厚度为1.2

2mm,尺寸为100*300mm、300*300或400*400。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产生呼吸孔的皮肤修复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溶解料液1,加入离子交联剂进行交联处理,40

90℃反应4h,然后将其倒入带有占位柱的不锈钢容器中,然后将其放入液氮罐中静置1

8h直至冷冻结冰,然后取出备用;步骤二.将料液2放入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小祥朱礼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瀚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