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255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环境温度,获得环境温度的偏差值,并结合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值,获得电子水泵第一目标修正泵速;基于车速,获得电子水泵第二目标修正泵速;基于发动机爆震,获得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基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获得电子水泵的基本泵速,并结合电子水泵第一、第二、第三目标修正泵速,获得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利用第一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环境温度偏差、发动机爆震对电子水泵泵速的修正,有效实现了电子水泵的精确控制。有效实现了电子水泵的精确控制。有效实现了电子水泵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油在发动机气缸内剧烈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为了使发动机机体维持正常的工作温度,就需要配置合适的冷却循环系统。现有技术中,车用发动机大部分采用机械水泵,机械水泵的泵速和发动机转速强耦合,冷却液流量仅受发动机转速控制,从而无法很好的适应全部工况的需求,比如缓慢爬坡、发动机转速低、冷却液流量低,但热负荷高,无法满足发动机实际的散热需求,使得发动机温度升高,热效率降低。
[0003]电子水泵由发动机管理系统控制器根据各种运行工况对泵速进行控制,与发动机转速解耦,可以依据发动机的实际冷却需求控制冷却水流量。在小流量需求工况时,可降低电子水泵泵速,以实现节能,在大流量需求工况时,提高电子水泵泵速输出,以降低热负荷,进而提高进气量及提前点火角,提高扭矩输出。CN201910069236.3 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和系统,但该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中,一方面,未将爆震控制和驾驶员的采暖、除霜需求等因素作为电子水泵的控制边界,从而未能充分发挥电子水泵的优势;另一方面,该控制方法仅将环境温度作为修正因子,从而不能实现较为精确的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机械水泵与电子水泵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在发动机运行阶段,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环境温度、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车速和发动机爆震;基于所述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获得电子水泵的基本泵速;基于所述环境温度,获得发动机冷却液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获得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值;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预设阈值,获得环境温度的偏差值,并结合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值,获得电子水泵第一目标修正泵速;基于所述车速,获得电子水泵第二目标修正泵速;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获得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基于所述电子水泵的基本泵速、电子水泵第一目标修正泵速、电子水泵第二目标修正泵速和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获得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利用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
[000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基于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车
速、爆震状态等边界来获得电子水泵的目标泵速,有效解决了机械水泵存在无法满足发动机实际的散热需求的问题,以及现有控制方法未充分发挥电子水泵优势和控制不精确的问题。
[0007]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驾驶员采暖、除霜需求,获得采暖循环管路的冷却液流量,并结合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获得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将所述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和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进行比较,以较大泵速为电子水泵的目标泵速;利用电子水泵的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
[0008]通过将驾驶员的采暖、除霜需求对电子水泵的泵速进行协调控制,在发动机冷机起动工况,设计基于冷却液温度条件判断是否响应采暖、除霜需求,目的在于使发动机冷却液尽快达到最佳运行温度,整车的经济性更好。同时,在发动机由运行状态变为停机状态,可充分利于发动机的余热来满足驾驶员的采暖需求。
[0009]优选的,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获得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具体包括:使能标志位F1置位后,平均爆震点火角推迟角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等于第一预设泵速阈值VAL_m1;超级爆震标志位置位时,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等于第二预设泵速阈值VAL_m2;平均爆震点火角推迟角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和超级爆震标志位置位同时满足时,VAL_m1和 VAL_m2取最大值赋给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使能标志位F1置位后延迟设定时间阈值后复位,则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等于零。
[0010]其中,基于发动机爆震监测条件,当发动机管理系统控制监测到爆震倾向时,通过增加电子水泵的泵速,来加速冷却系统循环,将发动机气缸周围的热量迅速带走,来抑制爆震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发动机,提升整车的动力性。同时,引入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环境温度偏差对电子水泵泵速的修正,比只引入环境温度作为修正因子的控制方式更为精细化,能更为精准的实现在不同的冷却液温度、环境温度条件下,对发动机的冷却液流量进行闭环控制,既能满足发动机冷却流量需求,又能使电子水泵的功耗处于最佳状态。
[0011]优选的,在发动机运行结束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发动机停机时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获得电子水泵后运行的基本泵速;将电子水泵后运行的基本泵速与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进行比较,以较大泵速为电子水泵后运行的目标泵速;利用电子水泵后运行的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
[0012]优选的,在发动机运行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电子水泵的预设泵速阈值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以实现电子水泵排气。
[0013]通过在发动机未启动前,使电子水泵按照预设泵速阈值运行一段时间,以实现电子水泵排气,从而排除冷却液中可能存在的气泡,进而消除影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不良因素。
[0014]优选的,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预设阈值,获得环境温度的偏差值包括:
通过所述环境温度减去台架标定时的环境温度预设阈值,获得环境温度的偏差值。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系统,在发动机运行阶段,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环境温度、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车速和发动机爆震;第一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获得电子水泵的基本泵速;第二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温度,获得发动机冷却液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获得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值;第三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预设阈值,获得环境温度的偏差值,并结合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值,获得电子水泵第一目标修正泵速;第四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车速,获得电子水泵第二目标修正泵速;第五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获得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第六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子水泵的基本泵速、电子水泵第一目标修正泵速、电子水泵第二目标修正泵速和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获得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利用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
[0016]优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七获得模块,用于基于驾驶员控制系统采暖、除霜需求,获得采暖循环管路的冷却液流量,并结合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获得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并用于将所述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和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进行比较,以较大泵速为电子水泵的目标泵速;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利用电子水泵的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
[0017]优选的,在发动机运行结束后,还包括:第八获得模块,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运行阶段,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环境温度、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车速和发动机爆震;基于所述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获得电子水泵的基本泵速;基于所述环境温度,获得发动机冷却液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获得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值;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预设阈值,获得环境温度的偏差值,并结合发动机目标冷却温度偏差值,获得电子水泵第一目标修正泵速;基于所述车速,获得电子水泵第二目标修正泵速;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获得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基于所述电子水泵的基本泵速、电子水泵第一目标修正泵速、电子水泵第二目标修正泵速和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获得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利用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驾驶员采暖、除霜需求,获得采暖循环管路的冷却液流量,并结合发动机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获得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将所述电子水泵的第一目标泵速和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进行比较,以较大泵速为电子水泵的目标泵速;利用电子水泵的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发动机爆震,获得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具体包括:使能标志位F1置位后,平均爆震点火角推迟角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等于第一预设泵速阈值VAL_m1;超级爆震标志位置位时,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等于第二预设泵速阈值VAL_m2;平均爆震点火角推迟角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和超级爆震标志位置位同时满足时,VAL_m1和 VAL_m2取最大值赋给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使能标志位F1置位后延迟设定时间阈值后复位,则电子水泵第三目标修正泵速等于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运行结束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发动机停机时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获得电子水泵后运行的基本泵速;将电子水泵后运行的基本泵速与电子水泵的第二目标泵速进行比较,以较大泵速为电子水泵后运行的目标泵速;利用电子水泵后运行的目标泵速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运行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电子水泵的预设泵速阈值对发动机电子水泵进行控制,以实现电子水泵排气。6.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运行阶段,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转速、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波高柏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