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58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主要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和输送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电源和管道支撑,电源和管道支撑均设置在底板上,输送组件包括电源、盛料斗、输料泵和管道组件,电源和输料泵均可拆卸的设置在底板上,且两者导线连接,盛料斗用于盛放馅料,盛料斗和输料泵连接,管道组件连接输料泵和灌肠机,用于将盛料斗中盛放的馅料输送进灌肠机的料斗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输送组件,盛料斗、输料泵和管道组件的配合可实现在地面上直接为灌肠机上料,无需提升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整个上料过程中,灌肠机可连续运行,不用停机。不用停机。不用停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在生产传统肉制品(西式火腿、香肠、火腿肠等)时,都是采用灌肠机进行产品灌装,主要操作过程为:将搅拌好的馅料通过馅料转运设备倒入斗车,放到灌肠机提升机上,开启提升机将馅料倒入灌肠机的料斗内,这个过程需操作人员站在灌肠机台面上,用刮板将斗车车壁上剩余的馅料刮下,放入灌肠机料斗内,这种操作方式存在的主要缺点如下:(1)在加馅料的过程中,灌肠机为非运行状态,影响灌装效率;(2)采用人工上料时,灌肠机基本处于一半时间运行、一半时间停机的状态,而转运上料的人员也处于忙于转运馅料及上料的操作中,整体灌装操作连续性差;(3)操作人员刮料过程是站在灌肠机的料斗旁操作,易出现杂质、异物等隐患,难以保证食品安全;(4)操作人员在刮料过程中,需登高至1.4米左右高的位置,不利于人身安全;(5)因为斗车的磨损或挤压变形,上料过程中易发生斗车一端脱轨或整体跌落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技术介绍
提及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组件和输送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电源和管道支撑,电源和管道支撑均设置在底板上,输送组件包括电源、盛料斗、输料泵和管道组件,电源和输料泵均可拆卸的设置在底板上,且两者导线连接,盛料斗用于盛放馅料,盛料斗和输料泵连接,管道组件连接输料泵和灌肠机,用于将盛料斗中盛放的馅料输送进灌肠机的料斗中。
[0005]为了便于轻松实现转场和下料位置调整,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滚轮呈矩阵结构分布在底板的底面上,滚轮为带刹车的滚轮。
[0006]为了实现在地面就近处给灌肠机上料,管道组件呈Z字型结构,管道组件包括多段管道、多个卡箍和多个弯头,多段管道的连接处均通过多个卡箍形成两两可拆卸的连接,且相邻管道的转折处均通过弯头连接,Z字型结构包括上层横向部分、下层横向部分和竖直部分,上层横向部分设有喇叭状朝下的下料口。
[0007]为了保证上料过程中的稳定性,管道支撑包括管道支撑一和管道支撑二,管道支撑一和管道支撑二的下端均设置在底板上,管道支撑一和管道支撑二的上端分别用于支撑上层横向部分和下层横向部分,管道支撑一和管道支撑二的上端均为U形结构。
[0008]为了保证盛料斗盛装的馅料容易出料以及后续粘附馅料时人工容易刮料,盛料斗是上端圆柱下端锥形收缩的漏斗状结构,下端锥形收缩的内部夹角为120
°
,盛料斗上设置有可开合的上盖,上盖是对中分开且两半均向上旋转对开的结构。
[0009]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0]1.设置输送组件,盛料斗、输料泵和管道组件的配合可实现在地面上直接为灌肠机上料,无需提升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0011]2.输料泵能够将馅料通过管道组件持续不断的泵送灌肠机的料斗中,整个上料过程中,灌肠机可连续运行,不用停机,避免了停产造成的损失;
[0012]3.操作人员不需要登高刮料,只需在地面处对盛料斗内壁进行刮除清理,整个操作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滚轮;2、底板;3、电源;4、输料泵;5、卡箍;6、管道支撑一;7、盛料斗;8、管道支撑二;9、管道;10、上盖;11、弯头;12、下料口;13、灌肠机的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6]如图1所示,整体包括支撑组件和输送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板2、电源3和管道支撑,电源3和管道支撑均设置在底板2上,为了便于轻松实现转场和下料位置调整,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滚轮1,多个滚轮1呈矩阵结构分布在底板2的底面上,滚轮1为带刹车的滚轮1,调整好本技术位置后通过滚轮1刹车制动防止下料过程中位置的偏移;
[0017]为了保证上料过程中的稳定性,管道支撑包括管道支撑一6和管道支撑二8,管道支撑一6和管道支撑二8的下端均设置在底板2上,管道支撑一6和管道支撑二8的上端分别用于支撑上层横向部分和下层横向部分,管道支撑一6和管道支撑二8的上端均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内侧壁尺寸正好对应管道9的外径;
[0018]输送组件包括电源3、盛料斗7、输料泵4和管道组件,电源3和输料泵4均可拆卸的设置在底板2上,且两者导线连接,电源3为输料泵4提供电力,盛料斗7用于盛放馅料,盛料斗7和输料泵4连接,管道组件连接输料泵4和灌肠机,用于将盛料斗7中盛放的馅料输送进灌肠机的料斗13中,为了保证盛料斗7盛装的馅料容易出料以及后续粘附馅料时人工容易刮料,盛料斗7是上端圆柱下端锥形收缩的漏斗状结构,下端锥形收缩的内部夹角为120
°
,盛料斗7上设置有可开合的上盖10,上盖10是对中分开且两半均向上旋转对开的结构,两半对开的样式一半打开用于入馅料时另一半关闭便于防止杂质、异物进入盛料斗7;
[0019]为了实现在地面就近处给灌肠机上料,管道组件呈Z字型结构,管道组件包括多段管道9、多个卡箍5和多个弯头11,多段管道9的连接处均通过多个卡箍5形成两两可拆卸的连接,且相邻管道9的转折处均通过弯头11连接,Z字型结构包括上层横向部分、下层横向部分和竖直部分,Z字型结构的下层横向部分连接输料泵4,上层横向部分连接下料口12,竖直部分的尺寸应保证下料口12的位置高于灌肠机的料斗13的上表面,上层横向部分设有喇叭状朝下的下料口12,该下料口12在本技术位置调整好后正对下方的灌肠机的料斗13。
[0020]实施例一:
[0021]以盛料斗7上端圆柱直径为1.2米,上端圆柱高度部分为1米,下端锥形收缩的内部
夹角为120
°
,管道9内径为8cm为例:
[0022]将本技术移动至灌肠机一旁,调整本技术的位置,保证下料口12正对灌肠机的料斗13,然后通过滚轮1上的刹车制动,通过电源3给输料泵4供电,开启输料泵4,将搅拌好的馅料通过馅料转运设备持续倒入盛料斗7中,输料泵4将馅料通过管道组件泵送到下料口12后,然后落入下方正对的灌肠机的料斗13中,能够持续给灌肠机输送馅料,灌肠机可不停机持续灌肠,设置了管道组件配合下料口12持续下料,馅料不会积攒在灌肠机的料斗13中,操作人员就避免了登高给灌肠机的料斗13刮除残余馅料的麻烦,一些粘附到盛料斗7内壁上的馅料,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用刮板对盛料斗7内壁进行刮除清理,当天使用完毕后,松开多个卡箍5,将管道组件拆卸开进行清洗。
[0023]其中,上述的滚轮1、电源3、输料泵4、卡箍5和弯头11均是现有技术。
[00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输送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电源和管道支撑,所述电源和管道支撑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电源、盛料斗、输料泵和管道组件,所述电源和输料泵均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两者导线连接,所述盛料斗用于盛放馅料,所述盛料斗和所述输料泵连接,所述管道组件连接所述输料泵和灌肠机,用于将所述盛料斗中盛放的馅料输送进灌肠机的料斗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呈矩阵结构分布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上,所述滚轮为带刹车的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为灌肠机上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呈Z字型结构,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多段管道、多个卡箍和多个弯头,多段所述管道的连接处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庆孙继坤韩庆霞任重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金锣文瑞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