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1468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学薄膜包括基膜和硬化涂层,所述基膜为收缩率MD≤0.5%且TD≤0.2%的光学级材料,所述硬化涂层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预聚物、引发剂、消光粉、黑色油墨、助剂和有机溶剂;至少黑色油墨I为0%时,所述基膜和硬化涂层之间还设有油墨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具有表面硬化处理、表面哑光、耐磨、稳定的光学透过率和具有光扩散效果等多种优异性能;涂层具有良好的耐刮性能以及很好的附着力,能实现对光学膜的光泽度和透光率实现精确定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速度快,工艺成本低,可以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续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膜
,具体涉及一种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光学薄膜大量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以及车载屏幕等众多数码产品的显示屏幕保护。随着Mini LED显示屏幕带入大众视野,也表明Mini LED行业上、中、下游的各大厂商已经具备量产的底气。相比背光显示技术,Mini LED直下式显示技术不再需要使用玻璃盖板封装,转而使用贴膜工艺来实现Mini LED模组的表面保护;而由于大屏显示的需要,表面的光学薄膜需要多种光学效果。例如,由于没有剥离盖板的保护,光学薄膜需要具有很好的表面铅笔硬度;此外,为了显示屏幕使用时不会发生炫光,需要具有一定的哑光度;同时,光学模组需要有效的光屏蔽,因此,光学膜需要具有一定的光学透过率和光扩散效果。综上,由于Mini LED显示技术的快速应用,市场提出了一种需要兼顾表面硬化处理、表面哑光、耐磨、稳定的光学透过率和具有光扩散效果的光学级薄膜。
[0003]现有技术中,光学膜大多透过率高,雾度低,光线垂直透过率高,不适用于某些需要遮盖底色和半透明的应用场景。此外,光扩散膜具有高雾度和光扩散效果等特点,但其表面明显发白,且耐刮性能差,不适用于屏幕表面保护膜。于此同时,市面上的光学膜很难兼有硬化处理、表面哑光、耐磨、可定制的光学透过率等性能。如公开号为CN 11390016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老化光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其中的抗老化光扩散膜的具有很好的光扩散效果,但是不具有表面哑光和定制透光率和雾度的功能。
[0004]此外,目前市面上很多耐磨的哑光膜使用拉膜工艺制备,但拉膜工艺批次生产量大,很难针对业务需求定向精准开发。如公开号为CN 114262505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哑光薄膜的生产方法,其拉膜工艺复杂,投资大,且产品批次量极大,无法精确定制哑光度和透光率。
[0005]基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制备工艺来制备得到一种兼顾具有表面硬化处理、可定制的表面哑光度、耐磨、可定制的光学透过率的光学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兼顾具有表面硬化处理、可定制的表面哑光度、耐磨、可定制的光学透过率。
[0007]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包括基膜和硬化涂层,所述基膜为收缩率MD(纵向)≤0.5%且TD(横向)≤0.2%的光学级材料,所述硬化涂层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0008][0009]本专利技术将哑光效果和光扩散效果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兼顾表面硬化处理、表面哑光、耐磨、稳定的光学透过率和具有光扩散效果的光学级薄膜。
[0010]通过选择特定收缩率的材料,避免了涂布液涂布后产生明显的涂布方向色差和排骨纹,保证了光学膜的各向同性/颜色一致性。
[0011]进一步的,至少所述黑色油墨I为0%时,所述基膜和硬化涂层之间还设有油墨涂层。即黑色油墨I为0%时,所述光学薄膜包括基膜、硬化涂层和硬化涂层;黑色油墨I不为0%时,所述光学薄膜包括基膜和硬化涂层或包括基膜、硬化涂层和硬化涂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光学级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聚碳酸酯薄膜(P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N)、聚苯硫醚薄膜(PPS)或聚丙烯薄膜(PP)、CPI(无色聚酰亚胺)、COP(聚环烯烃)或TPU(聚氨酯弹性体);优选为PET,具有更好的光学一致性,阻氧和阻湿性。
[0013]具体的,所述硬化涂层由涂布液涂布后,经烘干、固化形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基膜的厚度为12

300μm,所述硬化涂层的厚度为5

20μm。通过调整硬化涂层的厚度,能够调节光学薄膜的光泽度和透光率;具体的,硬化涂层的厚度每多1微米,60
°
角光泽度会相差10GU左右。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预聚物的分子量为500

10000。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预聚物选自聚丙烯酸酯预聚物、聚氨酯预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根据基膜的材质特性进行选择,以保证硬化涂层与基膜的附着力,提高硬化涂层的耐磨特性与耐刮特性。
[0017]优选的,所述涂布液中,不饱和预聚物的质量分数为50%。
[0018]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或热引发剂,引发剂的选择以不饱和预聚物固化条件为准。
[0019]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光引发剂184(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光引发剂270(三{4

[(4

乙酰苯基)硫烷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光引发剂1173(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和光引发剂1110(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优选的,所述涂布液中,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1%。
[0021]进一步的,所述热引发剂选自多异氰酸酯、双氰胺、偶氮二异戊腈、过氧化2

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4

叔丁基环己酯)、过氧化月桂酰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优选的,所述涂布液中,热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3%。
[0023]进一步的,所述消光粉的折射率为1.10

1.45。
[0024]进一步的,所述消光粉选自超细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滑石粉、硬脂酸铝、硬脂酸钙和热固性聚甲基脲树脂(有机消光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本专利技术消光粉可以与不饱和预聚物做适配,优选与不饱和预聚物发生偶联反应或者通过外加偶联剂(如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或者硅烷偶联剂)的方式与不饱和预聚物发生偶联的消光粉。
[0026]此外,部分消光粉的使用会对硬化涂层的透光率和雾度影响较大,可以通过消光粉的使用调整涂层透光率、雾度和光泽度。如二氧化钛和热固性聚甲基脲树脂通常对透光率影响较小,而超细二氧化硅通常对透光率影响较大。此外,不同消光粉的选择对涂层耐磨特性影响也较大,使用有机消光粉通常可以获得更好的耐摩特性。
[0027]进一步的,所述消光粉的粒子半径为0.2

10μm。
[0028]优选的,所述涂布液中,消光粉的质量分数为3%。
[0029]进一步的,所述助剂选自抗指纹助剂、附着力促进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流平剂和防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的使用,可以实现很好的防指纹效果或者表面减反射等光学效果等。
[0030]优选的,所述涂布液中,助剂的质量分数为1%。
[0031]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I选自甲苯、乙酸乙酯、丁酮、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甲酮和无水乙醇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和硬化涂层,所述基膜为收缩率MD≤0.5%且TD≤0.2%的光学级材料,所述硬化涂层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黑色油墨I为0%时,所述基膜和硬化涂层之间还设有油墨涂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

1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级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丙烯、无色聚酰亚胺、聚环烯烃或聚氨酯弹性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的厚度为12

300μm,所述硬化涂层的厚度为5

20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预聚物选自聚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汤茂铜曹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