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气方法及车辆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42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气方法及车辆热管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副水箱、第一循环回路及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连通副水箱,第二循环回路被设置成和第一循环回路可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除气方法包括:确定车辆热管理系统在除气模式下,控制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断开;控制副水箱中的热交换介质经由第一循环回路,以进行第一阶段排气;确定第一阶段排气完成后,控制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连通;控制副水箱中的热交换介质通过第二循环回路,以进行第二阶段排气。通过两阶段排气的方式,降低排气难度,保证排气效果,保证车辆热管理系统正常工作。常工作。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气方法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气方法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汽车以燃油发动机为动力系统,其热管理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实现发动机及其周边附件的降温冷却,这时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通常以散热器、水泵和节温器等机械部件实现自然冷却,热管理效率普遍不高。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虽然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宗旨也是为了保持核心部件的最佳温度,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需要实现温度管理管理范围更加精密,效率要求也更高,因此对热管理系统的需求更加复杂。
[0003]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发展,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汽车热管理也越来越受关注。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管路较长,加注过程中管路内易积气,积气压力导致水泵无法正常工作,使得整个热管理系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气方法及车辆热管理系统,该除气方法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加注积气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副水箱、第一循环回路及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连通副水箱,第二循环回路被设置成和第一循环回路可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0006]除气方法包括:
[0007]确定车辆热管理系统在除气模式下,控制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断开;
[0008]控制副水箱中的热交换介质经由第一循环回路,以进行第一阶段排气;
[0009]确定第一阶段排气完成后,控制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连通;
[0010]控制副水箱中的热交换介质通过第二循环回路,以进行第二阶段排气;
[0011]其中,第一循环回路设有电机模块及散热器,第二循环回路设有电池模块及换热器。
[0012]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副水箱包括副水箱进液口以及副水箱出液口,副水箱进液口位于副水箱出液口的上方,除气方法包括还包括:
[0013]在除气模式下,确定副水箱的液位值低于副水箱进液口的下边缘。
[0014]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确定第一阶段排气完成包括:
[0015]自热交换介质开始经由第一循环回路为第一时间节点记录第一循环时长;
[0016]当第一循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确定第一阶段排气完成;
[0017]或者
[0018]读取副水箱的液位值;
[0019]在副水箱的液位值不降低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阶段排气完成。
[0020]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除气方法还包括:
[0021]确定第二阶段排气完成后为第三时间节点,控制车辆热管理系统等待第三预设时长;
[0022]在第三预设时长后,根据副水箱的液位值确定是否给副水箱注入热交换介质。
[0023]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确定第二阶段排气完成包括:
[0024]自热交换介质开始经由第二循环回路为第二时间节点记录第二循环时长;
[0025]当第二循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确定第二阶段排气完成;
[0026]或者
[0027]读取副水箱的液位值;
[0028]在副水箱的液位值不降的情况下,确定第二阶段排气完成。
[0029]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根据副水箱的液位值确定是否给副水箱注入热交换介质包括:
[0030]在副水箱的液位值低于下限位的情况下,给副水箱再补充热交换介质以使副水箱的液位值至上限位。
[003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副水箱、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控制模块;
[0032]第一循环回路连接于副水箱并沿热交换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泵组、电机模块、第一控制阀以及散热器;
[0033]第二循环回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并沿热交换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三泵、电池模块以及换热器;
[0034]控制模块分别与泵组、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三泵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泵组和第三泵作业、控制第一控制阀连通或断开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
[0035]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执行上述的除气方法。
[0036]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循环回路还设有第二控制阀且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泵组与副水箱之间并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使得第一循环回路的主干路与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之间可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0037]泵组包括第一泵和第二泵,第一泵设置于第一支路,第二泵设置于第二支路;
[0038]电机模块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支路,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二支路。
[0039]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循环回路还设有供电配电模块,供电配电模块设置于第一支路并位于第一泵与第一电机之间。
[0040]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三控制阀且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第三控制阀设置于第一控制阀与散热器之间并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使得第一循环回路的主干路与第三支路及第四支路之间可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
[0041]散热器设置于第四支路。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副水箱、第一循环回路及第二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被设置成和第一循环回路可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该除气方法采用两阶段排气的方案,第一阶段排气过程中,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断开,第一阶段排气主要针对第一循环回路;第二阶段排气过程中,将第二循环回路连接于第一循环回路,第二阶段排气主
要针对第二循环回路。通过两阶段排气的方式,逐步排出管路中的积气,降低对车辆热管理系统的负载能力要求,降低排气难度,保证排气效果,保证车辆热管理系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5]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示意简图;
[0046]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的流程图;
[004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的流程框图;
[0048]图4出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热管系统的控制框图。
[0049]附图标记
[0050]100、副水箱;
[0051]201、第一控制阀;202、第一泵;203、第二泵;204、供电配电模块;205、第一电机;206、第二电机;207、第二控制阀;208、第三控制阀;209、散热器;210、第一三通阀;211、第二三通阀;
[0052]301、第三泵;302、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副水箱、第一循环回路及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连通所述副水箱,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被设置成和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可选择性地连通或断开;所述除气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在除气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断开;控制所述副水箱中的热交换介质经由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以进行第一阶段排气;确定所述第一阶段排气完成后,控制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连通;控制所述副水箱中的热交换介质通过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进行第二阶段排气;其中,所述第一循环回路设有电机模块及散热器,第二循环回路设有电池模块及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箱包括副水箱进液口以及副水箱出液口,所述副水箱进液口位于所述副水箱出液口的上方,所述除气方法包括还包括:在所述除气模式下,确定所述副水箱的液位值低于所述副水箱进液口的下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阶段排气完成包括:自所述热交换介质开始经由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为第一时间节点记录第一循环时长;当所述第一循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第一阶段排气完成;或者读取所述副水箱的液位值;在所述副水箱的液位值不降低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阶段排气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二阶段排气完成后为第三时间节点,控制车辆热管理系统等待第三预设时长;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后,根据所述副水箱的液位值确定是否给所述副水箱注入热交换介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阶段排气完成包括:自所述热交换介质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为第二时间节点记录第二循环时长;当所述第二循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第二阶段排气完成;或者读取所述副水箱的液位值;在所述副水箱的液位值不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阶段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沙沙黄少杰杨雨涛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