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799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和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和自动控制系统,该方法主要是解决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醇醚类产品的生产,通过对副产氯甲烷的净化处理,不需要把氯甲烷进行压缩处理,而是直接把净化并干燥后的氯甲烷气体通过中间储罐输送至醇醚的合成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通过一步反应合成生产醇醚类产品,不但产品质量稳定达标,还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连续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连续自动化生产、产品质量高、产品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工艺安全性高的优点。安全性高的优点。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醇醚类产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甲烷又名一氯甲烷和甲基氯,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属有机卤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应用在有机硅工业、甲烷多氯化物的合成、甲氧基醚的合成(主要是醇醚类产品,比如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甲醚等)、合成甲基铵/胺盐、合成甲基膦化合物、制备甲基氯化镁格氏试剂、用作丁基橡胶合成的溶剂等方面。
[0003]醇醚类溶剂(比如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等)是一种含氧溶剂,主要是乙二醇和丙二醇的低碳醇醚,组成中既有醚键,又有羟基,前者具有亲油性,可溶解憎水化合物,后者具有亲水性,可溶解水溶性化合物。醇醚类溶剂在溶剂型漆中与其他溶剂混合使用,其特点是在大多数溶剂挥发后能保持涂膜的流平性;醇醚类溶剂与水有很好的相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水性涂料,作助溶剂,其偶联使用。醇醚类溶剂最重要的产品为二元醇醚,二元醇醚作为一类优良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行业、刹车液、防冻液、防冻剂、喷雾发动机燃油添加剂、地板抛光剂、印刷油墨、电子化学品、清洁剂、选矿剂、皮革加工、PS版用感光液、短效增塑剂、燃料和农药等领域,同时二元醇醚还大量用于合成醇醚醋酸酯等。
[0004]二元醇醚成熟的生产工艺主要是采用二元醇或二元醇的单醚进行皂化、烷基化生成二元醇的单醚或二元醇的双醚,其中氯甲烷主要参与烷基化反应,把二元醇变为二元醇单醚或把二元醇单醚变为二元醇双醚。
[0005]生产草甘膦和亚磷酸二甲酯过程中副产大量氯甲烷,目前的工艺是把副产氯甲烷经简单处理后压缩为液体,减少体积,方便运输,产品质量接近副产标准,作为副产品销售,但这些氯甲烷作为副产品,利用价值不高,且氯甲烷大量储存会构成重大危险源,不利于安全管理。
[0006]因此计划副产氯甲烷用于醇醚类产品的生产,但在草甘膦和亚磷酸二甲酯副产氯甲烷中一般夹带部分杂质,比如甲醇、甲缩醛、氯化氢、二甲醚、水分等,直接应用于醇醚的生产,一是副反应的不确定性和杂质造成的副反应对反应压力、温度的影响会造成醇醚生产条件不易控制,二是杂质造成醇醚产品质量不达标,三是副反应引起反应压力和温度的剧烈波动等情况易发生安全问题,四是氯甲烷压缩为高压液体后再汽化用于醇醚生产,极大浪费成本和资源;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连续自动化生产、产品质量高、产品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工艺安全性高的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
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和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所述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的工艺流程依次为副产氯甲烷的有机杂质去除、酸性杂质去除和水分去除,整个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采用全自动控制对副产氯甲烷进行连续净化,全自动控制包括氯甲烷流量自动控制、氯甲烷在线检测、氯甲烷温度和压力显示和报警装置,氯甲烷流量自动控制为系统根据三个处理过程的处理量的大小自动调整;所述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包括氯甲烷气体的中间储罐、输送风机和输送管道,干燥后的氯甲烷气体通过输送管道储存于中间储罐,储存于中间储罐中的氯甲烷气体通过输送风机经输送管道输送至副产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整套副产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采用全程自动控制,全程自动控制包括氯甲烷流量控制、氯甲烷压力控制和风机自动启停控制,氯甲烷流量控制为根据醇醚合成工艺的需求进行自动调整,氯甲烷压力控制包括中间储罐和输送管道的压力控制,中间储罐的压力控制包括高低压报警和根据压力变化自动调整进出中间储罐的流量,风机自动启停为输送风机根据醇醚合成工艺的进料要求自动启动和停止,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还安装有独立于全程自动控制的安全仪表系统;所述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包括氯甲烷气体的通入和醇醚合成反应,醇醚合成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氯甲烷气体从反应釜的底部通入反应液中,醇醚合成反应为氯甲烷和二元醇或二元醇单醚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醇醚类产品,醇醚合成反应为自动控制过程,自动控制过程包括醇醚液体自动加入系统、温控系统、搅拌变频调节、压力显示报警、氯甲烷气体流量控制和放料自动控制,醇醚自动加料系统包括进料流量、液位的反馈控制和进料泵的自动启停,温控系统将釜内温度控制在40~60℃,搅拌变频调节将搅拌转速控制在50~120rpm,釜内反应压力控制在0~0.1MPa,氯甲烷气体流量控制为氯甲烷流量和釜内温度、反应压力形成连锁进行反馈控制,氯甲烷气体总进气量和釜内反应液的质量比控制在0.25~0.5:1,自动放料控制为反应结束后自动放料至下道工序。
[0009]优选的,所述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中,有机杂质去除采用一级或多级的有机溶剂吸附法和/或冷冻冷凝法,有机溶剂为甲醇,甲醇吸收副产氯甲烷中的甲醇和甲缩醛后直接进入溶剂回收系统,通过精馏回收其中的甲醇和甲缩醛。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冷冻冷凝法为采用压缩机或冷冻机的低温使甲醇、甲缩醛、醚类等有机杂质冷凝后回收。
[0011]优选的,所述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中,酸性杂质去除采用一级或多级的水吸收法和/或碱液吸收法。
[0012]优选的,所述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中,水分去除采用一级或多级的分子筛干燥法或硫酸干燥法。
[0013]优选的,所述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中,中间储罐为一个或多个串联使用的常压储罐。
[0014]优选的,所述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中,输送风机为加压风机,压力控制在0~0.08MPa,加压风机安装于中间储罐出气口,用于输送净化后的氯甲烷气体经输送管道至反应釜。
[0015]优选的,所述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中,输送管道为低压管道,不属于压力管道,
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
[0016]优选的,所述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中,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净化后的氯甲烷气体通过气体分布器从反应釜的底部进入反应液中。
[0017]优选的,所述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中,醇醚合成反应过程中在监控到反应釜内反应压力降至0~0.01MPa时判断为反应结束。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是通过对副产氯甲烷的净化处理,工艺简单高效,净化处理后的氯甲烷气体质量超过国家标准,二是不需要把氯甲烷进行压缩液化处理,而是直接把净化后的氯甲烷气体通过中间储罐输送至醇醚合成系统,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三是通过一步反应合成醇醚类产品,一步反应效率高,原料消耗量低,生成的醇醚类产品质量高于行业水平,产品总体收率高于行业水平;(2)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控制,通过自动控制实时把控每个工艺环节,整体协调各个工艺参数,有效保证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醇醚类产品的连续自动化生产的实现和整套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氯甲烷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产氯甲烷直接用于生产醇醚类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和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所述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的工艺流程依次为副产氯甲烷的有机杂质去除、酸性杂质去除和水分去除,整个副产氯甲烷净化工艺采用全自动控制对副产氯甲烷进行连续净化,全自动控制包括氯甲烷流量自动控制、氯甲烷在线检测、氯甲烷温度和压力显示和报警装置,氯甲烷流量自动控制为系统根据三个处理过程的处理量的大小自动调整;所述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包括氯甲烷气体的中间储罐、输送风机和输送管道,干燥后的氯甲烷气体通过输送管道储存于中间储罐,储存于中间储罐中的氯甲烷气体通过输送风机经输送管道输送至副产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整套副产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采用全程自动控制,全程自动控制包括氯甲烷流量控制、氯甲烷压力控制和风机自动启停控制,氯甲烷流量控制为根据醇醚合成工艺的需求进行自动调整,氯甲烷压力控制包括中间储罐和输送管道的压力控制,中间储罐的压力控制包括高低压报警和根据压力变化自动调整进出中间储罐的流量,风机自动启停为输送风机根据醇醚合成工艺的进料要求自动启动和停止,氯甲烷储存和输送系统还安装有独立于全程自动控制的安全仪表系统;所述氯甲烷合成醇醚工艺包括氯甲烷气体的通入和醇醚合成反应,醇醚合成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氯甲烷气体从反应釜的底部通入反应液中,醇醚合成反应为氯甲烷和二元醇或二元醇单醚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醇醚类产品,醇醚合成反应为自动控制过程,自动控制过程包括醇醚液体自动加入系统、温控系统、搅拌变频调节、压力显示报警、氯甲烷气体流量控制和放料自动控制,醇醚自动加料系统包括进料流量、液位的反馈控制和进料泵的自动启停,温控系统将釜内温度控制在40~60℃,搅拌变频调节将搅拌转速控制在50~120rpm,釜内反应压力控制在0~0.1MPa,氯甲烷气体流量控制为氯甲烷流量和釜内温度、反应压力形成连锁进行反馈控制,氯甲烷气体总进气量和釜内反应液的质量比控制在0.25~0.5:1,自动放料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徐建生韩永胜韩风雨牛亮峰孙晓峰韩景城王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