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25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防止散热片的散热效率降低并增大散热片的散热片面积,能够发挥优良的散热特性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具有:容器,在内部形成有空腔部,并且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工作流体,被封入所述空腔部;蒸气流路,设置于空腔部,供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流通,所述第一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从而所述容器具有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所述容器的所述凸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平面部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空腔部,在所述第一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二面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由于具有优良的散热片效率而发挥优良的冷却特性。

技术介绍

[0002]电气电子设备上所搭载的半导体元件等电子部件,由于伴随着高功能化的高密度搭载等,发热量越来越大,近几年,其冷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电子部件等发热体的冷却方法,有时使用在蒸气腔室设置有散热片的散热器。
[0003]蒸气腔室是一种热传输构件,具有:在内部形成有空腔部的平面型容器;封入平面型容器的空腔部内的工作流体;设置于空腔部的蒸气流路,该蒸气流路供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流通。蒸气腔室的空腔部形成被减压处理的密闭空间。通过蒸气腔室的热传输功能,来自与蒸气腔室热连接的发热体的热传输至整个蒸气腔室,传输至整个蒸气腔室的热向与蒸气腔室的外表面热连接的散热片传导,并从散热片向外部环境散热,从而发热体被冷却。
[0004]由于散热器的冷却对象即半导体元件等发热体的发热量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高效地冷却高发热量的发热体,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一种冷却装置,具有:热扩散部,对从发热体吸收的热量进行扩散;热传输部,在所述热扩散部的厚度方向上层叠,对所述热扩散部所扩散的热进行传输,所述热扩散部具有:上部板;与所述上部板相对的下部板;内部空间,通过所述上部板与所述下部板的层叠而形成,并能够封入制冷剂,所述热传输部具有:上部板;与所述上部板相对的下部板;内部空间,通过所述上部板与所述下部板的层叠而形成,并能够封入制冷剂。专利文献1是一种通过形成具有热扩散功能的蒸气腔室与具有热传输功能的蒸气腔室的层叠结构,能够高效地冷却高发热量的发热体的装置。
[0005]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形成将具有热传输功能的蒸气腔室与具有热扩散功能的蒸气腔室热连接的结构,因此,在具有热扩散功能的蒸气腔室与具有热传输功能的蒸气腔室之间会产生热阻抗,因此,从高效地冷却高发热量的发热体这点来看,有改善的必要性。
[0006]另一方面,为了对高发热量的发热体进行冷却,提出有如下方案:通过增大与蒸气腔室的外表面热连接的散热片的散热片面积,从而提高散热片的散热特性。但是,若增大散热片的散热片面积,则散热片中会形成利于散热的区域和不能充分利于散热的区域,从而会存在有时散热片的散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即,存在如下问题:即使因使散热片的散热片面积增大而散热器整体的体积增大,也无法充分提高散热器的散热特性。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126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其通过防止散热片的散热效率的降低并增大散热片的散热片面积,从而能够发挥优良的散热特性。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本技术的结构要旨如下所述。
[0012][1]一种散热器,其中,
[0013]具有:
[0014]容器,在内部形成有空腔部,并且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0015]工作流体,被封入所述空腔部;
[0016]蒸气流路,设置于所述空腔部,供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流通,
[0017]所述第一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从而所述容器具有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
[0018]所述容器的所述凸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平面部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空腔部,
[0019]在所述第一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二面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
[0020]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一端和/或另一端。
[0021][2]一种散热器,其中,
[0022]具有:
[0023]容器,在内部形成有空腔部,并且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0024]工作流体,被封入所述空腔部;
[0025]蒸气流路,设置于所述空腔部,供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流通,
[0026]所述第一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所述第二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从而所述容器具有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
[0027]所述容器的所述凸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平面部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空腔部,
[0028]在所述第一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二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
[0029][3]根据[1]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30]所述容器由一侧的板状体和与所述一侧的板状体相对的另一侧的板状体形成,所述一侧的板状体具有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
[0031][4]根据[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32]所述容器由一侧的板状体和与所述一侧的板状体相对的另一侧的板状体形成,所述一侧的板状体和所述另一侧的板状体具有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
[0033][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34]所述凸部具有热连接有被冷却体即发热体的受热部,在所述凸部的顶端未设置有散热片。
[0035][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36]所述凸部具有阶梯部,在所述阶梯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三散热片。
[0037][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38]所述凸部的侧面具有随着朝向所述凸部的顶端而宽度变窄的倾斜部,在所述倾斜
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四散热片。
[0039][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40]设置有一个所述凸部。
[0041][9]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42]设置有多个所述凸部。
[0043][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44]在所述容器的平面部设置有阶梯。
[0045][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0046]在所述空腔部中设置有遍布所述容器整体的毛细结构体。
[0047]技术的效果
[0048]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容器的第一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从而所述容器具有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在所述第一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二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由此,能够防止散热片的散热效率降低,并能够增大散热片的散热片面积,因此,能够发挥优良的散热特性。即,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散热片以分割成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方式与容器热连接,因此,即使增大散热片的散热片面积,也能够防止产生不能充分利于散热的区域,从而能够防止散热片的散热效率降低。
[0049]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散热器,其中,具有:容器,在内部形成有空腔部,并且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工作流体,被封入所述空腔部;蒸气流路,设置于所述空腔部,供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流通,所述第一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从而所述容器具有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所述容器的所述凸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平面部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空腔部,在所述第一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二面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一端和/或另一端。2.一种散热器,其中,具有:容器,在内部形成有空腔部,并且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工作流体,被封入所述空腔部;蒸气流路,设置于所述空腔部,供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流通,所述第一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所述第二面具有平面部位和从所述平面部位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位,从而所述容器具有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所述容器的所述凸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平面部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空腔部,在所述第一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二面中的所述平面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容器由一侧的板状体和与所述一侧的板状体相对的另一侧的板状体形成,所述一侧的板状体具有向外方向凸出的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畑贤也目黑正大津端谅青木博史稻垣义胜坂井启志川端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