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93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7
一种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在T形梁的两个翼缘板中分别布有竖向间隔分布的孔道,两个翼缘板上的孔道横向相互对称,在孔道中穿有位于腹板外侧的竖向预应力钢筋,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下端穿过置于T形梁底部的钢横梁,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上端和下两端有张拉预应力钢筋的螺帽。该加固结构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可对T形梁的腹板施加竖向压应力,提高T形梁的刚度,有效提高腹板的抗剪承载力;加固结构简单,现场施工工作量小,施工效率高,构筑成本低,便于拆卸和日常维护。维护。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T形梁是中小跨径桥梁中应用广泛、较为常见的桥型。T形梁的腹板较薄,常因T形梁的抗剪能力不足而产生斜裂缝(如图1中7号标注)。抗剪能力不足产生的这种病害严重影响T形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0003]传统的T形梁抗剪加固方法是在T形梁的腹部粘贴碳纤维或者钢板。如CN201120196078.7专利文献披露的一种加固混凝土T形梁、混凝土箱梁构造,是针对混凝土T梁或箱梁,将上下水平钢板位置处的混凝土人工凿毛,将钢板除锈刻痕,并涂环氧粘贴剂,并在混凝土梁上钻孔,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梁上,并拧紧螺栓,待钢板环氧粘结层可以承受荷载后,在上下水平钢板和之间焊接钢条或型钢。该加固方法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钢板的端部容易发生剥离现象;(2)钢板存在应力滞后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其抗剪作用;(3)结构复杂,现场施工工作量大,造价较高,不便推广;(4)不便拆卸和日常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的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包括T形梁,在T形梁的两个翼缘板中分别布有竖向间隔分布的孔道,两个翼缘板上的孔道横向相互对称,在孔道中沿腹板的外侧穿竖向预应力钢筋,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有螺纹,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下端穿过置于T形梁底部的钢横梁两端的圆孔,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帽,通过旋拧螺帽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
[0006]所述T形梁翼缘板中的孔道顺桥向相互间距为T形梁高度的0.5~1.0倍。
[0007]所述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精轧螺纹钢筋。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1)本技术采用竖向预应力钢筋加固T形梁,增加了T形梁外置形式的箍筋,通过张拉竖向预应力钢筋,可对T形梁的腹板施加竖向压应力,显著提高T形梁的刚度,有效提高T形梁的抗剪承载力。
[0010](2)本技术结构简单,现场施工工作量小,施工效率高,构筑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0011](3)本技术便于拆卸和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的断面图;
[0014]图3为图2和图2中钢横梁的示意图。
[0015]图中符号说明:1

T形梁,1a

(T形梁的)侧翼缘,1b

(T形梁的)腹板,2

孔道,3

垫片,4

螺母,5

预应力钢筋,6

钢横梁,6a

(钢横梁两端的)圆孔,7

(腹板上的)斜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结合图1、图2和图3,本技术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包括T形梁1,在T形梁的两个翼缘板1a中分别钻取竖向间隔分布的孔道2(本实施例只在腹板发生斜裂缝7处的翼缘板上设置预应力钢筋),孔道2顺桥向相互间距为T形梁高度的0.5倍,两个翼缘板上的孔道横向相互对称,在孔道2中穿由精轧螺纹钢筋构成的竖向预应力钢筋5,精轧螺纹钢筋位于腹板1b的外侧,精轧螺纹钢筋的下端穿过置于T形梁底部的钢横梁6两端的圆孔6a,在精轧螺纹钢筋的上端和下两端分别拧入与精轧螺纹钢筋配合的螺帽4。
[0018]上述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9]步骤1:预制钢横梁,在钢横梁的两端开设圆孔;参照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选取精轧螺纹钢筋;用作竖向预应力钢筋;
[0020]步骤2:在T形梁两侧的翼缘板上横向对称钻出孔道;
[0021]步骤3:将精轧螺纹钢筋穿过侧翼缘板中的孔道和置于T形梁底部的钢横梁的圆孔,使精轧螺纹钢筋对称布置于腹板的两侧,然后在精轧螺纹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套入垫片3,然后旋入螺母,并通过旋拧螺母对精轧螺纹钢筋进行张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形梁抗剪加固结构,包括T形梁(1),其特征在于:在T形梁的两个翼缘板(1a)中分别布有竖向间隔分布的孔道(2),两个翼缘板上的孔道横向相互对称,在孔道中沿腹板(1b)的外侧穿竖向预应力钢筋(5),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有螺纹,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下端穿过置于T形梁底部的钢横梁(6)两端的圆孔(6a),竖向预应力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威肖钦瀚姚瑶成丕富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