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种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通过此方式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建筑的效率和质量,而且需要的现场人工降低,但是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其减震效果较低,影响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根据专利网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9025199u)中所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包括装配式建筑主体,所述装配式建筑主体包括预制底板、预制中间板和预制顶板,所述安装槽包括梯形槽和长方形槽,所述梯形槽的开口侧对称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预制承重柱包括直角承重柱、t型承重柱和十字型承重柱,所述预制承重柱的底端都固定有梯形楔块,所述外固定孔和内固定孔中贯穿有紧固杆。本技术提供了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框架构件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运送现场直接装配即可,广泛适用于住宅、办公区、教学楼等多种建筑需求,适应多层建筑,可根据需要装配楼层数”。
3、针对上述描述内容,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且不便于外接直接,导致需要对装置需要钻孔,容易破坏原本的结构。因此需要改进出一种建筑施工勘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调节组件(2)和外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之间滑动连接有外接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205),所述第二滑轨(205)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6),所述第一滑块(206)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组件(3)包括连接槽(301)(102)、第一连接板(302)、第二滑块(303)、第一卡槽(304)、第一插杆(305)、第一连接套(306)、支撑板(307)、第三滑轨(308)、第三滑块(309)、第四滑轨(3010)、第二连接板(3011)、第二卡槽(3012)、第二连接套(3013)和第二插杆(3014),所述外接组件(3)外壁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011),所述第二连接板(3011)滑动连接有第三滑轨(308),所述第一连接板(302)中部开设有第三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组件(3)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304),所述第一卡槽(304)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杆(3014),所述第二插杆(3014)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套(3013),所述第二连接套(3013)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7),所述固定板(207)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7),所述调节组件(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2)以支撑组件(1)中心线为中心对称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滑轨(101)和连接槽(301)(102),所述支撑组件(1)两侧分别开设有环绕的连接槽(301)(102),所述支撑组件(1)外壁开设有第一滑轨(101),所述第一滑轨(10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03),所述第二滑块(303)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调节组件(2)和外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之间滑动连接有外接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205),所述第二滑轨(205)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6),所述第一滑块(206)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组件(3)包括连接槽(301)(102)、第一连接板(302)、第二滑块(303)、第一卡槽(304)、第一插杆(305)、第一连接套(306)、支撑板(307)、第三滑轨(308)、第三滑块(309)、第四滑轨(3010)、第二连接板(3011)、第二卡槽(3012)、第二连接套(3013)和第二插杆(3014),所述外接组件(3)外壁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011),所述第二连接板(3011)滑动连接有第三滑轨(308),所述第一连接板(302)中部开设有第三滑轨(308),所述第一连接板(302)外壁开设有连接槽(301)(102),所述第二连接板(3011)外壁开设有第二卡槽(3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秋杉,胡楠,龙马琳,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