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81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包括具有活塞腔和第一进排气通道的活塞座、具有增压腔和第二进排气通道的增压座、活塞、活塞杆,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活塞腔内并将其分隔成第一、二工作腔,第一工作腔与第一进排气通道连通,第二工作腔与增压腔、第二进排气通道连通,增压腔与活塞腔同轴设置,其截面积比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测试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竖直冲击试验台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测试仪器,用于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时承受冲击破坏的能力,以此来评定产品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并通过试验数据,优化产品结构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0003]常见的竖直冲击试验台大多包括冲击主体、冲击台面、升降气缸等部件,如中国专利CN105865739B就公开了这类冲击试验台,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冲击台面快速下行,撞击冲击主体,模拟竖直冲击,在升降气缸带动冲击台面上行到设定位置后,需要通过锁杆机构锁定活塞杆的位置,以确定起始试验条件,为确保锁杆效果,现有的锁杆机构大多为液压锁杆机构,通过高压液压油将刹车抵紧在活塞杆上,实现锁杆,现有锁杆机构增压装置的增压方式大多为液

液增压或电

液增压,增压效率较低,增压效果不佳,释放压力时的回位速度慢,容易影响活塞杆的下行动作,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增压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包括:
[0006]活塞座,所述活塞座内设有活塞腔和第一进排气通道,所述活塞腔内设有可沿所述活塞腔延伸方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动密封连接,将所述活塞腔分隔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与所述第一进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工作腔远离所述第一工作腔的端部贯穿所述活塞座形成连接口,所述第一进排气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工作腔的端部在所述活塞座的外壁上形成第一进排气口;
[0007]增压座,所述增压座连接在所述连接口上,并对所述连接口形成封堵,所述增压座内设有增压腔、第二进排气通道,所述增压腔与所述活塞腔同轴设置,所述增压腔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另一端部与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的液压油道相连通,所述增压腔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增压腔的截面积与所述活塞腔的截面积的比值为1:20

1:30,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的另一端部在所述增压座的外壁上形成第二进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排气口与外界连通;
[0008]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二工作腔的端面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部伸入所述增压腔内,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与所述增压腔的内壁动密封连接;
[0009]在所述第一进排气口进气时,所述第一工作腔内的气体推动所述活塞向压缩所述
第二工作腔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活塞杆挤压所述增压腔内的液压油,实现增压,在所述第一进排气口排气时,所述增压腔内的液压油推动所述活塞向压缩所述第一工作腔的方向移动,实现泄压。
[0010]优选地,所述活塞腔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活塞腔有两个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进排气气道的左右两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排气通道包括垂直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和第一水平气道,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气道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一进排气口,所述第一水平气道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气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相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包括垂直连通的第二竖直气道和第二水平气道,所述第二竖直气道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气道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二进排气孔,所述第二水平气道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气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相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同轴设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部分别抵紧所述活塞和所述增压座,所述复位弹簧具有驱使所述活塞向压缩所述第一工作腔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塞朝向所述增压座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复位弹簧一端部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增压座暴露在所述第二工作腔内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部的第二环形凹槽。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相连通,使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相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增压装置还包括液压油补充单元,所述液压油补充单元包括补油通道和油杯,所述补油通道设置在所述增压座内,所述补油通道的一端部与所述增压腔垂直连通,所述补油通道的另一端部向上竖直延伸并在所述增压座的外壁形成补油口,所述油杯通过空心外丝螺套连接在所述增压座上,所述油杯底部的出油口与所述补油口对接连通,所述油杯的出油口处设有单向阀组件。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的出油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油通道内的钢球和补油弹簧,所述出油通道的管径大于所述出油口的口径,所述钢球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出油通道内,所述补油弹簧的两端部分别抵紧所述空心外丝螺套和所述钢球,所述补油弹簧具有驱使所述钢球向封堵所述出油口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心外丝螺套的上端部伸入所述出油通道内并与所述出油通道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空心外丝螺套的下端部伸入所述补油通道内并与所述补油通道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0]在第一进排气口进气时,第一工作腔内的高压气体能够推动活塞向压缩第二工作腔的方向移动,带动活塞杆挤压增压腔内的液压油,实现增压,在第一进排气口排气时,增压腔内的高压液压油推动活塞向压缩第一工作腔的方向移动,实现泄压;该增压装置结构新颖,能够通过气

液增压,由于增压腔的截面积与活塞腔的截面积的比值为1:20

1:30,还能够成倍放大气压,将其传递给液压油,增压效果好,泄压速度快,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在增压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在泄压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3]其中:10.活塞座;11a.第一工作腔;11b.第二工作腔;11c.连接口;12.第一进排气通道;12a.第一竖直气道;12b.第一水平气道;12c.第一进排气口;13.活塞;131.第一环形凹槽;20.增压座;21.增压腔;22.第二进排气通道;22a.第二竖直气道;22b.第二水平气道;22c.第二进排气口;23.第二环形凹槽;30.活塞杆;40.复位弹簧;50.液压油补充单元;51.补油通道;51a.补油口;52.油杯;52a.杯体;52b.油杯盖;521.出油口;53.空心外丝螺套;54.单向阀组件;541.出油通道;542.钢球;543.补油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座,所述活塞座内设有活塞腔和第一进排气通道,所述活塞腔内设有可沿所述活塞腔延伸方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动密封连接,将所述活塞腔分隔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与所述第一进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工作腔远离所述第一工作腔的端部贯穿所述活塞座形成连接口,所述第一进排气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工作腔的端部在所述活塞座的外壁上形成第一进排气口;增压座,所述增压座连接在所述连接口上,并对所述连接口形成封堵,所述增压座内设有增压腔、第二进排气通道,所述增压腔与所述活塞腔同轴设置,所述增压腔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另一端部与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的液压油道相连通,所述增压腔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增压腔的截面积与所述活塞腔的截面积的比值为1:20

1:30,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的另一端部在所述增压座的外壁上形成第二进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二工作腔的端面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部伸入所述增压腔内,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与所述增压腔的内壁动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活塞腔有两个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进排气通道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排气通道包括垂直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和第一水平气道,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气道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一进排气口,所述第一水平气道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气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冲击试验台锁杆机构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排气通道包括垂直连通的第二竖直气道和第二水平气道,所述第二竖直气道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气道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二进排气口,所述第二水平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兴东许坚宋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艾斯振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