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44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包括底座、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响应头、压盖、波形发生垫、用于使响应头浮起的弹性支撑单元、缸筒,通过将缸筒设置在压盖内并套设在响应头活塞柱的外侧,使其下端部与底座相连接,使其上端部通过环形缓冲垫与压盖相抵接,在其外壁面开设有环形气槽,在环形气槽底壁均布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缸筒的气浮孔,在压盖外壁设置与环形气槽相对应的进气孔,在压盖内壁面与缸筒外壁面之间设置位于环形气槽上方及下方的密封结构,在进行冲击试验时,能够使高压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环形气槽并沿气浮孔冲出,在缸筒内壁面与活塞柱外壁面之间形成气垫,使响应头在下滑过程中保持稳定、不甩动。不甩动。不甩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击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

技术介绍

[0002]冲击试验台是进行冲击试验的设备,根据结构不同,大致划分为自由落体式和加力式两种,通常情况下这些冲击试验台的指标较低(3000g以下),难以满足高指标冲击试验的要求。
[0003]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采用气浮式冲击响应锤结构的冲击试验台,如中国专利CN100365404C就公开了这类冲击试验台,该方案采用在冲击锤顶部开设孔座,在孔座内设置响应头,利用响应头外壁面与孔座内壁面的滑动配合实现冲击响应,为避免堵塞响应头外壁开的通气槽,该配合结构无法采用油脂进行润滑,再加上冲击锤及响应头都为圆柱形硬质刚性体,使得该配合结构实际上处于干磨状态,当试件尺寸小、重量轻,使得响应头尺寸较小、滑动距离较短时,该配合结构尚能正常运行;当试件尺寸变大、重量变重,导致响应头尺寸增大且滑动距离加长时,该配合结构容易因响应头的甩动在配合面造成划伤,影响试验结果,特别是,在50000g或超过5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圆柱状,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构成第一冲击面;响应头,所述响应头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响应头的上部为冲击柱,所述响应头的下部为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直径大于所述冲击柱的直径,所述活塞柱的下端面构成第二冲击面,所述活塞柱的外壁设有通气槽;压盖,所述压盖罩设在所述冲击柱的上方,所述压盖的上端部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冲击柱的通孔,所述压盖的下端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波形发生垫,所述波形发生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击面上;弹性支撑单元,所述弹性支撑单元用于使所述响应头浮起,在所述第二冲击面和所述第一冲击面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还包括缸筒,所述缸筒设置在所述压盖内并套设在所述活塞柱的外侧,所述缸筒的下端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缸筒的上端部通过环形缓冲垫与所述压盖相抵接,所述缸筒的外壁面开设有环形气槽,所述环形气槽的底壁均布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缸筒的气浮孔,所述压盖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环形气槽相对应的进气孔,所述压盖的内壁面与所述缸筒的外壁面之间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环形气槽的上方及下方;在进行冲击试验时,能够使高压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环形气槽并沿所述气浮孔冲出,在所述缸筒的内壁面与所述活塞柱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气垫,使所述响应头在下滑过程中保持稳定、不甩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孔的孔径为1.3至1.7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气浮孔在上下方向上分为多排,所述气浮孔的排间距大于等于所述气浮孔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其特征在于:最上排的所述气浮孔与所述活塞柱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空腔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最下排的所述气浮孔位于所述空腔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其特征在于:相邻排的所述气浮孔交错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活塞柱外壁面的环形密封槽和设于所述环形密封槽内的环形密封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试验台用高加速度气浮式冲击响应锤,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环形气槽上方的所述环形密封槽至少有两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兴东王小明许坚宋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艾斯振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