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578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该水陆两栖飞机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对接的上单翼;所述方法包括:S1.在机翼2肋前梁处、2肋后梁处和距0肋约3/4机翼长度的机翼肋中部三个位置安装工艺接头,并使用数控定位器进行撑起;S2.先在机翼设置测量点,并使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测量,得到在飞机坐标系下左机翼和右机翼各个姿态测量点的坐标值;S3.根据得到的坐标值调整机翼的数控定位器,使各测量点实测坐标值与理论坐标值的偏差满足设定的公差要求;S4.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各测量点的实测坐标值,之后计算出机翼姿态评价指标中的各项值,当各项值满足机翼对接姿态调整要求时,调整结束;否则重复调整和测量,直至满足为止。止。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飞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在生产制造飞机过程中,根据机翼分段形式的不同,其对接顺序与方法也不同。其中,对于上单翼飞机,其机翼现有采用中央翼、左机翼、右机翼的三段分段形式,或者采用中央翼、左中翼、左外翼、右中翼、右外翼的五段分段形式,这两种形式一般装配时先将中央翼与机身对接,再将左机翼和右机翼与中央翼对接,对接时机翼姿态有机身作为基准进行调整。
[0003]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水陆两栖飞机的机翼都是采用上单翼形式,且该上单翼形式为左机翼、右机翼两段的分段形式,在装配时需要先完成左机翼与右机翼对接,再进行后续的机翼与机身对接,从而左机翼和右机翼对接时没有机身作为参考,难以确保左机翼和右机翼对接姿态的精度,也无法进行合理调整,难以保证最终飞机全机水平测量时机翼姿态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该水陆两栖飞机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对接的上单翼;所述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支撑机翼:左机翼和右机翼均采用三点支撑方式,且三个支撑点分别设置在机翼2肋前梁处、2肋后梁处和距0肋约3/4机翼长度的机翼肋中部三个位置,同时在机翼该三个支撑点安装工艺接头,并使用数控定位器通过工艺接头将机翼撑起;
[0008]S2.测量机翼姿态:先在左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左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左机翼水平测量点处、右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右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右机翼水平测量点处设置测量点,并在所述测量点处安装测量接头,并使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测量,得到在飞机坐标系下左机翼和右机翼各个姿态测量点的坐标值;
[0009]S3.调整机翼姿态:根据S2得到的坐标值调整左机翼和右机翼三个支撑点的数控定位器,使各测量点实测坐标值与理论坐标值的偏差满足设定的公差要求;
[0010]S4.评价机翼对接姿态:在S3调整完毕后,使用激光跟踪仪对飞机各水平测量点进行测量,得到实测坐标值;然后按照飞机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各水平测量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计算方法,计算相应水平测量点之间的Z向差值,得到的机翼安装角、右机翼安装角、安装角对称度、左机翼上反角、右机翼上反角、上反角对称度的实际值,然后判断左机翼安装角、右机翼安装角、安装角对称度、左机翼上反角、右机翼上反角、上反角对称度的实际值与
设计文件规定的理论值的偏差在全机水平测量对应指标的公差是否在1/5之内,是则完成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的调整,否则重复执行S3和S4。
[0011]进一步地,S4中的所述左机翼安装角分为左机翼根段安装角、左机翼中段安装角、左机翼梢段安装角,所述右机翼安装角分为右机翼根段安装角、右机翼中段安装角、右机翼梢段安装角,所述左机翼上反角分为左机翼内段上反角、左机翼外段上反角,所述右机翼上反角分为右机翼内段上反角、右机翼外段上反角。
[0012]进一步地,S3中各测量点实测坐标值与理论坐标值的公差要求为:所述左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测量点和所述右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测量点的X、Y、Z向公差分别为
±
1.0、
±
0.5、
±
0.5,所述右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测量点和右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测量点的X、Y、Z向公差分别为
±
1.0、
±
3.0、
±
1.0,所述右机翼水平测量点和左机翼水平测量点的X、Y、Z向公差分别为
±
1.0、
±
3.0、
±
1.5。
[0013]进一步地,S1中的数控定位器可沿X、Y、Z三个方向平移运动,其精度满足X、Y、Z三轴定位精度0.1mm,重复定位精度0.05mm。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进行有效调整,确保最终飞机全机水平测量时机翼姿态满足要求,提升水陆两栖飞机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实施例中支撑右机翼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实施例中在右机翼设置测量点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右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测量点,2、第二右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测量点,3、第一右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测量点,4、第二右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测量点,5、第一右机翼根段水平测量点,6、第二右机翼根段水平测量点,7、第一右机翼中段水平测量点,8、第二右机翼中段水平测量点,9、第一右机翼梢段水平测量点,10、第二右机翼梢段水平测量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该水陆两栖飞机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对接的上单翼,即采用上单翼形成,包括两段分段形式的左机翼和右机翼。如图1所示,所述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S1.支撑机翼:左机翼和右机翼均采用三点支撑方式,且三个支撑点分别设置在机翼2肋前梁处、2肋后梁处和距0肋约3/4机翼长度的机翼肋中部三个位置,同时在机翼该三个支撑点安装工艺接头,并使用数控定位器通过工艺接头将机翼撑起;数控定位器可
沿X、Y、Z三个方向平移运动,其精度满足X、Y、Z三轴定位精度0.1mm,重复定位精度0.05mm。
[0023]例如图2所示,所述右机翼下表面的2肋前梁处A、2肋后梁处B和距0肋约3/4机翼长度的机翼肋中部处C安装有工艺接头,同时在该三处对应的地面设置数控定位器D,所述数控定位器D的驱动端与相应的工艺接头连接。同样地,所述左机翼下表面的2肋前梁处、2肋后梁处和距0肋约3/4机翼长度的机翼肋中部处安装有工艺接头,地面设置有三台分别与左机翼三处工艺接头连接的数控定位器,与右机翼的支撑结构对称设置。
[0024]步骤S2.测量机翼姿态:先在左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左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左机翼水平测量点处、右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右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右机翼水平测量点处设置测量点,并在所述测量点处安装测量接头,并使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测量,得到在飞机坐标系下左机翼和右机翼各个姿态测量点的坐标值。
[0025]例如图3所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陆两栖飞机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对接的上单翼;所述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支撑机翼:左机翼和右机翼均采用三点支撑方式,且三个支撑点分别设置在机翼2肋前梁处、2肋后梁处和距0肋约3/4机翼长度的机翼肋中部三个位置,同时在机翼该三个支撑点安装工艺接头,并使用数控定位器通过工艺接头将机翼撑起;S2.测量机翼姿态:先在左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左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左机翼水平测量点处、右机翼与机身对接接头处、右机翼与浮筒连接接头处、右机翼水平测量点处设置测量点,并在所述测量点处安装测量接头,并使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测量,得到在飞机坐标系下左机翼和右机翼各个姿态测量点的坐标值;S3.调整机翼姿态:根据S2得到的坐标值调整左机翼和右机翼三个支撑点的数控定位器,使各测量点实测坐标值与理论坐标值的偏差满足设定的公差要求;S4.评价机翼对接姿态:在S3调整完毕后,使用激光跟踪仪对飞机各水平测量点进行测量,得到实测坐标值;然后按照飞机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各水平测量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计算方法,计算相应水平测量点之间的Z向差值,得到的机翼安装角、右机翼安装角、安装角对称度、左机翼上反角、右机翼上反角、上反角对称度的实际值,然后判断左机翼安装角、右机翼安装角、安装角对称度、左机翼上反角、右机翼上反角、上反角对称度的实际值与设计文件规定的理论值的偏差在全机水平测量对应指标的公差是否在1/5之内,是则完成水陆两栖飞机机翼对接姿态的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溥光星温端画马继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