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健专利>正文

疝修补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7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疝修补手术时同时向三个方向撑开切口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疝修补撑开器,其特征是主杆(1)各有二个支撑杆(3)分别与上撑开板(4)和下撑开板(5)相连,四个支撑杆(3)都各有一个固定销伸在舌状板(2)的纵行的孔(11)内,主杆(1)上有一个固定的螺丝(7)从舌状板(2)上的横行的孔(6)穿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外科做疝修补手术时撑开切口部位的软组织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疝修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非常高,治疗疝气目前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主,按照目前的手术方法关键的是进行疝囊的高位结扎加疝的修补术,疝的修补术的方法很多,但是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修补的部位术后长期疼痛和疝复发率高的缺点。目前国际上专利技术许多人工补片进行的疝修术,使用补片进行修补具有手术创面小,术后的疝复发率低,病人的痛苦小。但在手术过中若要使手术的切口小、操作方便就需要一个适合的撑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疝修补手术时同时向三个方向撑开切口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疝修补撑开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疝修补撑开器,其特征是主杆1各有二个支撑杆3分别与上撑开板4和下撑开板5相连,四个支撑杆3都各有一个固定销伸在舌状板2的纵行的孔11内,主杆1上有一个固定的螺丝7从舌状板2上的横行的孔6穿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撑开器能很方便的撑开病人手术区的皮肤,便于手术顺利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主杆1上有二个铆钉孔,每一个铆钉孔上各有二个支撑杆3分别与上撑开板4和下撑开板5相连,舌状板2上有四个纵行的孔11和一个横行的孔6。与上、下撑开板4、5相连的支撑杆3每一个都有一个固定的销,此销从舌状板2的纵行的孔11上穿出,并能在纵行的孔11中上下滑动。另外主杆1上有一个固定的螺丝7从舌状板2上的横行的孔6穿出,这样舌状板2能在主杆1上左右来回滑动,并能通过固定是螺丝7固定在某一点。上撑开板4、下撑开板5和舌状板2各有一个弯成90度的撑开板叶9、10、8。此撑开板叶作为拉动皮肤和软组织之用。使用时当患者腹股沟部位切开皮肤及软组织,将撑开器放到切开的部位,然后向一边拉开舌状板2便发生上撑开板4向上,下撑开板5向下,舌状板2向外侧同时撑开,使整个切口部撑开。此时拧紧固定螺丝7便可方便进行手术。权利要求1.一种疝修补撑开器,其特征是主杆(1)各有二个支撑杆(3)分别与上撑开板(4)和下撑开板(5)相连,四个支撑杆(3)都各有一个固定销伸在舌状板(2)的纵行的孔(11)内,主杆(1)上有一个固定的螺丝(7)从舌状板(2)上的横行的孔(6)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撑开器,其特征是上撑开板(4)、下撑开板(5)和舌状板(2)各有一个弯成90度的撑开板叶(9)、(10)、(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疝修补手术时同时向三个方向撑开切口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疝修补撑开器,其特征是主杆(1)各有二个支撑杆(3)分别与上撑开板(4)和下撑开板(5)相连,四个支撑杆(3)都各有一个固定销伸在舌状板(2)的纵行的孔(11)内,主杆(1)上有一个固定的螺丝(7)从舌状板(2)上的横行的孔(6)穿出。文档编号A61B17/02GK2675053SQ20042002466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姜健 申请人:姜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疝修补撑开器,其特征是主杆(1)各有二个支撑杆(3)分别与上撑开板(4)和下撑开板(5)相连,四个支撑杆(3)都各有一个固定销伸在舌状板(2)的纵行的孔(11)内,主杆(1)上有一个固定的螺丝(7)从舌状板(2)上的横行的孔(6)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健
申请(专利权)人:姜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