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间辊辊形的设计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间辊辊形的设计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三次CVC辊形曲线其凸度调节范围随带钢宽度的降低迅速降低,之间呈现二次关系。采用传统方案设计得到的辊形在单位窜辊距离的情况下,对宽规格带钢的调节效果显著,而对窄规格带钢凸度调节效果轻微。因此导致轧机中间辊CVC辊形在宽规格带钢情况下可以实现较好的凸度控制效果,而在窄规格带钢下,即使窜辊到极限位置仍不能满足凸度控制需求。
[0003]基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中间辊辊形的设计方法,能够通过控制中间辊辊形对不同宽度带钢凸度进行合理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间辊辊形的设计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能够通过控制中间辊辊形对不同宽度带钢凸度进行合理调节。
[0005]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辊辊形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机组的至少一种宽度的带钢窜辊工艺分布规律,确定所述目标机组的实际窜辊极限位置变化曲线,所述目标机组为各个轧制机组中的任意一个;获取初始中间辊辊形曲线,根据所述实际窜辊极限位置变化曲线优化所述初始中间辊辊形曲线,得到目标中间辊辊形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机组的至少一种宽度的带钢窜辊工艺分布规律,确定所述目标机组的实际窜辊极限位置变化曲线,包括:获取目标机组的至少一种宽度的带钢窜辊工艺对应的带钢窜辊工艺绘制箱线图,根据各个带钢窜辊工艺绘制箱线图确定对应的带钢窜辊工艺分布规律;根据各个带钢窜辊工艺分布规律确定带钢窜辊极限位置,生成所述目标机组的实际窜辊极限位置变化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初始中间辊辊形曲线,包括:建立以辊形曲线对称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确定在所述坐标系上的获取初始中间辊辊形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窜辊极限位置变化曲线优化所述初始中间辊辊形曲线,得到目标中间辊辊形曲线,包括:确定所述实际窜辊极限位置变化曲线中的凸度范围;基于CVC辊形辊径差的曲线设计,选择合理的辊径差设计原则,通过所述凸度范围优化所述初始中间辊辊形曲线,得到目标中间辊辊形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目标中间辊辊形曲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凸度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家骥,宋浩源,张清东,张勃洋,马兵智,李硕,王彬,周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