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取向的吹膜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47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5
一种旋转取向的吹膜模头,包括有三层内外互套且同心布置的同心套筒;内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有内层圆形转块,所述内模芯也与内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内模芯、内层同心套筒、内层圆形转块三者绕内层同心套筒的竖向中心轴线同步转动;中间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有中间层环形转块,中间层同心套筒和中间层环形转块两者绕中间层同心套筒的竖向中心轴线同步转动;外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有外层环形转块,外模环、外层同心套筒、外层圆形转块三者绕外层同心套筒的竖向中心轴线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生产LCP薄膜等需要高度取向的薄膜,当熔融物料从每相邻两层同心套筒之间流过,可以得到充分剪切。可以得到充分剪切。可以得到充分剪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取向的吹膜模头


[0001]本技术属于塑料膜生产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取向的吹膜模头。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薄膜可以采用吹膜模头进行生产。吹膜模头包括有若干层内外互套且同心布置的同心套筒(如图1中的外层同心套筒3、中间层同心套筒2、内层同心套筒1),在每相邻两层的同心套筒中,其中有一个套筒的圆筒形交界面还开凿形成有螺旋形凹槽流道(简称“螺旋流道”,如图1中的螺旋流道25),每层物料的各条螺旋流道沿周向均匀分布。同心套筒上方设有口模,口模包括同心布置的外模环和内模芯,外模环和内模芯两者均呈圆环形,外模环和内模芯之间形成圆环形的模口间隙。
[0003]工作时,在生产过程中,高温熔融的树脂物料由进料口进入吹膜模头,在同心套筒之间进行流动分配,熔融物料沿各螺旋流道旋转上升,在沿螺旋流道旋转上升流动过程中,熔融物料还不断从每两层套筒的之间的环形间隙向上漏流,如图1箭头所示,然后流入外模环和内模芯之间的圆环形的模口间隙,并从模口间隙最上端的圆环形挤出口向上挤出而形成膜泡。
[0004]上述生产设备适合于生产大多数的塑料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取向的吹膜模头,包括有三层内外互套且同心布置的同心套筒,三层同心套筒由外至内分别称为外层同心套筒、中间层同心套筒、内层同心套筒,在外层同心套筒的外围还设有固定不动的环形外模块;中间层同心套筒顶端的竖向位置高于内层同心套筒顶端的竖向位置,也高于外层同心套筒顶端的竖向位置;中间层同心套筒的中上部与外层同心套筒的中上部之间留有径向间隙;在中间层同心套筒的中上部的外环面形成有若干条外层螺旋流道,各条外层螺旋流道沿中间层同心套筒的周向均匀布置;内层同心套筒的中上部与中间层同心套筒的中上部之间留有径向间隙;在内层同心套筒的中上部的外环面形成有若干条内层螺旋流道,各条内层螺旋流道沿内层同心套筒的周向均匀布置;同心套筒上方设有口模,口模包括同心布置的外模环和内模芯,外模环和内模芯两者均呈圆环形,外模环和内模芯两者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外模环和内模芯之间形成圆环形的环形模口间隙,环形模口间隙的上端形成圆环形挤出口;中间层同心套筒顶端的竖向位置低于外模环顶面的竖向位置;中间层同心套筒的上部在径向截面上的形状呈上小下大的三角形,中间层同心套筒的上部和内模芯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为内环形间隙,中间层同心套筒的上部和外模环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为外环形间隙;内层螺旋流道的上端连接内环形间隙的下端,外层螺旋流道的上端连接外环形间隙的下端;内环形间隙的上端和外环形间隙的上端连接并汇总到环形模口间隙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内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有内层圆形转块,内层圆形转块位于内层同心套筒下方,内层圆形转块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啮接有第一小齿轮,还设有驱动第一小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内模芯也与内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内模芯、内层同心套筒、内层圆形转块三者绕内层同心套筒的竖向中心轴线同步转动;中间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有中间层环形转块,中间层环形转块位于中间层同心套筒下方,中间层环形转块套设在内层圆形转块外面,中间层环形转块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啮接有第二小齿轮,还设有驱动第二小齿轮转动的第二电机;中间层同心套筒和中间层环形转块两者绕中间层同心套筒的竖向中心轴线同步转动;外层同心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有外层环形转块,外层环形转块位于外层同心套筒下方,外层环形转块套设在中间层环形转块外面,外层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帆蔡成鹏王侠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