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超薄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36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超薄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可折叠超薄玻璃一面涂上一层过渡层,过渡层厚度在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超薄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盖板领域,尤其是涉及可折叠显示模组的防爆超薄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柔性显示装置展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优势在于其可绕折性,可实现产品的多样化,达到出色的显示效果和外观效果。当前各手机终端和显示屏制造厂均在积极布局和进行技术开发。
[0003]对于可弯折显示装置,不能使用原有的玻璃盖板,使用何种材料在表面对显示屏进行保护,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其需要具备以下主要特点:表面硬度较高不易划伤、易于弯折、可恢复性好、透光率高、平整性高。
[0004]对于柔性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板(Cover Window,CW)的材料开发还处于较早期的阶段,主流方向有以下两种:1、以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olorless Polyimide Film,CPI)为代表的柔性基材材料,表面经过表面硬化(Hard Coating,HC)处理,以提高表面硬度。其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但在弯折恢复性、产品寿命、模组结构时表面强度方面表现不佳。2、以超薄玻璃(Ultra Thin Glass,UTG)为基材的盖板。超薄玻璃同样具有可弯折性,在强化后玻璃硬度更高。相比CPI基材有更好的弯折恢复性、高表面硬度、高透过、耐弯折等特性,也越来越受到终端的重视。但在现有技术的整个模组结构中,超薄玻璃层的模量最大,目前用于超薄玻璃应用于柔性可折叠盖板时,为了达到很好的防爆效果及落笔性能,往往会在超薄玻璃的上层贴合光学胶及光学膜。光学胶厚度一般在25r/>‑
50μm厚度,应用在可折叠盖板的光学胶价格往往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防爆超薄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在不添加光学胶的基础上,防止可折叠超薄玻璃在破碎时造成玻璃飞溅而伤人;同时还能提升显示模组的落笔和落球性能。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在可折叠超薄玻璃一面涂上一层过渡层,过渡层厚度在0.1

10μm;
[0008]S2、在过渡层上进一步覆上光学防爆膜;
[0009]S3、将覆好光学防爆膜的可折叠超薄玻璃放入烤箱烘烤干燥;
[0010]S4、烘烤后冷却得到防爆超薄玻璃盖板。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1之前,可折叠超薄玻璃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如下:
[0012]将用于涂过渡层的可折叠超薄玻璃的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将该表面的水滴角降至10
°
以下,目的是为了清除超薄玻璃表面可能存在的脏污,确保过渡层与玻璃附着良好;
[0013]将光学防爆膜一面也进行电晕处理,将该表面的水滴角降至40
°
以下,目的是为了清除防爆膜表面可能存在的脏污,同时可以增加防爆膜表面的粗糙度,提升过渡层与防爆膜的附着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1中,可折叠超薄玻璃厚度为30

70μm,可折叠超薄玻璃沿周向边缘的上下表面均向水平中心线倾斜,可折叠超薄玻璃周向边缘的上下表面均向水平中心线倾斜,其中倾斜角度a为10

45
°
,此时的超薄玻璃具有更好的弯折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过渡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过渡层为3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防爆膜为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光学级无色透明聚酯薄膜、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丙烯酸酯类薄膜中的一种,厚度为10

100μm。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步骤S4中,烘烤温度80

160℃,烘烤时间30

60分钟。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步骤S4中,所述的光学防爆膜为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烘烤温度130

160℃,烘烤时间30

40分钟;或者,
[0020]所述的光学防爆膜为光学级无色透明聚酯薄膜、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丙烯酸酯类薄膜中的一种,烘烤温度80

130℃,烘烤时间40

60分钟。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爆超薄玻璃盖板,所述防爆超薄玻璃盖板采用上述制作方法制得。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通过较薄的过渡层来使超薄玻璃与防爆膜结合,工艺上只需1次贴合,传统防爆膜需至少2次贴合,提高产能的同时减少昂贵贴合设备的投入。
[0024]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厚度为40

150μm,传统的防爆玻璃盖板的厚度为65

200μm,厚度降低,在不添加光学胶的基础上,防止可折叠超薄玻璃在破碎时造成玻璃飞溅而伤人;同时还能提升显示模组的落笔和落球性能,同时,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2是可折叠超薄玻璃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实施方案、具体例子而进行,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案、具体例子。需要说明的是:
[0028]本说明书中,使用“数值A~数值B”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端点数值A、B的范围。
[0029]本说明书中,如没有特殊声明,则“多”、“多种”、“多个”等中的“多”表示2或以上的数值。
[0030]本说明书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则“%”均表示质量百分含量。
[0031]本说明书中,使用“可以”表示的含义包括了进行某种处理以及不进行某种处理两方面的含义。
[0032]本说明书中,“任选的”或“任选地”是指接下来描述的事件或情况可发生或可不发生,并且该描述包括该事件发生的情况和该事件不发生的情况。
[0033]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另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等是指所描述的与该实施方案有关的特定要素(例如,特征、结构、性质和/或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可折叠超薄玻璃一面涂上一层过渡层,过渡层厚度在0.1

10μm;S2、在过渡层上进一步覆上光学防爆膜;S3、将覆好光学防爆膜的可折叠超薄玻璃放入烤箱烘烤干燥;S4、烘烤后冷却得到防爆超薄玻璃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可折叠超薄玻璃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如下:将用于涂过渡层的可折叠超薄玻璃的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将该表面的水滴角降至10
°
以下;将光学防爆膜一面也进行电晕处理,将该表面的水滴角降至40
°
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可折叠超薄玻璃厚度为30

70μm,可折叠超薄玻璃周向边缘的上下表面均向水平中心线倾斜,其中倾斜角度a为10

4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超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甲基丙烯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杰庄江强谢超超卢岳曹福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三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